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這幾天,陸續很多群友收到了Offer,這是春節後的第一波,跟我報喜的同時,他們常說這句話:「這家剛面試就答應要我了,他們急著招人!

我們知道,Offer中最重要的是兩個參數:一工資,二報到日期。這兩者是有關聯性的,一般人想不到,尤其求職經驗不多的人,TA會覺得公司特別看上了TA,恨不得要TA明天就來,所以心裡開心。

過早入職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比如上圖群友小豬,他想用倒逼法多拿幾個Offer談出高工資,但第一家就催他下周一報到。

第一個Offer的要義就是保底,工資可以低一點,但報到日期不能太早。下圖群友長頸鹿,他也想用倒逼法,找准了談工資的時機。但大家要明白工資和入職時間的此消彼長原則,記住這個規律:晚入職,薪水要求可降低;早入職,則工資必須高。

求職也不過短期兩三個月,真正接受Offer到報到日之間,也不過三四周一個月,這麼黃金的時間是用來大量接受Offer的,豈能被一家預定了去?

HR會對剛畢業的人說:「我們準備錄取你了,你可千萬不能再去其他公司面試哦!你別辜負了我。」HR甚至會忽悠新人:「你答應不再去其他家面試,我就發Offer給你!」職場新人當然是信以為真的,也是照做的,但他和她並沒有得到HR不再面試其他人的對等承諾,更不知道HR也可能會在你報到之前那天,取消你的Offer。

過早報到,浪費的就是機會成本,大家記住上圖方框中我的話。

大家盡量別上HR的當,他們代表的是資本家。但也有初級HR,表現太明顯,比如下圖群友小城,他接觸了一家公司,這公司從剛開始接觸就問能不能早點報到,都還沒面試就問,後面就一直問哪天能入職,能不能早點過來。冥冥之中,讓人感覺有哪裡不對。

是的,小城的預感正確,這種急著催你報到的公司,大多就是垃圾公司

如下群友小兔子,她就是被一家公司催著報到的,有兩三個面試都因此拒絕了。但不想,入職才20天,公司突然變卦,讓她回去,說她不符合錄用要求。其實是創業公司,流程不完善,之前的項目決策要調整,所以小兔子就突然失業了。

大家都聽到過裁員爭取賠償金的情況,但入職後第三周不要你,這種很少碰到過吧!小兔子剛畢業不久,也沒想到賠償金問題,只信了HR的話說下個月工資日發放這20天的工資。結果一直沒發。她現在當然只能失業求職,大家看下圖紅色框中的感悟,這就是真實的體會了。大公司體系完善,當然不急著招你進來,會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小公司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沒有啥流程,你做成了你就是流程,所以任何崗位上的人都缺一不可,有人離職這才會急不可耐地要你來補足崗位,小公司缺一個人都難正常運營

勞動法規定離職只需要提前一個月提出,但公司正常一個月是招不到合適的人來補足該崗位的。所以,招聘周期員工的離職時間要長,這也是所有公司都是著急招人的原因,但小公司確實是真的著急。小公司的方法就是通過賞識你,低薪忽悠你立馬進來,以免你發現更好的東家,或者突然覺得我們不好你變卦不來了。大家也要理解小公司,但我們就是打工的,不需要同情創業者的苦楚,畢竟我不是來創業的。

大家記住,要你早日報到,則你可以要下高工資,而不是低就。上圖大家看下,這是群友小胡在用倒逼法,說自己已經有個月薪1萬的Offer,來跟第二家公司談工資,希望倒逼出來月薪1萬3。大家注意下資本家的反應,給你月薪高了3千,你就得下周來報到。HR代表的就是資本家,他的意思就是資本家的潛意識。

下圖,你得將計就計,讓對方儘快發Offer給你。這已經是一個倒逼法的寫實版,以後別說幽哥捨不得講倒逼法,都放到了課程當中,不是的,一直講,文章中都講過多次了。

祝大家新年後的Offer多多,但記住,別倉促低薪跳槽。

好公司,比如蘋果、亞馬遜、BAT的,或者國企、央企、事業單位的,哪家會老催著你報到呢?動腦筋想想就知道了。催你的不談完全是坑,但至少是小公司無疑。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