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71105_191116.jpg

 

忠泰建设,从事大台北地区为主之建筑业开发,

后成立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以建筑、艺术与文化为切入角度,将冰冷生硬建筑(小众环绕)拓展至理想生活追求(群体环境),藉艺文创作拉近城市生活,致力于城市环境之关怀与发展。

IMG_20171105_160520.jpg

IMG_20171105_191140.jpg

 

另有经营忠泰生活开发

(旗下品牌:MOT 明日聚落家居商场、MOT CASA 明日家居、MOT FLOWER 明日花坊、MOT CAFÉ 明日咖啡、MOT ARTS 明日艺术、MOT/TIMES 线上志、北欧橱窗、晴山美学),一连串以居家美学事业打造人们心中对于理想生活的想像。

IMG_20171105_185502.jpg

IMG_20171105_185524.jpg

IMG_20171105_185605.jpg

 

觉得这是非常聪明的经营模式,

当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对于美学需求便蓬勃发展,比起被动地等待消费者踏入样品屋,从生活家居、城市再造等与民众更为息息相关的事物将忠泰带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基金会主力业务─城市再造,软化建商与住户对立关系,让旧住户了解街区活化后对于生活与街区带来的翻转性改变。一步步的商业布局著实精心且化有形于无形,格局拉大到理想生活方案提供者,而不再仅仅是建商。历经多年悉心布局,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于2017年推出「十年,我们的城市想像与冒险」展览,邀请苏瑶华担任策展人,回顾并眺望基金会成立十年(2007-2017)以来,以建筑、艺术与文化为切入角度,丰富城市纹理的实践累积。

IMG_20171105_191022.jpg

IMG_20171105_190806.jpg

IMG_20171105_190837.jpg

IMG_20171105_190650.jpg

 

此次展览共分两展区,

主展区在市民大道三段的忠泰美术馆,而本次我欣赏的是卫星展区─新富町文化市场,透过此市场的成功再造,实际感受空间再生为城市带来的影响与改变。

IMG_20171105_190921.jpg

IMG_20171105_190942.jpg

IMG_20171105_185851.jpg

 

这次参观的场地─新富町文化市场,

原址为1935年落成的「新富市场」,是现存日治时期公有市场中,1930年代新式卫生政策与现代建筑式样的仅存案例。台北市市场处于2013年完成古迹修复工程,2014年由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活化计划,新富市场成为继「城中艺术街区」(2010-2012)、「中山创意基地」(2012-2014)后,【都市果核计划】的第三个实践基地。

IMG_20171105_190502.jpg

IMG_20171105_190629.jpg

 

这个案例不禁让人想起先前士东市场与美好关系团队改造一案,两者虽然本质与目标相异,但皆是将原本相对于超市脏乱的市场环境透过设计赋予新面貌,与超市不同的是,少了SOP化的陈设,多了人与人温度连结的巧思与观察。

IMG_20171105_190522.jpg

 

用市场摊贩概念陈设文创商品

IMG_20171105_190319.jpg

 

下面那台刨冰机,似乎可以列入吃货的愿望清单

IMG_20171105_185728.jpg

 

市场相关知识

IMG_20171105_185813.jpg

 

猪肉摊与柑仔店模型

IMG_20171105_185922.jpg

 

市场建筑构造

IMG_20171105_190026.jpg

IMG_20171105_190040.jpg

IMG_20171105_190118.jpg

 

新富町文化市场通往新富市场

若是此展场到现有新富市场间过道的空间转化,能有循序渐进转变的过程或缓冲,或许会更令人玩味,并减少空间转换时的跳脱感及冲突感。IMG_20171105_190003.jpg

近年,不论设计圈(如:办桌用红椅子改造为太师椅)、美食圈(如:米其林二星台湾厨师江振诚餐厅"RAW"加入台湾食材),甚至是政治圈(不赘述XD),都一再强调「台湾味」或是「爱台湾」,但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疾而终。参访当日,能见到外国人慕名而来,甚至有年轻学子包车造访,看看过去不论成功或失败案例后,深深觉得有了好的价值理念,如何发扬光大才是最重要课题。希望之后能看到新富町文化市场与周边社区更多合作计划,让生活美学及文化维护完整地体现,「合而不融,特色自立」更是令人期待看见的!


策展人:苏瑶华

展览时间:2017.10.21-2018.02.25(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展览地点: 台北市万华区三水街70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