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商定日軍向中國投降的具體細節,於是就有了當年8月21日-23日的「芷江洽降」。

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飛抵芷江,與中國陸軍總部參謀長蕭毅肅中將、副總參謀長冷欣中將等進行洽降會談。洽降期間,就是這位高級將領冷欣,言行不莊重,被在場中日人員吐槽。

冷欣打過日本鬼子,做過地方大員,按說是見過大世面的,但是他的表現卻令人失望。

「芷江洽降」會議上的今井武夫(中)。

記者嚴怪愚在《芷江受降側記》一文中寫到:「在會談中,冷欣時而站立,時而屈膝而坐,身體晃動不已,人又瘦又小,簡直有點像一隻猴子。新聞記者們都認為他有失國格。」如此莊重場合,冷欣的行為頗為輕佻。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還要說他向今井武夫提出的一個要求。冷欣受蔣介石之命,赴南京設立前進指揮所。22日上午,他與今井武夫就在南京設指揮所、接收軍需物資等問題進行商議。

「芷江洽降」現場,右二是冷欣。

冷欣率先提出,他這次進駐南京,要求日軍以誓約文書保證其安全。他大概是怕日本人不甘心失敗,在背後對他下黑手。今井武夫感覺很奇怪:「我認為以一位戰勝國的高級將校竟然向戰敗國使節要求保證安全,既無意義又不自然,總覺得未免有些滑稽之感。」

今井武夫拒絕了冷欣的要求,向他作了一番安全無虞的解釋。冷欣還是不放心,緊追不放:「作為外交手續,無論如何希望提供一個書面保證。」

冷欣(中)。

在當天的會談中,雙方就此問題費了很多口舌,今井武夫最終答應,他回南京後,以無線電代替書面。

冷欣此舉,讓今井武夫大大地看不起。今井武夫在回憶錄中說:中國並非憑藉自己的力量戰勝日本,而是依靠盟軍的勝利才名列戰勝國之一。冷欣所提的要求說明,中國軍隊沒有戰勝的實感,他們仍然對日軍充滿畏懼心理。

冷欣可能只是關注個人安危,今井武夫卻是想多了。不過,他的想法恰好反映了當時侵華日軍的普遍心態:戰敗了,不服輸。

參考資料:嚴怪愚《芷江受降側記》、上海譯文出版社《今井武夫回憶錄》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的細節。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