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原刊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年02期,此文為節選版。

摘 要

族群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已有多種理論學說和研究成果。學界以往的研究是聚焦於現實社會,而忽略了虛擬世界。在網路社會,同樣存在著族群現象和認同問題,網路族群就是一種新的族群樣態,伴隨著網路社會以及網路文化的興起而產生,是具有超強標識性、特定性的網路社群。只有當強關係型的網路社會交往、共同的文化淵源以及文化認同的構建這三個基本條件疊加之後,才能實現從網路社群到網路族群的轉化。網路族群相較於傳統的族群,擁有特定的文化符號和文化事件作為族群區隔的文化標誌,但具有與傳統族群所不同的新特點與發展趨勢。

關鍵詞

互聯網;網路社會;網路族群

網路時代下因為網路族群而形成的各種關鍵詞

族群一詞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使用開始,便一直是人類學領域的主要議題。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全球化、現代化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巨大革命徹底動搖了原本以靜態的空間與永恆的時間為基礎的民族國家所有組織的既有形式,普遍的個體焦慮、群體流動、國家內外部之間的衝突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此,對族群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就網路社會的族群與族群認同的概念進行了閱釋,並在前人的基礎上就族群與族群認同在網路社會上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傳統意義上的族群與族群認同

(一)族群

我們熟知的對於「族群」的定義,來自於馬克斯·韋伯:「某種群體由於體質類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於遷移中的共同記憶,而對他們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種主觀的信念,這種信念對於非親屬社區關係的延續相當重要,這個群體就被稱為族群」。[1](P.306)依據這一定義,我們在對「族群」間進行辨別、劃分的時候發現,如果單純依靠對族群一般內涵的客觀特徵(文化、語言、血緣、世系等)進行鑒別,就無法真正有效地辨別不同「族群」。

挪威人類學家弗雷德里克·巴特在其主編的《族群與族界——文化和差異的社會組織》中提出了「族群邊界」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族群研究的核心不是以探究族群內部的文化內容為主,而應該把重點放在研究族群邊界上。[2](P.17)對於族群邊界兩邊的人來說,通過強調特定的文化特徵作為文化標誌限定「我群」,區別於「他群」,從而表達對於自我族群的身份認同。這成為了探討網路族群邊界的理論依據。

塞爾維亞民族博物館關於塞族族群特徵的介紹(韓晗攝影)

中緬邊境跨境民族的村寨(韓晗攝影)

(二)族群認同

傳統意義上的族群認同被視為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王希恩在其《民族認同與民族意識》一文中指出,族群認同是指社會成員對自己族群歸屬的認知和感情依附。[3]孫九霞在《試論族群與族群認同》一文中,強調族群認同是在族群間的互動關係對比中形成的,只有存在一種「他群」與「我群」之間的差異性,才能將自己歸類,形成對於「我群」的歸屬感。這是認同所產生及存在的基本條件。[4]而吳澤霖主持編纂的《人類學詞典中》對「認同」一詞進行了界定,強調在社會科學領域內,隨著「認同」概念的使用範圍擴大,可以分為社會認同、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等,它們分別指個人認為自己與所處的特定的社會地位、文化傳統或族群群體的統一。[5](P.348)族群認同的內涵因此可以概括為三點,1.個人對族群的歸屬感;2.族群間的差異產生的排他性,刺激了「我群」不斷區別於「他群」,從而形成族群認同;3.族群認同需要圍繞著社會認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來建構,共同的文化特質、文化特徵、文化傳統、文化淵源、社會地位、民族習慣等都會成為族群認同的重要要素,有些甚至是基礎要素。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對於社會行動者來說,在網路社會中跨越時間和空間並依據個體對其自身所做的反思性觀察形成的自我認同與集體認同,正成為新時代「認同」的焦點,而在信息時代這種認同是完全具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利的。因此,依靠制度、組織、文化所形成的「族群認同」的傳統理論越來越無法解釋新的社會現象,尤其是網路時代,新的族群和族群認同將會變得愈加複雜多變、豐富多元。

著名民族學家吳澤霖先生(1898-1990),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曾任清華大學人類學系主任、中南民族大學教授

