韋小寶和段正淳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一個是江湖浪子,一個是大理國君。韋小寶的老婆們和諧相處,段正淳的妃子們互相殘殺,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一.韋小寶的老婆們地位平等、沒有正宮、偏房之分,大家的利益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完全沒有你死我活地爭鬥的必要。

段正淳的後宮就不一樣了,生來就存在東宮西宮、皇后妃子之分,不同稱謂下的權力天壤之別,同是皇帝的女人,一個可以決定另一個的死生命運,一不小心就會被打入冷宮,萬劫不復,她們自然會爭得你死我活。

二.韋小寶的老婆們基本上都是出於真愛跟著他的,大家的目的是一樣的,沒必要彼此之間過不去,不然到頭來苦的是她們共同的夫君——韋小寶。

段正淳的後宮們就不一樣了,自古「最無情是帝王家」,他的女人們只有爭寵和奪權,千方百計討好皇帝,得寵後打壓其他人。

三.韋小寶的老婆們能夠和諧相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思想觀念上的,她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跟了韋小寶,那就得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誰都不願意犯錯被休。

段正淳的後宮女人們則是個個拚命地想上位,打壓別人,互相殘殺就難以避免不了。


《天龍八部》是金庸系列小說中最具價值的一個作品,他是最體現作者思維的深刻性以及社會意義的。這部作品中時刻存在的一個主旨思想,叫作「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有離奇故事,從蕭峯到虛竹,再到段譽、慕容復,沒有一個的身世是正常的,沒有一段愛戀是順利的。而蕭峯這一人物形象,更是帶有了西方文學中的「原罪論」的意味。在這樣的設定下,段正淳遭遇的夫人不可能是和睦的,「冤與孽」是整部作品的基調。

《鹿鼎記》嚴格來說,這不能算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更像是一部諷刺小說,一個艷福齊天,鴻運高照、富可敵國的人物,只是一個在極其低俗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無賴。他在文中所展現的各種手段招術,全無正道,卻一路歪打正著,化險為夷。這種不可思議,都是金庸對封建社會現象的一種反諷。而金庸先生到底想表達什麼,其實在本書的第一回中就寫清楚了。小說第一回父女談論文字獄,作者借呂留良的口解釋了本書題目的真正含義:「人為鼎鑊,我為麋鹿」。其作品的基調是在荒誕中醒世,在這樣的寫作意境中,夫人們自然是和睦相處纔是合拍的。這種寫法,類似於《官場現形記》,更有些歐.亨利的味道。

這兩部小說是金庸作品中最具份量的,如果只將其歸類在「武俠小說」,私以為委屈了些。


韋小寶的老婆從開始到結束那都是正大光明的出現在身邊,而且他本人也很坦誠的告訴了他遇到的女人,她有幾個老婆,在那個社會,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有名分,都上了檯面!那有什麼好爭得!韋小寶本人也是情種,八面玲瓏的角!對他八個老婆那是無微不至,面面俱到,疼愛有加!反觀段譽他爹,我只能說「嘖嘖嘖」,段譽喜歡一個妹子不是妹妹就是姐姐,他也很尷尬!我有時候挺納悶的,他生活圈子就這麼小?遇到的都是血脈!也許是因為故事的需要,這樣說來,段譽他爹按現在來說就是渣男一個!就沒必要解釋為什麼段正淳的後宮會起火,因為人品問題,風流不負責!


韋小寶的老婆們能夠和諧相處,主要是因為韋小寶對待她們每一個人都是真心的,做的事情都是正大光明的,不像段正淳一樣偷偷摸摸的,見不得人的事。

其次韋小寶的七個老婆也不是尋常人家的姑娘,她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都是處事不俗的人,心胸當然也不會很狹隘,相比較段正淳的情婦之間更多的是勾心鬥角,為了權利名利鬥得你死我活。

所以說韋小寶的老婆能夠和諧相處。


一個成熟,迷人的男性和一個不成熟的潑皮相比,我想不會有女人為一個未成年(13~15歲)的潑皮孩子爭風喫醋。


段正淳只允許有一個老婆,韋小寶多多益善。就像公司有七個經理,上面如果有七個總監編製,誰願意鬥得你死我活?但只有一個編製呢?


韋小寶的老婆們還都年輕,等生了兒育了女,當兒女們一長大,哪個女人不想為自己的子女爭點啥?都一個樣,封建社會的富貴人家,不爭的都是聖賢書給讀傻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