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琯兵敗長安城其主子唐肅宗負有很大責任,房琯本來就是個文官,只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紙張談兵,完全照搬古時戰國戰法,搞一大堆牛車綁上刀劍武器來衝鋒陷陣打頭陣,但你要知道對方是遊牧民族專治牲口,所以叛軍看著這些戰牛心裡就在笑,用一番打鼓敲鑼一下子就怕牛羣統統嚇回去了,結果房琯自食其果,唐軍被自家戰牛搞得落花流水死傷殆盡。當時唐肅宗急切想收復長安城,畢竟其偷偷背著在成都老爹唐玄宗在靈武登基,他得趕緊做出一番事業來,加上對戰功赫赫的郭子儀心存芥蒂,所以纔出了昏招讓房琯帶著一幫文官去攻打長安城,在戰敗後唐肅宗痛定思痛反思,打仗還是得老老實實靠武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最後郭子儀也不負眾望收復了長安城。而杜甫也看出了戰敗原因,本來和平時候房琯政績也不錯儘管小毛病也多多,而如今唐肅宗把一切戰敗責任歸給房琯,所以杜甫坐不住了,本來杜甫跟房琯私交就非常好,於情於理杜甫都要上書唐肅宗理論一番,當然裡面原因複雜,杜甫本身政治才能就跟李白差不多,屬於政治白癡,進諫說活方式和處理事情方式就有問題,所以氣惱了唐肅宗,杜甫不被殺頭算是幸運了,最後只是被貶,其實在房琯事件之前杜甫在唐肅宗身邊過得非常舒心的,當時唐肅宗倉促登基身邊急缺人才,而杜甫在最恰當時機出現了,萬裏迢迢跑到靈武唐肅宗面前表忠心,儘管杜甫衣衫襤褸破破爛爛但其真心可鑒,唐肅宗立馬授予杜甫左拾遺官職隨時可以向皇帝提意見,跟祖輩唐太宗和魏徵那樣唐朝就流行這個專門給皇帝挑刺的官職,當時杜甫好幾個故交好友都在唐肅宗身邊當官,所以杜甫算是過了段像樣日子,像岑參,剛從邊塞回來,杜甫馬上上奏給岑參搞個官職。但房琯終究不是宰相之才,顏真卿就很看不慣房琯,房琯確實自身毛病太多心胸也狹小,比如那個董庭蘭,就是高適那首名作《別董大》裏的主人公,董大即董庭蘭,是盛唐時跟李龜年一樣著名的歌唱家,董庭蘭是宰相房琯家裡的伶人,專門給房琯唱小曲,董庭蘭靠著這本關係收受賄賂,那些想要親近宰相的官員們都會通過董庭蘭。所以事件爆發後,顏真卿直接抓捕董庭蘭,杜甫冒死進諫救房琯,但最後杜甫自己卻被搞得三司會審,顏真卿就是當時陪審團裏的其中一個,但一點面子也不給杜甫,秉公辦理,最後杜甫被貶謫了,算是皆大歡喜。所以看來杜甫還是適合到處漂泊到處流浪搞創作,因為杜甫屬於大眾百姓的,不屬於朝廷的,那個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地方不適合杜甫李白這樣的文人待著,也是國之不幸詩家幸,安史之亂造就了杜甫,把杜甫那顆屬於人民的心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於是源源不斷創作了那些被稱為詩史的名作。

杜甫疏救房琯一事,乃杜甫「生平最大之事」。杜甫一生渴望能致君堯上,再淳風俗,而官居左拾遺,給了他接近權力中心,實現其平生志願的機會。不幸的是,杜甫僅僅做了一年的左拾遺,就因疏救房琯一事失去了肅宗的信任,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斷送了政治前途。宋代以下,人們因熱愛杜甫的詩歌,敬重杜甫的人品,對杜甫疏救房琯一事極力肯定,認為是杜甫認真倔強、犯顏直諫、不與現實妥協的表現。甚至有人受烏及屋,認為房琯被貶是受人誣陷。我們認為:既然杜甫疏救房琯一事,關係到杜甫一生政治上的進退,很有必要對此事的來龍去脈做一個詳細地考察,從而加深對杜甫及其創作的理解。


杜甫對房琯的疏救及內心也夾雜私念及意氣,

房琯是杜甫一生中唯一一次有可能平步青雲的知遇者。杜甫的功名懷抱和對房琯的寄注,形成他對房琯的牢不可破的情結,這使杜甫不顧危殆疏救房琯,在感情上拳拳繫念,也使他對房琯的評價出諸個人意氣,不免有失偏頗。

杜甫被貶也與其秉性有關。


房琯被貶有兩個原因。

第一、兵敗陳濤斜。

第二、門客董庭蘭受賄。

杜甫冒死進諫,以國家社稷為名保房琯之相位。

其實,從肅宗為人為政上就可以看出,這兩點只是個皇室內部鬥爭的爆發點。

杜甫以儒家大仁大德大德一味進諫、肅宗定然要將他一起下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