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因環境而異,不是別人投降你也得投降。關羽北伐襄樊,于禁投降,而龐德寧死不降。

姜維是涼州天水郡翼縣人,今甘肅甘穀人,本是曹魏的一名中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姜維隨天水太守在各地巡查,因天水各縣響應蜀漢,姜維被太守懷疑有異心,進不了魏的城池,前面進不了城,後面又是諸葛亮的北伐大軍,纔不得已率部投降諸葛亮。

王平是益州巴西郡宕渠人,今四川渠縣人,在當時屬蠻夷,土家族的前身之一,王平隨部族夷王投靠曹操,隨後遷住洛陽,王平被封為代理校尉。公元219年,王平隨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定軍山一戰,夏侯淵被殺,之後曹操戰敗,王平於戰爭中投降劉備,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王平本是益州人,在跟隨曹操的戰爭中戰敗投降,得於回歸家鄉益州。

夏侯霸,曹操同鄉族人,徵西將軍夏侯淵次子,其母親是曹操夫人丁氏的妹妹,與曹爽、夏侯玄等人均為親戚關係,其父夏侯淵於定軍山一戰被蜀漢老將黃忠所殺,夏侯霸與蜀漢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族滅曹爽,召夏侯玄進京,改任與夏侯霸不合的郭淮為徵西將軍,夏侯霸擔心司馬懿掌權後會加害自己,於是投降蜀漢。

夏侯霸投降蜀漢還有個原因:張飛的妻子是夏侯霸的堂妹,而張飛的女兒又是後主劉禪的皇后,算起來夏侯霸還是後主劉禪的堂伯父。

張郃,河北河間人,最早為翼州牧韓馥的軍司馬,袁紹取翼州後,張郃投歸袁紹,任校尉、中郎將,官渡之戰中,曹操偷襲烏巢,張郃力主增援烏巢,但袁紹卻聽從郭圖建議攻擊曹操大本營,結果袁紹大敗,而郭圖又誣陷張郃,張郃害怕受迫害,於是投降曹操。

之後張郃在曹營,隨曹操南征北戰,因其有謀略、善用兵、巧列陣,多立戰功,得到曹操的賞識,逐漸成為除曹氏宗親外的領軍大將,官至徵西車騎將軍。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4次北伐,諸葛亮退守祁山,張郃奉司馬懿之命追擊諸葛亮,至木門谷,張郃被流矢擊中右膝,隨後死亡,估計是流矢有毒,才能身死。張郃根本沒有機會投降蜀漢,況且以張郃當時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再投降的,當時張郃己60多歲,其家眷都在曹魏都城洛陽,實在沒必要投降。


姜維,王平降蜀時最大不過百夫長,在魏受了丁點小委屈便屈身投靠敵國求榮,與當今中國體壇屢屢有人投效日本一樣。蜀迷們怒罵著中國體壇投日人物,卻因神化的蜀漢而愛屋及烏的崇拜姜、王。夏侯霸乃曹魏宗族,司馬懿政變成功,夏侯霸必是必除之人(張郃被伏擊是榜樣),降蜀可諒。張郃乃被曹操贊之韓信類大將,備與亮皆殫之。大國上將豈會降蕞爾小國?亮亮欲招降之,無異於癡人說夢。


你為什麼不幹脆說曹芳為何不投降蜀漢,劉禪為何不投降東吳,孫休為何不投降曹魏,問的什麼白癡問題。

張郃是曹魏後期的武將之首,司馬懿都忌憚三分的人,他腦子進水了要跑去投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