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曾一針見血的提醒:國內要在半導體領域追趕至世界水平,著力於封裝技術才是「解藥」。

而紫光集團旗下的武漢新芯近期高層大變動,由兩岸存儲教父高啟全接下 CEO 一職,就是要以 3D IC 封裝技術為利器,幫助公司大改造,力拚在三年內掛牌上市,使其成為紫光在國內孵化的另一家全新上市公司。

(來源:武漢新芯官網)

紫光集團的戰略部署「從芯到雲」涵蓋互聯網、存儲、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包括展鋭、新華三、長江存儲、紫光國芯、紫光存儲等,從通訊晶元、 3D NAND 存儲晶元、 DRAM 晶元設計、 伺服器、快閃記憶體模組、 SSD 模組、 eMMC 模組等產業一條龍策略布局,更肩負打造國家存儲基地的任務。

武漢新芯曾被視為國家存儲基地,後被長江存儲光芒蓋過

在紫光集團廣大的布局藍圖中,武漢新芯是一個曾經「消失」的名字,然而現在,它卻可能是紫光集團眾多轉投資公司中,最快掛牌上市的企業!

當年,國內在遴選國家存儲基地時,武漢打敗眾多一線大城市,拿下國家存儲基地項目,一夕之間,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武漢新芯身上。當時,各界曾以為國家最重要的存儲基地會在武漢新芯底下動起來。

誰知道,隨後紫光集團入主武漢新芯,2016 年 7 月「長江存儲」這家全新的公司橫空出世,由紫光集團、大基金、湖北政府三方出資成立,長江存儲更將武漢新芯納入旗下 100 % 持股的子公司,從此,肩負起國家存儲基地的重要任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長江存儲,武漢新芯依附在長江存儲下面,沉默了多年。

武漢新芯是一家老牌的半導體公司,2006 年由湖北省和武漢市進軍集成電路製造領域所成立,之後幾年,武漢新芯與中芯國際進入了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史」。

武漢新芯曾是「世家貴公子」,無奈身世坎坷且歷盡滄桑

武漢新芯成立後,湖北省和武漢市把該公司委託給中芯國際代管,一度成為中芯國際的「武漢廠」,主要以從事以 12 寸晶圓廠生產 NOR Flash 晶元和 CMOS 圖像感測器晶元的代工製造,幫美商 NOR Flash 大廠飛索(後被 Cypress 併購),以及感測器大廠豪威(OmniVision)做代工。

後來因為大客戶飛索聲請破產,中芯也因為自身營運自顧不暇而無力管轄武漢新芯,當時業界更一度傳出美商美光(Micron)、豪威(OmniVision)都十分覬覦武漢新芯,有意入主,該消息更引來豪威在當時的最大晶圓代工來源台積電「隔海震怒」,認為豪威才剛剛與台積電簽署新的代工協議,轉身卻想和武漢新芯發展另一段「嶄新的關係」,差一點全面封殺豪威。

(來源:武漢新芯官網)

身為曾經是湖北最著名的集成電路基地,又與中芯糾纏數年,更一度引來眾多外商覬覦,武漢新芯就像是個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富家子弟,卻嘗盡家道中落之苦,身世是歷經滄桑。

當眾人以為武漢新芯即將時來運轉,搖身一變成為國家存儲基地大本營之際,長江存儲的橫空出世,似乎又讓武漢新芯準備綻放的光芒,立刻暗淡下去。細數國內眾多老牌半導體大廠的身世,武漢新芯算得上是最命運多舛的代表。

存儲教父高啟全掌舵武漢新芯,進行大改造計劃

近期,武漢新芯在紫光集團內部正在悄悄進行「大變身計劃」,這個流浪多年的世家貴公子要緊抓機會,再次重返榮耀。

有兩岸存儲教父之稱的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長江存儲代行董事長高啟全,近期又悄悄多了一個新的頭銜,他正式接下武漢新芯執行長一職,著手進行全面改造。

高啟全掌舵之下的長江存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存儲研發和生產製造基地,更實現 3D NAND 技術的開發和量產,打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美光(Micron)、東芝(Toshiba)、西部數據等大廠築起的 NAND Flash 技術籓籬,明年更要挑戰 64 層 3D NAND 技術,大幅縮短與國際大廠之間的距離。

這次,高啟全再度接下武漢新芯 CEO 一職,要再度改造武漢新芯,讓這個老牌半導體廠搖身一變成為紫光集團旗下,即將破繭而出的新面貌企業。

武漢新芯副總裁孫鵬為 DT 君闡述武漢新芯營運重新定位後的三大方向,其中一個方向,是最近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紅透的「3D IC」技術,武漢新芯已經準備好了!

