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看了作者的文章,我也是選擇楊絳!

在林徽因和楊絳中,我的性格也更偏向楊絳。我不喜歡小家子氣、扭扭捏捏、敏感多疑又愛哭的女生。

就像我一個表姐,從小,我倆一起長大,她大我半年。每當一起玩的時候,玩著玩著,大家正興高采烈,她就莫名其妙地鬧彆扭,搞得我都摸不著頭腦,經常這樣的,我倒是經常包容她,好像我是姐姐,她是妹妹一樣。為人又膽小,卻又挺傲嬌,總以為誰都該順她。

說遠了!看她倆的名字大概也知道為人,林徽因,徽,在作為名字時,意為美好、善良。因:有順應,依靠,憑藉,相就趨赴之意,都特別具有女性氣質,又是一個林妹妹。楊絳,絳,本義為大紅色!大紅色,熱情紅火,不知此人的還以為是個男孩名字,聽起來勇敢、堅強、熱情。

再看兩人的長相,林徽因五官柔美又小巧,楊絳五官立體,一看就很大氣。如果說林徽因是小家碧玉型的,那麼楊絳就是大家閨秀吧!兼於以上幾點,所以我更偏向楊絳。

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望見諒!謝謝。


從文學的角度看,因為林徽因是職業建築學家,所以她的文學作品不多。最被大家熟知的是現代詩《你是人間四月天》,但已經初露才華。而楊降是職業作家、翻譯家。她作品多些,文筆簡潔、犀利。她的文風以隠忍的批判為主。讀過她的《幹校六記》《我們仨》和一些短篇。因為職業不同,在文學作品上不具備可比性。

人品. 這只是一孔之見。七七瀘溝橋事變,日本侵略中原。北京的各大學,包括教師和學生都轉移至西北長沙,重慶,最後又在昆明成立西南聯大。這些學者們就包括梁思誠林徽因夫婦為反日侵略、為了為戰時培養人才,在艱難的環境中仍然堅持八年直至抗戰勝利。而錢鍾書楊降夫婦則去了上海租界過不被戰亂打擾的小日子。這事兒有可比性。


研思楊絳和林徽因的一生也是近一年的事了,讀了很多的資料並作深層次挖掘思考和比較之後,我更理智的選擇了楊絳。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是林徽因呢?那麼看看我下面的陳述,也希望大家能不吝賜教。

從林徽音說起吧,林徽音的一生讓我們有仰望星空般的靚麗,她的才思及對國家的貢獻確實是炫目耀眼的,她用一生的不懈樹起了中國女子傲驕的豐碑。

可是沉思下來,其實女神般的林徽因一生也有其讓人悲憐的一面,此話怎講?我們來看看林徽因的原生態家庭狀態就知道了。

林徽因從小生活背景也有與《紅樓夢》中所寫的那株天河裡的降珠草林黛玉相似的境遇。(兩林皆死於肺病)林徽因的情智才華讓人仰慕嘆服,天資聰穎情性高雅,願意喫苦不怕艱難,她的才情品思許多時候讓我輩感嘆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是林徽因從小不被父母寵愛少年喪父,後來留學美國卻是梁思成一家供給她的衣食住行,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很是欣賞自己的兒子有這麼一位女朋友,加之梁啟超與林父也是世交,所以林徽因還沒與梁思成成婚時梁家且待她如自家閨女,百般呵護寵愛,只是林徽因從小受其母失愛常脾性異樣的心理陰影的影響,難免敏感且心裡常悸動有不踏實的感覺,這些隱匿的不安全心理會潛在幹擾著她的心性。

這猶如林黛玉進賈府,儘管作為賈母的外孫女林黛玉受到賈母千般呵護萬般憐愛,可畢竟是寄居他處並非自己的家,應當說林徽因與林黛玉在這點上是有著共同的心理背景的,她們倆心性都極聰明且敏感多情善感。改變林徽因命運的是她後來與梁思成一起去留學在美國,他倆青梅竹馬情性相投,兩個無拘無束共同學習相得益彰。在梁思成對林徽因更是倍加珍視呵護如兄長愛戀是情侶。應當說這是林徽因幸運的地方,在梁家她既是女兒又是媳婦,這雙重身份使她有了放飛身心發展自我的境況,展示才幹的機會。

