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美國時代」將在5年後被中國終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相當突兀地作出這個判斷,在中國沒引起太多反響,但在美國卻像扔了一顆「重磅炸彈」。IMF宣稱中國經濟總量將在2016年超美國,但用的是「購買力平價」這個概念,而它本身就充滿了爭議。儘管如此,一些美國人的自尊心似乎還是受了戳傷,美國主流媒體上出現大量批評IMF預測「不準確」的聲音。美國之音說,這種預測「低估了美國的制度優勢」。美國《國際商務時報》還刊文列出這一預測不可相信的幾大原因。

中國輿論通常不願談論趕超美國的話題,一是中國人覺著這樣議論「太敏感」,二是大家從心底裏認為中國的整體經濟水平「還差得遠」,現在談這個話題「不太好意思」。但由於中國規模太大,經濟總量超美國看來是遲早的事。中國學者金燦榮認為,無論是國力向上的中國還是「下滑的美國」,都還難以面對歷史慣性格局可能被打破的局面。但這個趨勢將成為一個巨大看點。德國《時代周報》說:人們將見證一場「扣人心絃的世界歷史轉折」。

2016年將成為「中國世紀元年」?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6日報道,IMF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預測,「美國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它將在5年後結束,2016年將成為「中國世紀元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國GDP將超過美國。報道稱,根據IMF按購買力平價方法的計算,到2016年,中國的GDP總量將由今年的11.2萬億美元增至19萬億。美國2016年的GDP總量將由今年的15.2萬億增至18.8萬億美元,屆時美國經濟佔全球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降至其在近代以來的最低值17.7%,中國所佔的比重將升至18%。

IMF與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號稱世界三大經濟類國際組織。美國《華爾街日報》說,IMF首次為「美國時代」結束和美國經濟被中國超越確定了具體日期,「這一天比你認為的要近很多」,「大多數人尚未對此做好準備。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天距現在是那麼近。那些背景各異的專家們會告訴你說,這一天是幾十年以後的事。他們之中最不看好中國的人說這一天會在2025年前後到來。」

《華爾街日報》還說,這一事件並非只具有統計學意義,它是美國時代的終結,「我們正在見證美國經濟霸權的終結。我們已經在一個被美國主導的世界裡生活了太長時間,以至於現在活著的人沒有誰還記得別的哪個國家曾經主導過世界。美國自從19世紀90年代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以來,還從未擔心過會被其他國家超越。」

英國《每曰郵報》配了兩張照片,一張是中國晉江高速運轉的紡織廠,另一張選擇了美國汽車城底特律一條蕭條的街道。該報說,近代以來,還從來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能夠與美國匹敵,美國、甚至它在政治和財政上的盟國都對這樣的前景感到焦慮,IMF看起來也對宣佈這樣的消息感到侷促不安,並沒有在它的網站上對這一消息的發布熱熱鬧鬧地進行預告,而是把它「深深地藏在」上週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中。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