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2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顆北斗導航衛星。

首次裝載國際搜救組織標準設備

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測試與試驗評估,並與此前發射的十二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適時提供服務。根據計劃,年底前將建成由18顆北斗三號衛星組成的基本系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服務。

據悉,這兩顆衛星

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準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標誌著我國正式成為

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的空間設備提供國

那麼,搜救載荷這個「黑匣子」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以一艘著名的船為例↓

漫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

國際搜救衛星組織成立於1979年,是國際衛星海事組織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世界擁有34個任務控制中心(MCC)。我國於1985年成為用戶單位,歷經「三步走」戰略,隨著雙星升空,成為了空間設備提供國。

漫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

後續,北斗三號還將在四顆衛星上搭載搜救載荷這個「黑匣子」,組成更加完備的搜救系統。

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285次飛行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85次飛行。

其他人都在看

? 這條微信與每個人都有關,你應該看一下

? 經濟日報:混改不是讓民營經濟「離場」,意在雙贏

? 「我與改革開放共奮進」徵集活動啟事

? 「大智雲聯」時代,沒有這個觀念後果不堪設想!


來源 / 央視新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編輯 / 李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