當然有這樣的家庭背景林徽因自然是倍加努力,她的心性總是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些,做得令自己令梁家更滿意一些。表現在慧極方面,你看她陪伴丈夫野外考察幫助蒐集整理資料,與丈夫共同完成了中國第一部《中國建築史》,這不能不讓人嘆服。

另一方面她文學作品如《你是那人間四月天》也是膾炙人口讓人思慕,她極盡全力的在表現好自己,做一個完美的人,她的「太太的客廳」是一個匯聚了優秀達人們的圈子,她必得每每用心思慮,況且還有徐志摩的情緒侵擾,金鐵霖的一生相惜,丈夫梁思成的起居事業,維護好這些關係,林徽因不得不極力在表達自己最高的境界來完成自己要的生活,正是這些也耗費著她有限的精力和嬌弱的身體,況且她還要撫養自己的子女,照顧到自家的兄弟和梁家各方面的關係,從這方面來看林徽因相對來講她的背景和心性就決定了她不斷的拼搏、不斷的打拚完善自己、實現自己理想的心理要求。

她總是在不斷的把自己發揮到極致,不能讓來「太太客廳」裏的達者們失望,也不能讓寵幸她的人失望,所以她成了走在風雲檔口上面的一個名媛女神。她從不放鬆自己,這些自然就會給她帶來身體方面的壓力情緒上的負贅,由此「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便體現在了林徽因的一生中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楊絳的生活背景,楊絳從小父母恩愛家庭和諧條件優渥,她的心裡住滿著希望不存在不安全的感覺,她不像林徽因,小時候在家裡不被父親寵愛,父親去世之後又仰仗梁家供書。楊絳的父親楊蔭杭給了她最好的家教最溫馨的愛。她有自由的生長天空,讀書的時候校長王季玉三姑楊蔭榆可以呵護她,在自在的學習中她的天性得到了彰顯沒有壓抑,其父的耿直鋼強豁達灑脫,其母溫潤敦厚,這都是楊絳可以享用一輩子的財富。

對於追求她的男士們,她也有其父之風果敢堅決,她不為情困不畏世俗。即使在幹校勞教她仍隨遇而安樂觀開豁,看她自己的書做她想做的事優雅從容。文革的故事他寫起來也是「哀而不傷」「婉而多諷」,用筆清淡從無一句血淚控訴,日子再艱難,前途再迷茫,他都從未放棄過幽默和樂觀,始終堅信「人性並未泯滅烏雲鑲有金邊」,她淡定自如善納自己,優雅地度過了105歲生日,比51歲壽終的林徽因多活了54歲。

她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從不因了外界世俗的幹擾而放棄自已精神的追求,即使在87歲的時候她的女兒和丈夫先後離開她了,她仍能夠堅強豁達淡定優雅地活在錢鍾書和錢瑗留給她的世界裡,她用纖細的筆穿越時空讓靈魂相會在她們仨的世界裡,於是她攆走了孤寂和內心的不安,有尊嚴有自信有作為地活出了生命的燦爛,我欣賞她對生命的態度,87歲之後她的成就更加輝煌,她翻譯了柏拉圖作品《斐多》,完成了《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一一自問自答》、洗澡續篇《洗澡之後》。

相較楊絳比林徽因,除了林徽因身體先天羸弱原生態家庭造成的心理陰影之外,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一點是應驗在了林徽因的生命中的,對於金嶽霖當斷不斷,沒有楊絳對費孝通的果敢堅決,徐志摩飛機失事後,林徽因也自然難卻思念,多愁多思傷身體,這也不能不說是累及林徽因早逝的因素之一。

