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名著《養生三要》裏說:“安寢乃人生最樂。古人有言:不覓仙方覓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無際真人”。可見,睡眠對於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在人類生命的過程中,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枕頭上度過的。

可如今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隨之而來,大多數人受失眠的困擾。青少年因學業繁重夜不能寐,睡不好則記憶力減退、脫髮、無精打采等;中年人多數因工作、熬夜等各方面的壓力導致睡眠短淺、入睡困難,則頭痛頭暈、肢體困重等;老年人睡眠淺、睡眠差,則夜夜煎熬,躺牀上苦等天亮而百病生......

如何調養才能改善睡眠及提高睡眠質量呢?

中醫如何看睡眠

中醫的角度來看,睡眠不好有四種原因:

一是情志所傷或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肝鬱化火,邪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二是飲食不節脾胃受損,宿食停滯,壅遏於中,胃氣失和,陽氣浮越於外而臥寐不安。

三是病後、年邁久病血虛,產後失血,年邁血少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心神不安而不寐。

四是稟賦不足,素體陰虛、心虛膽怯,或因房勞過度,腎陰耗傷,不能上奉於心,水火不濟,心火獨亢;或肝腎陰虛,肝陽偏亢,火盛神動,心腎失交而神志不寧。

睡眠的中醫治療與調理

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根據病人的不同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口服中藥調理,還可選用鍼灸、推拿等適宜技術。

鍼灸療法:心脾兩虛取神門、三陰交;肝鬱氣滯取內關、太沖;心腎不交取通裏、照海;陰陽失衡取申脈、照海等。(鍼灸療法需遵醫治療)。

簡易的推拿治療,可抹額:以兩手指屈成弓狀,第二指節的內側面緊貼印堂,由眉間向前額兩側抹,約40次左右。

按揉腦後:以兩手拇指羅紋面,緊按風池,用力旋轉按揉,隨後按揉腦後,約30次左右,酸脹爲宜。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晚上9點到凌晨3點是有效睡眠時間,也是最佳睡眠時間,建議大家把握有效的睡眠時間,最好晚上9點鐘睡覺,最晚不要超過10點半(晚上21點——3點少睡半個小時,白天多睡3個小時都補不回來吆!)。

保證良好的睡眠,睡前需要做到“五不”:

1.不過飽:中醫講“胃不和則寢不安”,因爲晚上人要休息,脾胃也需要休息,晚餐吃的過飽會加重脾胃負擔,擾動脾胃的陽氣,從而影響睡眠。

2.不過動:睡前不宜劇烈運動,包括睡前看電視、說話聊天等擾動心陽的活動。而且電視、音響等電器本身的輻射會干擾人體的自律神經。因此,睡前半小時不宜做劇烈運動、看電視、聊天等。

3.不過思:脾主思,多思傷脾,多思易擾動心神。思、動爲陽,靜、眠爲陰。因此,睡前宜靜養心神,做到“先睡心後睡眼”,助陽入陰以利於睡眠。

4.不過點:晚上11點後膽經開陽氣動,人容易精神亢奮而睡不着,且極易耗散肝膽之氣,引動外邪侵入體內。因此最好在21點、最晚不要超過22點半睡覺。

5.不受風:風爲百病之始,無孔不入。晚上睡覺開窗、開空調等會吹散衛護體表的陽氣,吹散以後陽氣再生,再生以後又被風吹散,這樣一夜過去就會把人的陽氣掏幹,第二天反而更加疲憊。因此睡前應關門窗和空調,以保護體表的陽氣。

擁有良好睡眠,平衡臟腑,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做到“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而能“終其天年,度百歲”!

本文來源:雲南中醫,由健康雲南編校推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