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漢文化(固鎮)研究基地”揭牌(李斌攝)

4月13日,垓下古城及漢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研討會在蚌埠市召開。會上,“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漢文化(固鎮)研究基地”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垓下遺址考古工作站”先後揭牌。本次會議由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文物局、中共蚌埠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共固鎮縣委、固鎮縣人民政府、蚌埠市文化和旅遊局、固鎮縣漢文化與中國夢研究會承辦。來自國內的多名專家學者參與了會議。

據瞭解,2007到2009年,考古隊對固鎮縣濠城鎮垓下遺址進行了歷時3年的考古發掘和調查,出土了各類文物約400件。2010年,“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考古發掘被評爲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但在2010年以後,由於技術和人員的限制,“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爲緩慢。“之所以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懇請各位專家學者深入調研、把脈問診,爲垓下古城和漢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智力支持。”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我們深刻認識到,文化軟實力也是未來地方經濟發展的潛在競爭力。發展具有特色的地區文化,有利於樹立富有鮮明特色的品牌形象,擴大影響力。”固鎮縣委書記吳永彬在致辭時表示,未來,固鎮縣將充分挖掘漢文化內涵,將“漢興之地、勝利之城”作爲固鎮文化品牌,積極穩妥做好垓下遺址的保護利用與開發工作。(高飛躍)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