二、網路社會與網路社群

(一)網路社會及其文化

在新千年前後,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革命正在席捲全球,新的社會物質基礎正以社會交互關係的巨大變革而發生質的改變。在全球範圍內,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受到了來自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深刻的再結構過程——經濟的全球化、信息的共享化等。信息技術帶來的全球性的傳媒系統通過全球通用的語言(數碼語言),將過去差異化顯著的文化語言、聲音與意象化表達進行重組、整合,使得在信息時代的「地球村」的居民都能依靠共同的網路語言習慣在網路上發聲、互動。互聯網路的普及,使得公眾搜集信息的渠道變得更為多元便利,成本降低,效率大幅度提升。正如曼紐爾·卡斯特在其《網路社會的崛起》一文中所言,「個體的身份認同不再需要完全受諸如階級、地位、性別、種族或官僚政治的管轄權等傳統維度的限制。」[6](P.5)另外,他們也不受傳統大眾傳媒形式的限制。」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並非技術決定了社會,而是技術具體化了社會。一個嶄新的、開放的、互動的社會形式由此出現——網路社會,新的社群將在此基礎上形成並發展。

(二)認同促進網路社群的崛起

美國互聯網社會學家巴里·威爾曼便談到,「『虛擬社群』不見得一定會和『實質社群』相對立,兩者乃是社群的不同形式,具有特殊的法則和動態。人們會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價值加入某個『虛擬社群』,進行互聯網網路互動。」[8](P.136)在網路社會中,個人通過對自己所處環境的反思性觀察,認清「自我」與集體之間的聯繫。而網路群體的形成正是來源於網民在虛擬世界中不同的角色擔當和身份建構,通過依託互聯網信息溝通的方式在不同時空聚集,進行社會交往,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網路社群。網路社群這種追求自我的過程中,網民既實現了在社群中的角色擔當,也實現了對身份自我標識及選擇社群的群體認同。認同是意義更為普遍的來源,因為認同涉及到了自我建構及個別化的過程。因此,認同促進了網路社群的真正崛起。

三、從網路社群到網路族群

依據傳統的族群認同理論,有可能會陷入文化認同的單一源頭之中,忽視個人的自我建構及個別化過程所產生的多重認同;也有可能無法指出多元認同對於自我以及社會行動的矛盾特點。基於此,在判定是否出現網路族群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拘泥於探究網路族群內部的文化內容,而應該把重點放在研究網路族群的邊界上。

(一)網路族群的假說與界定

卡西勒《人論》中所述,人類不同的思維和行為的文化符號化,形成了人類生活的最顯著特徵。[9](P.56)網路社群大多以對某一文化符號或是某一文化事件的參與過程中形成的群體認可而出現。周大鳴認為,符號是由群體成員所共享的,並常常由局外人和局內人所認識。[10]

因此,網路社群應闡釋為在互聯網網路中具有自身文化特徵和符號,通過對特定文化特徵和符號的強調以區別於「他群」來限定「我群」,形成共享利益和目的的群體。在巴特的「族群邊界理論」中,對於族群邊界兩邊的人來說,可以通過強調特定的文化特徵作為文化標誌限定「我群」,區別「他群」,從而表達對於自我族群的身份認同。

那麼,網路社群緣何發展成網路族群?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判定標準:

1.強關係型的網路社會交往是形成網路族群的核心

互聯網不僅提升了網路時代公民獲取信息的便利和效率,還使得原本「熟人社會」形成的差序格局在「虛擬空間」及網路社會中被徹底打破,網路公民擴張了自己的交際空間,促使具有不同社會特徵的人群都能在互聯網中得到連接,擴大甚至改變了社會交往範疇,超出了原有的依靠自我認知的社會界定邊界。在網路社會中具有強關係的社群則有望形成網路族群。因為在這類社群中,網民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甚至誕生了實質性的社群組織來開展社會活動。如網路「字幕組」。

