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一下作者吧。

作者是王國維(1877-1927),初名德楨,字德安,又字伯隅,號觀堂,又有人間、禮堂、永觀等號,浙江海寧人。代表作有《靜安文集》、《觀堂文集》等

再說說《人間詞話》吧,最初是發表在1908至1909年交的《國粹學報》,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這是本文論,由書名可知,這是一本關於「詞」的見解,用人間二字,主要是書中出現「人間」二字多達三十餘次,因此取名《人間詞話》。

該書評論了自唐至元的諸多人物詞,既然的詞話,就會評選出優勝甲乙,由而最終在提出了詞的境界一說。

對書中我有一不解,是在『六三「中,關於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這」平沙「不是」人家「麼,該處是筆誤?還是有何緣故?實在不解。

書中」二六「關於古之成大事者的三種境界,是廣為流傳,但可能很多人知道是出自這裡。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是國學大師王國維所寫,主要對古詩詞進行了解讀,獨到的見解引入了「境界」一詞,『詞,至李後主而境界打開』,同時提出人生三境界,其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