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送腦白金。"相信這個廣告詞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我本人沒用過,具體效果如何不知,不做評論。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十多年做到市值300億應該有其存在的價值。

腦白金廣告編的好,朗朗上口,定位明確,名字起的也非常棒!

腦白金成功我認為主要是這三點:

1.廣告營銷做的好

朗朗上口,影響面廣,讓人記憶深刻。

2.定位準確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逢年過節,請人辦事,看望病人,孩子升學都喜歡送禮。中國人講究面子,送禮講究檔次,要拿得岀手。曾經有段時間非常流行白金,白金價格甚至被炒到超過黃金。白金代表高檔貴重。腦白金寓意貴重腦保健品。

腦白金定位禮品、高檔、腦保健市場非常準確和精明。

3.進入時機把握的好。九七年到二0一二年,是中國保健品高速發展期。

一九九七年,那時正是中國進入市場化改革的初期,各種社會關係開始重構,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健康理念開始逐漸加強,中國人自古就有希望健康長壽,長生不老傳統。這個時期送禮從送高檔煙酒為主逐漸過渡到送中高檔保健品、營養品及其它貴重物品為主,保健品市場剛剛起步處於藍海階段,為腦白金快速打開市場提良好契機。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競爭加劇,上自官場下至平民百姓壓力加大,精力不足,失眠健忘者越來越多,腦白金適時而生。

健康市場還是非常大的,是不是?

保健品重在保健,營養品重在營養,它們都不是葯,所以不會有葯的快速而明確的立桿見影效果。優質保健及營養品對人的健康是有益的。

養生重在養,緩緩調補,久久為功,所以國人理念上應該改變,不要把它們當葯,用藥的標準去衡量。

保健品及營養食品從業者也要嚴守不誇大宣傳,實事求是的原則,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最後希望國家早日立法,規範保健及營養食品發展,使大健康行業處於良性發展軌道,造福國家和人民。


保健品分單方面營養補充劑(粉、膠囊、片劑、液體)類和人體機能調理型類(片劑、粉、膠囊、液體、)兩大歸類。正規企業在市場上銷售的一般均是通過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檢驗、檢測、鑒定的合格產品。否則,誰也不敢大張其鼓進行宣傳(當然排除有些經銷商誇大甚至虛假宣傳之外),這無論於單純補充型或營養調理型(產品)都是一樣的。這裡的關鍵是營養補充型與個體差異不大,喫多喫少一般對人體沒有什麼負面影響;而營養調理型(產品)則不一樣:有些是公用的,但有一部分須是針對一部分人相應個體情況施用的,不能亂喫;這裡就牽扯出產品銷售人員的專業水準和水平、尤其是職業道德!這裡的關鍵在這裡。說話看問題下結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這也是、又是一個關鍵問題;一窩蜂,瞎議論,對中醫、中草藥沒有一點知識,很容易出現造成別人放個屁你也會覺得香的局面。這是很可悲的。


保健品只是利用心裡所需產生商業效應,人都想長壽,好喫,總想把好的一面放在前臺,所以產生了大市場,可是人所需的自然元素是自然踩食所得,無法確認90多種元素計量單位是多少,每種元素來源都有所不同,很複雜,人違的設計根本做不到多少所需計量,多了堆積產生毒素要命,少了產生不均衡免疫力受損,益生怪病,只有野生種子植物是按照生物所需沒計好的計量單位產生,人工設計養分、轉基因都能造成失衡元素不均,使人飲食亂套產生老想喫東西而且能胖到幾百公斤,這就是養分失衡所致,由於失衡嚴重大腦放出錯誤信號,見什麼都喫,去查歷史所有黃帝都是喫死的短命鬼,沒幾個話過60的,袁世凱也是喫死的,歷史見證了這一切真實。(信不信能喫死你?)


史玉柱是誰?就是那個用廉價的褪黑素(松果體素,藥店都有賣,幾十元錢一大瓶),掛羊頭、賣狗肉,美其名曰「腦白金",專門在農村市場,騙農民錢的大騙子!史玉柱,一個將遠離腦袋十萬八千里、現在各處藥店都有出售的廉價的、幫助睡眠的保健品:松果體素片(或膠囊,幾十塊錢一大瓶,上百粒),經過偷換概念,以及狂轟亂炸的騙人廣告宣傳,美其名曰"腦白金",儼然成了好像真的能夠滋養大腦的營養品、保健品,專門誘騙廣大農村地區農民兄弟。其實,作為一種助眠品,針對性強,是不能像服用其它一般營養品一樣,什麼人、什麼時候都能隨便服用的,尤其是白天工作的時候;而且,沒有睡眼障礙的人,根本就不用服用。史玉柱誘導人們:送禮就送腦白金。腦白金,作為一種助眠品,沒有睡眼障礙,能像大棗、黃瓜一樣隨便送人、隨便去喫嗎?中央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應當立即停播這種騙人、害人的廣告!最後說一句,在歐州許多國家和地區,松果體素片因其副作用大,是禁止銷售和使用的。