2.共同的文化淵源是形成網路族群的基礎

傳統的文化淵源一般是指對共同的祖先、歷史和文化淵源的強調。在網路社會中表現為在網路社群的形成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積累和文化再造。基於網路的文化淵源是一種虛擬現實中由真實世界的網民所共同創作出來的,網民們在不斷地形成和加固網路文化的文化淵源的同時,無形就形成並加強了族群認同。

3.文化認同的構建是形成網路族群邊界的關鍵

「在網路社會中,對大部分網民而言,社會意義是由跨越時間和空間並自我維繫的原初認同(即一個架構其他認同的認同)而建構的。」[11](P.3)認同本身便是自我建構及個別化的過程。文化認同則是形成網路族群邊界的關鍵。

「網紅經濟」所形成的網路族群分化,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化的問題

(二)網路文化是網路族群邊界的基礎

在網路族群滿足強關係型的網路社會交往、共同的文化淵源以及文化認同的構建後,依然需要原文化因素的客觀特徵作為其形成要素。網路文化使得網路族群在虛擬世界中得以維持和產生群體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又通過線上線下的相互轉換形成了網路族群與所屬生態環境在相互適應過程中採取的不同方式上的某種聯繫,即族群邊界的產生。

1.文化符號

對文化符號的標識是區分局外人和局內人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分辨族群認同的客觀特徵,對於維持准族群邊界具有重要意義。網路社會中的文化符號,同樣也是形構網路族群的重要文化要素。

(1)網路語言

以「超文本」及「元語言」形成的數碼語言是網路語言的基礎。但是並非網路上的數碼語言就可以成為網路族群形成的要素

(2)明星網紅

對於網路族群中以「明星網紅」作為文化符號形成文化特質完成身份區隔的運行模式,則需要在族群內部完成的,即從族群內部產生創造了族群聲譽和形象的「英雄」才能成為網路族群的文化特質標識。此「英雄」很可能是被族群內部熟識,但卻被族群外部忽視的個人。如嗶哩嗶哩視頻網站出現的UP主等。

(3)網路節日

在網路社會中,為了實現溝通的便利和文化表現的多元,不同的網路族群常常會舉辦一些「節日」來促進族群內部的文化認同,完成從「圈外人」向「圈內人」的轉化。

(4)周邊

周邊,在網路社會上主要被定義為動漫的相關產品,近幾年也被其他網路文化紛紛效仿。在網路社會中的人,為了實現文化認同的線下轉換,已經將對於「虛擬世界」文化特質的認同轉移到線下,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物質產品,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

2.文化事件

文化事件一直是網路文化得以興盛的一個重要因素。網路群體作為一種邊緣性群體,往往需要依靠公共性的文化事件,藉助大眾媒體的力量,由邊緣走向主流。

網路社會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即平時在網路社會中的個人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指引,擁有自己特定的信息搜尋渠道和對某一類事的關注,將自己的生活包裹在一個「蠶繭」中,這也是美國學者桑斯坦提出的「信息繭房」假說。而一旦「大的文化事件」出現之後,網民們會立刻「破繭」而出,在網路社會中迅速「發酵」,形成非常明顯的嘯聚效應,爆發並形成群體性事件。有時這種群體性事件經過長時間地持續,會形成別具一格的某種網路文化,為之後的網路族群的形成發展做好基礎。網民們對文化事件的廣泛關注,正是網路族群形成並發展的主要特點。

四、網路族群的發展變化

網路族群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路文化的出現而產生的,因此,相較於傳統的族群,網路族群作為族群新樣式有一些新的發展變化。

(一)權力差別趨勢減弱

穆罕默德·哈達德認為,傳統的權力差別指的是一個強大的多數人群體控制資源,進而掌控幾乎所有群體的生存機遇,控制他們接近生活資源的渠道。[13]而與過往的族群關係不同,網路族群不會因多數人掌控資源的強大,就轉變成一個弱勢的族群而具有依附關係。在網路社會中,族群的劃分是多元的,是依據彼此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價值取向等主觀因素形成依附。而互聯網恰恰能夠滿足此種需求,互聯網網路「通過增加等級制度階層下的下層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使原本的權威得到削弱」。[14](P.171)

