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奶茶店的老闆或許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總有這麼一家隔壁奶茶店,產品質量和店面裝修和自己差不多,但價格卻比自己的奶茶店便宜不少,導致隔壁家的生意永遠都比自己的要多出幾倍,而自家門前卻人煙稀少。

隔壁餐廳究竟為何總是門庭若市,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迷局,小編和大家一起剖析剖析。

首先,看官們得明白一個道理,價格只是「看上去很低」,定價設計的小秘密才是關鍵所在。

「價格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如果你只是一昧的求低,那麼可能會給消費者一個便宜無好貨的價值觀念。到時候,不僅自己店鋪也虧了本,原本的客源也流失了,造成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局面。

顧客們喜歡買便宜的東西,並不是一定要價格上便宜,而在於是感覺上佔了便宜,這是一種心理營銷戰術。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營銷法則,放在茶飲上同樣適用。

定價要從顧客心理出發

奶茶店的奶茶價格基本上就能決定奶茶店的營銷利潤了,那麼如何儘可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提升利潤呢?這就要在定價上面做文章,讓顧客產生奶茶便宜的錯覺。

  • 設定價格對比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信大家平常都會說這句話。同樣的道理,便宜和貴都是相對的概念,沒有對比就沒有貴和便宜之分。

很多茶飲店也這麼做了,為了讓消費者更好的接受自己的奶茶價格,會專門做一些定價較高的奶茶產品,形成一個反差,就是為了讓顧客更好的接受其他看似「便宜」的產品。

  • 尾數定價法

避免整數定價法(10元、20元),改為9/9.9,19/19.9,損失1/0.1元的利潤,能讓用戶產生便宜了幾塊甚至十幾塊的感覺。

有些奶茶店老闆可能會覺得說,整數定價可能方便找補,省去了大部分時間。不排除有些顧客會用到現金購買,但是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也越來越普及,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基本上已經滲透到千家萬戶,就不存在找零的問題了。並且7.9元、8.9元的定價,確實是比10元,12元的奶茶感覺要划算得多。

奶茶分為大杯和小杯

這其實也利用了消費者喜歡貪小便宜的價格心理。

一杯奶茶小杯10塊,而換成大杯只需要12塊,僅僅多付了2塊錢就從小杯換到了大杯,感覺上就佔了很大一個便宜。即使有些消費者或許喝不完大杯,但是會不自覺的認為小杯太少,就會選擇買12塊大杯的奶茶。

如此一來,有了10塊的小杯價格對比,或許就覺得12塊的大杯奶茶不貴。

想要打贏這場價格戰,其實只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消費者的一些消費習慣以及消費心理,就能在這場戰役贏得不錯的成績。就怕有些店主沾沾自喜自己的成績,從而固步自封,到時候只有被市場淘汰的下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