發達國家如歐美人從來不喫的,這東西無效亦無大毒,長期喫會不會影響影健康真難說。史是跨世紀巨騙。


沒有臨牀數據,喫了不知好壞,但他的廣告卻有誇大宣傳的嫌疑。


以前的我從來不相信保健品,後來同學介紹了無限極,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一直按正常量,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大量用,別人的感覺我不知道,自己那段時間確實睡眠好了,腦子混混沌沌感覺沒有了,還有那個水療,我的想法是中年婦女反正要做基礎護理,到美容院的產品都是沒聽過的名字,價格胡亂要,最起碼無限極心維雅全國統一價,人家還給你拍個把小時

誰獲利?誰付出就誰獲利唄,咱也不眼紅,畢竟我們沒有付出那麼多精力

沒有哪個生意模式不付出就能獲得的


當然是差價呀!從中獲得利潤。受眾肯定是想要強身健體的人,對於保健很關注的人。

既然能夠存活那麼久,肯定是有其存在價值的,不然早就被市場淘汰了!!!!

不過還是不要輕易相信保健品,因為害人的也有很多!還是要細心分辨的。保健品不能「包治百病」!

權健之殤未止,嗜血保健品又來,什麼時候謀財害命開始合法了?

前兩天,「權健」剛剛落網,讓好些人鬆了一口氣。但國內的無良保健品騙子可不僅這一家。

就在最近,武漢一位王老先生也上了保健品的當。那天,王老先生看報紙的時候,發現裡面夾了張傳單,隨後,還有人打電話過來通知,說是免費全國普查癌症,叫王老先生趕緊過去查一查。

王老先生一想,反正免費的查查也好,就帶著老伴去了,卻不想這一去,老伴真就被查出有癌症,「診所」那邊就說只要喫他們給的葯就能好。看著老伴慌亂的樣子,老先生實在不忍心拒絕,就花了兩萬塊把葯買回去了

憂心忡忡的老先生看老伴喫了三個月的保健品,三個月後,再去複查時卻發現「診所」早就人去樓空了。索性,王老先生帶著老伴去了正規醫院,一查醫院說老伴健健康康,啥事沒有。得虧老先生的老伴沒真得癌症,當花錢買個教訓。但下面要講的幾位就沒那麼幸運,被無良的「保健品」機構耽誤,錯過了有效的治療時間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治病神話

2010年8月19日,患者蘇某發現右乳長了疑似惡性腫瘤腫塊。此後,蘇某遇到了周某,周推薦自己經營的「活力寶」系列保健品。蘇輕信「活力寶」等保健品對其體內腫塊具有治療作用,遂通過周購買服用。之後,蘇某某病情加重,被確診患有乳腺癌,雖經醫院治療,但病情持續惡化,最終死亡

2016年,長沙66歲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劉女士面容憔悴的躺在病牀上輸液,神志也不清。劉女士的丈夫告訴記者,去年4月至今,劉女士一直在喝醫達康牌復元液,今年五月病情更加惡化,現在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2018年4月,梅州48歲的楊女士懷疑自己長痔瘡,但她常光顧的「康美來養生館」的「老師」對楊女士說痔瘡只是小毛病根本不用去醫院,用「火療」就能好,還教楊女士用牙膏塗抹患處

六月,楊女士因為腹部腫大被送往醫院,結果竟然被查出是直腸癌晚期,但因為就醫太晚已經無法手術和化療。隨後七月,楊女士離開人世

生病了不讓去看醫生,拿「火療」當「化療」,牙膏當藥膏使,這個「康美來養生館老師」什麼來頭。一查,果然是「大名鼎鼎」的能「起死回生」的「權健」下的傳銷套路。據楊女士女兒介紹,家中有大量保健品,應該都是在養生館上課被洗腦後購買的。

在這一起起觸目驚心的事件背後,我們不禁會發問:

為什麼坑人的保健品總能肆無忌憚的出現在市場上,屢禁不止?

為什麼癌症患者寧可相信這些三無的保健品也不願意相信正規醫院?

