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立者,建始也」,而「秋者,收也,物於此收斂也」。故立秋即是指夏季結束,秋季開始,天氣由熱轉涼,萬物聚集收斂的意思。

談到健康養生,大家首先想到的還是如何調理飲食。自古以來,秋天即為收穫的季節,所以立秋這天人們往往會選擇喫一些特殊的食物來小小的慶祝一下,只不過各地食用的慶祝食物卻不盡相同。在江浙地區有立秋喫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是因為立秋之後天氣漸涼,不再適合喫涼性的食物,所以會選擇這一天最後一次喫西瓜來送走夏天的暑氣。山東地區立秋這一天會喫「渣」,這是一種用豆渣和青菜炒制而成的小豆腐,並有「喫了立秋渣,不吐也不拉」的說法,因為秋季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人們希望通過食用這種食物能讓自己平安健康的度過整個秋季。而在老北京更是有「貼秋膘」的說法,按照習俗立秋這天要喫肉食,因為一旦立秋,即使氣溫仍會偏高,但已不再像夏季那樣悶熱難耐,人們的食慾也會跟著上升,所以秋季要喫點燉煮的肉食,以補償苦夏帶來的消耗。

那麼眼看金秋時節就要到來,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養生呢?

漫長的夏季使得人們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與體力,加之大家食慾欠佳,更是倍感疲憊,但是秋季就不一樣了,食慾的回歸會帶給人們更多的攝入,加上秋季物產豐富,是時候開啟補充營養,調整飲食的模式了。秋季天氣逐漸變得乾燥,早晚溫差變大,食物也應以「清熱潤燥」為主,像是蜂蜜、銀耳、芝麻、乳製品等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另外秋季還是進補的重要時節,這樣一方面可以補充夏季的損耗,一方面又能為迎接冬季做儲備,因此此時可以選擇服用一些「補而不膩」的食物,譬如桂圓、大棗、核桃、南瓜、茭白等。而對於脾胃虛弱的人,秋季也可以多食用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蓮子、五穀雜糧等。此外秋季還可以食用一些溫性的肉食,譬如牛肉、羊肉、狗肉等,以補充夏季流失的體力,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儲備更多的能量,但此類食物應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適量服用,以免過量服用後滋生內熱,反而損害了健康。

其實秋季養生除了食補以外,還應該慢慢增加戶外活動的頻率。老話常說「春困秋乏」,秋天的到來,沒有了夏天的暑熱,睡眠自然會更加舒適。除了保持好的睡眠醫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適當的增加運動來緩解「秋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後早晚氣候會逐漸變涼,出門運動應注意增添衣物,同時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至於運動強度則需要一點一點的增加,或者選擇散步、慢跑、爬山等強度適中的活動進行。

好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文:馬文君


首先就是補充健康食品,牛奶瘦肉蔬菜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重要來源,還有米飯饅頭等澱粉作物,少喫油炸燻烤的食物。然後就是勤加鍛煉,相信健康體魄能讓你再接下來的冬季不再寒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