不追逐高端工藝技術,要以獨門秘技走不一樣的路

武漢新芯的重新出發,定位頗為「睿智」。國內這一波半導體熱潮都聚焦在高端工藝技術,追逐 28nm、 14nm、 7nm,甚至是關鍵的存儲 DRAM 和 3D NAND 技術,武漢新芯避開了人潮群聚的地方,不爭高端技術的頭銜和資源,獨自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門秘徑,同時從晶圓代工廠,轉型為 IDM 廠。

武漢新芯設立三大營運方向,分別為 3D IC 技術、自有品牌 NOR Flash 、 MCU 三大塊。

3D IC 技術是近來半導體產業極為火紅的名詞,武漢新芯的技術是來自於幫豪威代工感測器而來,目前已經開始量產,算是國內最早量產 3D IC 的企業。同時,該技術與前陣子轟動國內存儲市場的長江存儲「Xtacking」技術,是系出同門。

(來源:DT君)

孫鵬告訴 DT 君,3D IC 技術是 wafer-on-wafer 的接合技術,可以把不同性質和作用的晶元整合在一起,其三維集成技術平台的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研發成功,該技術初期是用來幫感測器大客戶代工,堆疊 Sensor 和 Logic 晶元,未來可以將不同的半導體元件堆疊在一起,如存儲器、處理器、感測器、 3D NAND 晶元等。

孫鵬進一步解釋,3D IC 與傳統的 2.5D 晶元堆疊技術相比,晶圓級的三維集成技術能同時帶寬增加,降低延時,並且有更高的性能與更低的功耗,武漢新芯 2013 年投入該技術時,發展類似技術的半導體廠不多,但現在該技術已是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

(來源:DT君)

武漢新芯是從 2012 年投入該技術的研發,2013 年成功將 3D IC 技術應用於背照式影像感測器,隨後陸續開發硅通孔(TSV)堆疊技術、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和多片晶圓堆疊技術,而現在,3D IC 技術已經成功能為武漢新芯在 NOR Flash 、 MCU 之外的第三大技術平台。

孫鵬表示,3D IC 技術非常適合用在 AI 領域,可能是結合運算和存儲晶元,或是各種客制化的需求,將存儲和邏輯模塊分開加工後再整合,難處在於一片晶圓上可能有一百萬個連結點,技術難度十分高。

(來源:DT君)

NOR Flash 存儲晶元重新定位,發展自有品牌

武漢新芯的第二條主軸是 NOR Flash 產品,過往都是做代工,但這一、二年公司策略轉變,轉型為部分經營自有品牌,部分開放代工,過往一些 NOR Flash 客戶如北京兆易創新(GigaDevice)等,也因為武漢新芯的策略轉變,轉到中芯國際投單。

目前武漢新芯在 NOR Flash 產品上,消費類的產品以自己品牌為主,避免存儲市場起落過大,要自己掌握適合的通路和客戶,維持生意穩定度。再者,一些高端的車規客戶如 Cypress 、 ISSI 等仍是採用代工模式。

第三條產品線是採用低功耗嵌入式快閃記憶體技術 embedded Flash MCU,技術來源是基於 SST 的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工藝,雙方合作始於 2015 年左右,目前也進入 55/50 納米工藝,應用於物聯網、智能卡等產品上,未來會是公司旗下很重要的產品線。

(來源:武漢新芯官網)

有句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現在放在國內發展半導體策略上,也十分值得借鑒。現在國際間都緊盯著國內半導體企業發展的一舉一動,無論是知識產權的取得,以及技術來源是否合法合規,都被用放大鏡檢視著。

武漢新芯選擇一條特殊的路徑前進,無論是現在最火紅的 3D IC 技術,或是既有的 NOR Flashe 和 embedded Flash,透過存儲和邏輯雙技術通吃,代工與 IDM 策略並行,以紮實的技術根基,以及廣泛與國際大廠技術合作的背景,要走出一條迥異於其他半導體廠的主流之路。

更重要的是,武漢新芯這個歷經風霜、身世坎坷的舊時世家貴公子,要藉由這次的大變身來重返榮耀,公司已經連續兩年獲利,最新目標要力拚成為紫光集團旗下下一個掛牌上市的轉投資公司,進一步找回屬於自己的榮耀,不用再被長江存儲的「萬丈光芒」掩蓋過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