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鄭舲】

監察院昨通過監委提案,將白色恐怖時期最大政治事件「鹿窟事件」交促轉會處理,盼發揮促轉會成立目的,還受難者及家屬一個公道。但從成立之初就爭議不斷的促轉會,先著力的卻是政治算計,讓人不禁想問,說好的「轉型正義」還要等多久?

促轉會自爆出有意以行政資源操作選戰後,其獨立性、公正性被外界強烈質疑,紛紛要求「砍掉重練」。但府院定調前副主委張天欽的「東廠事件」是「個人行為」,以「轉型正義必須繼續推動」為由,硬是把破漏傾斜的促轉會留下。

從促轉會法源《促轉條例》制定時,將範圍鎖定民國34年以後的事件,把日據時代原住民遭受不正義排除在外看來,促轉會定位早非民進黨政府聲稱的「正義」,而是不當黨產委員會的擴大版,用來追殺國民黨、壓制及汙名化反對勢力。

促轉會身為執行轉型正義事務的任務行機關,負責統籌規畫「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處理不當黨產」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但至今除了憑一紙公文搜索國民黨智庫、內部會議操弄選舉外,沒看見有任何「轉型正義」相關作為。

如今監委點名促轉會,將促轉會關注的「威權時期」最大宗政治事件交給促轉會處理。終於要做「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的本業,促轉會若不能好好完成任務,回應社會期待,真的對不起這些受難者冤魂,還不如解散算了。

當年受國民黨迫害的受難者,談起今日執政黨,也是一句「轉型正義就是對他有利的就會去做,對他不利就一概不理。」民進黨政府大言夸夸高談轉型正義,若不能實踐,在人民心中,終究只是虛言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