為什麼老人們從被騙、花錢、用藥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家人、子女卻都沒有勸阻制止?

保健品的的定義仍然是食物,不可能治病,更不可能救命!!!

「花言巧語」的保健品銷售奇蹟

「2017年1月至今,小付讓(我)瞞著家人,把原協議款及『愛福家』存的一萬元共計3萬多元取走,至今未開票給我。前段時間我到旅遊公司問,有我的9萬多元錢,到他們說的地方去來回遊三次也夠了。今天(他們)又說去領高端會員產品,講發手機的事,我再也不去上當了。眼看著我與老伴幾十年來勤儉節約的近10萬元基本泡湯,內心很難過,非常非常地抱欠(歉)……的的確確地對不起大家……

難以想像,上面這段文字竟然出自被騙老人的一封遺書

2017年3月,陳女士發布了一條尋人啟事,尋找的是陳女士60歲的父親。那天傍晚6點,本該是一家人喫飯的時間,但陳女士遲遲等不到父親,連忙趕去父親的住所一看,竟然發現了一封遺書。陳女士心想不好,趕緊報警,發布尋人消息。難過的是,找到陳女士父親時,老人已經身亡了。

在海邊發現已經身亡的老人(圖片注釋)

為什麼在我們看來非常荒謬的騙局,老人卻屢次上當呢?

中國保健協會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調查顯示,超過65%的老年人使用過保健品。

沒錯,老人們已經被盯上了!這些無良保健品機構的定位很明確,就是要賣給老人!

保健產品通常會通過「包裝」討老人歡心,一些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判斷力的老人就很容易會被騙。行騙的手段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招:誘

多數以免費送雞蛋、免費量血壓、邀請參加免費體檢的名義接觸老人,並聲稱自己是公益活動,來增加權威度。藉機詢問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個人信息,然後進一步糾纏。

第二招:嚇

用或真或假的數據,恐嚇老人加劇對自己身體狀況擔憂,然後介紹自己推銷的產品,誇大虛構治病效果

第三招:哄

組織老人免費體檢、旅遊,打親情牌,噓寒問暖,在情感的感召下,讓老人上當。有的平素節儉的老人礙於面子,最後只能購買價值不菲的保健品。

「攻心為上」的保健品銷售絕招

不少老人也不糊塗,只是「心甘情願」的受騙

有這樣一位王阿姨,對記者說「我不傻,只是無奈」。

王阿姨講述了自己這兩年自己買保健品將近花費20萬,也知道有些買來的保健品有問題,但還是要買。因為早年丈夫離世,兒子現在又遠在日本,平日裏根本沒人來關心自己,但不少推銷員比自己兒子都親,定期回打電話問候,有時候還帶禮物,陪王阿姨喫飯。可自己的兒子,每年也不過只能見一面,有時候見了面連話都說不上兩句。

王阿姨說雖然知道是騙局,但是有人能「關心,問候,陪伴」她,花這些錢也值了

聽了王阿姨的故事,小編不禁反省

什麼時候「關心、問候、陪伴」是需要騙子去給老人的了?這些難道不是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做的嗎?

如果我們都沒有買保健品的瞭解爸媽,又怎麼能有資格說自己是個孝順的孩子呢?

也許我們人在外地忙於工作,忙到沒能常回家看看,常用視頻聊天工具噓寒問暖、分享生活又何嘗不是一個辦法呢?

最後,小編想說,如果發現老人已經被騙了,我們也不要一味地責備,應該儘可能的和他們講騙子的行騙手段是專門針對老人設計的,減少老人被騙後自責的心理負擔,避免出現抑鬱、焦慮甚至自殺的悲慘後果。

希望子女們都能給父母多一些陪伴和關心,讓父母們在老有所依、老有所享、老有所樂的過程中,多感受到一些家庭的溫馨,不給惡人欺騙傷害的機會。

?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們,小熙每日為你帶來最新鮮、最熱門、最有趣的要聞解讀!


腦白金公司離我們不到一千米,工人大多數是我們這裡本地人,管理層大多是老總家鄉安徽人,我們這裡人都不喫腦白金,保健品都是騙騙老年人而已


保健品也有一些療效但不是萬能,不能當藥品用。一般用的人是有亞鍵康和身體虛弱人羣還有部份因怕去醫院會花費大量錢財的有點小病的人。一開始用了感覺好點,後來就在心理作用下和在商家虛假誇大傳宣作用下,保健品就變成了萬能藥品,市場也就紅火了起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