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9490

记得那是一个湿冷的夜晚,冷得分不清草地上的积水,是融霜还是来自雾雨。忽然,云层略为散去,月光穿透了雾雨......

我瑟缩著身子,在狭小的观景窗中,静静的看著光芒掠过了树梢......

对于最近开始参读易经的我而言,难免就易象去解读,于是───

月是阴,下有山,或为地山谦;或因云雾当头,而为水山蹇;或因雨行于月下,而为水地比......

但终究的一个事实却是:「世事不间断的在演变中」───正如「易理」所要表达世事(自然界)的原貌。

但若坚持目空眼前这一切的演化,似又否定了当下的真实感觉。

先祖早已提醒我们用不拘束的心,去面对要处理的事,也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自然界原本就有其安排,我们对眼前自然界的真实,且以感恩的心去察觉事物的存在。

嗯~此景不过就是「月出寒山云,风捣幽松青;随处安自在,忘却尘里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