(二)網路族群的族群意識顯著

族群意識是族群之間相互區別的主要標誌。在網路族群的認同文化建構過程中,網民通過比較、分析自身等方式,形成了對自身依附的網路族群的榮譽感——以在網路中傳播族群文化為己任。在網路族群中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後,網民也形成了「我群」區分於「他群」的群體意識。[15]

(三)個體的主體性得到釋放

互聯網具有開放性、自由性、包容性、平等性等特點。這種在網路虛擬層面上的自由,使人們可以完全根據自由意志,在網路虛擬層面上隨意選擇自己適合的群體,自主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興趣愛好是否契合族群文化。人的主體性得到釋放,原本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受壓抑的個人脫下了「面具」,與網路上的人交往的態度變得更為主動、多元。

(四)文化多元帶來的「他者」概念的淡化

網路社會中公民主體性的釋放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選擇的自由和文化的多元,文化多元必然又會帶來文化認同的多樣。網路社會中的個體對族群的認同,隨著認同的多元而走向豐富多樣,從而單一族群的歸屬被打破,個人擁有了多重身份。族群成員對於「他者」的概念逐漸模糊。

(五)空間界限逐漸打破

齊美爾在其《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一書中,以專章「社會的空間和空間的秩序」討論了社會的空間問題,他指出,不同的人群依靠不同的動機可以在一個區域內集結,只不過種種事件都要受到空間條件的制約。[16](P.64)齊美爾對於「空間」的論述,同樣適用於虛擬世界。只是在互聯網時代,對於空間結構的具體條件卻不再那麼重要,空間界限正在逐漸打破。互聯網作為一個相互連接的多節點網路,正在無限制地擴展,只要個體在網路中獲得了溝通和搜索符碼,就能重新連接新的網路節點。人們對網路空間的使用更多的是建立一種關係。當關係形成,網路族群也會隨之產生。

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 ,1858~1918)德國社會學家,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

五、總結

網路族群是伴隨著網路社會以及網路文化的興起而產生的,是具有超強標識性、特定的網路社群。只有當強關係型的網路社會交往、共同的文化淵源以及文化認同的構建這三個基本條件疊加之後,才能實現從網路社群到網路族群的轉化。網路族群相較於傳統的族群,也擁有特定的文化符號和文化事件作為文化標誌限定「我群」,區別「他群」。同時,網路族群作為族群的新樣態,具有權利差別趨勢減弱、族群意識更為顯著、個體主體性得到釋放、文化多元帶來的「他者」概念的淡化、空間界限逐漸打破等諸多新特點。在對網路族群的研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於傳統族群,網路族群之間的劃分可能變得沒有之前那麼重要。網路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是否會對群體之間的排他性和歸屬性產生影響,社會行動和網路空間結構關係變化的根源,時間和空間分離帶來的網路族群間的不確定性產生的存在性焦慮,網路族群內部的身份區隔等問題,則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這些問題,應是互聯網人類學關注的重點,值得更多的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Mar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 Parsons and shils etal(eds.).THEORIES OF SOCIETY,Vol.1 Gleercol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61.

[2]Barth, Fredrik.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M]. Little Brown, 1969.

[3]王希恩.民族認同與民族意識[J].民族研究,1995(6).

[4]孫九霞.試論族群與族群認同[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

[5]吳澤霖.人類學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

[6][美]曼紐爾·卡斯特.網路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王志弘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7]徐鳴,徐建軍.論新媒體的技術特性與新發展理念的耦合[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

[8][美]李·雷尼,巴里·威爾曼.超越孤獨:移動互聯時代的生存之道[M].楊伯漵,高崇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

[9][德]卡西勒.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10]周大鳴.論族群與族群關係[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11][美]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M].夏鑄九,黃麗玲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12]第一財經:二次元產業有多大[EB/OL].http://www.yicai.com/news/5012280.html,2016-05-11.

[13][科]穆罕默德·哈達德,曉兵.科威特市的民族群體和民族等級結構[J].世界民族,1992(5).

[14]5梅羅維茨.消失的地域[M].肖志軍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5]馬戎.試論「族群」意識[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16][德]齊美爾.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M].林榮遠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