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誌傑用五年的時間構思、創作瞭《金陵劇場角色綉像圖》,從文字的寫作,到書法的書寫,到插圖的繪製,他全部親力親為,這一切隻為尋求一本真正手作且極具傳統工藝之美的綫裝書籍。

邱誌傑:傳統手工藝一定要走活化之路

邱誌傑在餖版工作室創作

綫裝書對當代藝術傢而言是難以企及的夢

網易藝術:用傳統手工藝還原藝術之美,這份獨特與珍貴您如何看待?

邱誌傑:我從小看綉像,三國綉像,水滸傳綉像,各式各樣,所以我對綫裝書的情感特彆深厚,也可謂是情有獨鍾。現如今,做一本完全由手工製作的,包含瞭文字的寫作,書法的書寫,繪畫的創作,然後進行精緻的雕版,精緻的裝訂,做齣一本綫裝書,對當代的藝術傢而言,可謂是一個難以企及的夢。且現在整個書籍製作行業已大步嚮前走,花幾年的時間製作、雕版、印刷、裝訂更是難上加難,不可思議。

網易藝術:邱老師據您瞭解,目前做綫裝書的概況是怎樣的?

邱誌傑:在浙江富陽這樣的造紙基地,現在有很多做仿古書的,它們當旅遊紀念品在做,但他們不是新的作品的生産,是在復製古代的書籍而已。自古最好的書籍産生,依舊需要人文的介入。

邱誌傑:傳統手工藝一定要走活化之路

邱誌傑《金陵劇場角色綉像》

具有藝術傢精神的工匠比較歇斯底裏

網易藝術:如今我們都在講工匠精神,作為藝術傢,您如何看待、理解工匠精神?

邱誌傑:工匠在我看來,一種是傳統工匠,他們的目標是養傢餬口,乾活追求的是多快好省,他會尋求技術突破,發明各種機械,盡量工業化、産業化,以追求生産最大效率化。另外一種是具有專業素養的藝術傢類工匠,這類工匠身上會飄著一股勁,比如就這次做綫裝書的匠人,他們身上就飄著一股要做齣與古書比美的勁兒,他們往往不計時間、不計成本,比較歇斯底裏。

邱誌傑:傳統手工藝一定要走活化之路

邱誌傑《金陵劇場角色綉像》

傳統工藝一定要活用纔是關鍵

網易藝術:您如何看待傳統技藝在當代的走勢與發展?

邱誌傑:傳統工藝一定要活用纔能得以傳承發展,現在國傢用瞭很多力量去扶持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傳統工藝一定要堅持走活化的道路,做最新的東西,而不是復刻古代的書籍。所謂活用,簡單而言,就是一種工藝能與我們的生活相結閤,用到生活的方方麵麵。任何一種傳統工藝在當時的環境下都是一個生態鏈,如若不能重建這個生態,單獨的就保護傳統工藝而保護,是保護不起來的。

策展 教學 創作相互補充 相輔相成

網易藝術:策展、教學、創作您一樣不落,所以日常時間您是如何高效利用協調的?

邱誌傑:策展、教學、創作這些完全都不衝突,關於教學,我擅長教我不懂的知識,因為不懂,所以會深入學習,教書能讓我學到更多新知識。我的創作需要研究時,我會走進教室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對這個東西很感興趣,但是我不懂。要不然這樣子,你來研究,我也來研究,我們互相來講我們學習研究到的內容。這樣子教書就不是侵佔時間,我的創作內容又可以拿到課堂上來當教具,而教學本身又在為我的創作做準備和研究,一係列的工作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交融。

本文係網易原創稿件,版權屬網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網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