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寂寞的中年人都在尋找着生活的底層動力

《薩德SADE文化》出品

文 | 薩德

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時,她的一句話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每個中年人都是寂寞、壓抑的。

每個中年人已經被塑造成社會的“標準品”,安放在一個地方周而復始,在時光中慢慢磨走所有的棱角。

沒有了棱角,就失去了探索未知的銳利。

所以,一種暮色感已經悄然而至。

暮色感是什麼呢?看透紅塵、看穿生活、看破嘴臉、看淡權錢……似乎生命至此,已經毫無奇蹟,已經毫無可能。

每個中年人都是一副盔甲在身,不易靠近、不易傷害、不易感動、不易飄飛。

雖然如此,但是每個中年人的內心深處都在尋找着生活的底層動力。

底層動力,其實是活着的意義、活着的存在感、存在於世間的理由。

很多中年人都是一葉隨波逐流的浮萍,在具體的生活中被忙碌瑣碎填充着虛假的充實。一旦驀然回首幾十年,一旦往前看看後面幾十年,一種無力感、茫然感會像大霧一樣把自己籠罩住。

孑然一身,自己來世間走一遭,到底爲何而來?

我們大部分時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大部分時間都陷在一個個事務的漩渦中,我們很多狀態中都是疲於應付、得過且過。

到頭來,生命變成了一場逃避的旅程。

我們假裝時光是很長很長的,我們假裝日子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假裝自己是永遠年輕的,我們假裝自己還有很多機會可以絕地反擊。

然而,走到今天,我們發現時光就那麼一點,日子一直在變化,自己已經老了,機會早已模糊不清。

愛情能否重新綻放,情慾能否重新點燃,事業能否煥發青春,一切能否重新開始?

每個疑問,都在我們內心深處出現過,只是我們都迅速作出了否定的回答,然後就當疑問從來沒有出現過。

中年人,早已學會了自欺欺人,早已學會了掩耳盜鈴,早已學會了自圓其說。

與其說生活給了自己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不如說收拾爛攤子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

我們在照單全收生活的同時,老天給了我們幾十年來一次實驗,看我們如何把自己過得精彩。

我們常常把自己當成一個被動的螺絲,其實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生活的設計者。沒有設計的日子都是素面朝天,沒有設計的生命都是油膩不堪。

設計力,就是那個生活的底層動力吧。

日子也好、時光也好、生命也好,你可以把這一切當做積木,只要心中有圖景,只要手下有行動,一切就可以慢慢實現。

馮唐就是一個特別會搭積木的人,設計自己的生活、設計自己的文字、設計自己的醫療事業,可以說這個迷倒無數女人的男人,不是腫脹感在作祟,而是生命的熱情在時光中一直燃燒着。

每個燃燒的生命,都特別迷人。

你會點燃自己嗎?歡迎在文末評論。

好了,親們,今天就聊到這裏吧,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薩德,自由撰稿人,公衆號薩德【sade365】,聯繫方式:QQ:1078434195 / 微信:SM-36524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