比較女神林徽因的極慧和極深情,楊絳的豁達淡定優雅和堅強似乎與我們這般普通人的生活更為相宜,普通民眾誰不嚮往優雅地活著呢?故而我更傾向選擇楊絳的生活態度,好好的活著就能為自己為家人也可以為國家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這也是我學習了《楊絳傳》後的思考及受到的啟迪。

女神不是人人都當得了的,畢竟我們都很普通,所以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可能我們會活得更精彩些。


她們兩人都是大才女,對她們兩人的作品都喜歡。特別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百讀不厭,林微音的壽命比較短。這與她的家庭環境和她的性格所取,優柔寡斷,面面俱到,耗盡了她一生的思維。她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縮影。林微因的文學作品雖然不多,但從她不多的文學作品中發現,她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女人。

而楊絳則不同,從小就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他的父母對她倍愛有加。在這種家庭成長起來,決定了她一生的溫潤,堅強,豁達。即使在幹校,那種艱苦的環境,也沒有磨滅她對生活的熱愛。最喜愛她晚年的作品,文章雖短,但每一篇都可算是警世恆言。

她們兩人沒有可比性,一個過早而亡,一個活到了105歲。如果都活到相同的年齡,林微因的文學才能可能要超過楊絳先生。她們兩人都是我崇拜的對象,沒有褒貶可說。


民國才女之中最喜歡林徽因,可以說是始於顏值,忠於才華了。在那個時代,林徽因可以說是自由的,她的學識背景人生經歷,在現代來說都是令人羨慕的。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在學術方面的建樹毋庸置疑,甚至近期的國家寶藏中關於建築燙樣這一文物的女主角就是林徽因。

她的愛情故事浪漫自由,一生中的三個男人對她的成長都很重要。

上圖,美顏暴擊吧。


林徽因和楊絳是近代文學史上有名的顏值才情兼備的大才女。若說其生活態度,我更偏向於楊絳。

楊絳內心堅硬而柔軟,為人有關懷與慈愛之心,對中國傳統文化固守著一種淡泊與堅韌。

在生活與愛情中,她將妻子、情人和朋友三種角色完美結合。

在喧囂的世界中,她淡定面對人生,始終保持著恬淡而又高遠的心境,深邃且不做作,值得人們欣賞和感慨,並深懷敬意。

她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讀她的散文或語錄,給人以平靜,心情特別舒服。


若是可以選擇,哪一種都不想選!即便如她們,也無法過成能選擇的那樣,何況是我們這樣的俗人。楊絳是文化人,林徽因是文學人。即便兩人哀傷,楊女士是浮在事外的客傷,林女士是浸在骨子裡的心傷!??


林微因是個聰明伶俐,賢淑淡雅,一身才氣,充滿魅力的美麗女人,另許多男為之動情,乃至終身護愛。

楊絳同樣是個聰明美麗的才女,她的淡定與從容,優雅與善良,她的理性與智慧,他獲取了,健康長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幸福一生,相比之下,我更傾向楊絳。


林徽因先生,對生活、對事業、對理想、對興趣愛好全都是主動追求與選擇,活得瀟灑漂亮,大氣非凡,人生短暫而精彩。但也遭人忌恨。

楊絳先生被動接受生活,活出了氣定神閑。但人生敗筆就在於夫婦倆竟也不能免俗,發文高水平諷刺林先生和梁先生,人生境界被自己活生生拉低。

都是才女,都欣賞。但林徽因是我仰望的。


楊絳我更喜歡她文化修養和文化功底。才女,家勢,他父親就正值,人品,還是律師。而林徽因她有她喜歡她的人太多她都喜歡。楊絳就和錢鍾書,而林徽因還出現了徐志摩和金嶽霖,我更喜歡楊絳一生一世。風格不相同,各自有特點,都喜歡。一個學文學,一個學建築設計的,都是才女,楊絳百歲還翻譯名作,而林徽因因病早死,也設計中國記念碑和國徽。各人在自己的領域裡伯仲之間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