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晚年的時候,爲了選接班人的事情傷透了腦筋。曹操問老狐狸賈文和:”你覺得孤的幾個兒子,誰更有能力當接班人啊?“

賈狐狸裝作發愣的樣子,然後對曹操說:“我想起了袁紹和劉表廢長立幼,導致基業無存的事情。”

古代的時候,男人只能有一個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個小妾。正妻的兒子是嫡子,小妾的兒子是庶子。古代的繼承順位,按照“嫡庶有別,長幼有序”的原則安排。正妻的兒子,有優先繼承權。只有正妻沒兒子,才輪得到庶子繼承。

曹操劇照,扮演者爲著名影視明星陳建斌先生。

袁紹和劉表,都犯了廢長立幼的錯誤,導致身後子嗣紛爭不斷,最終成了板上魚肉。李淵當朝的時候,堅持”立嫡以長“,讓嫡長子李建成當接班人。立嫡以長符合主流意識,但是不符合嫡次子的利益。有的時候,嫡次子比嫡長子更有本事,就會出現”秦王不服太子“的情況。

秦王不服太子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李淵的武德朝,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出現過這種嫡次子不服嫡長子的情況。比如隋文帝的開皇一朝,就出現了嫡次子楊廣不服嫡長子楊勇的情況。隋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護妻模範丈夫,隋文帝的五個兒子,都是文獻皇后獨孤氏所出。楊勇因爲是嫡長子,順理成章當上了太子。

楊廣身爲隋文帝的嫡次子,在大隋朝開國之後,立下了北擊突厥,南平陳朝兩大功勞。楊廣平定南陳之後,在揚州治理多年,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楊廣身邊有一批人才,形成了晉王黨,對太子楊勇發起了挑戰。

隋文帝劇照,扮演者爲著名影視明星寇世勳先生。

皇帝重長子,百姓疼幺兒。楊勇身爲太子,本來是大隋朝未來的皇帝,但是他把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隋書》記載,楊勇看到母親獨孤皇后的侍女很漂亮,就向母親要這個侍女。獨孤皇后不肯把侍女送給楊勇,楊勇居然說:“母親連個女人都不肯賜給了,這算怎麼回事啊?就算母親不把她給我,等父皇萬歲之後,這些美女也都是我的人。”

大家看看楊勇說的這句話,哪裏像是一個太子應該說的話啊?問題的關鍵是,國家級正史《隋書》白紙黑字記載了這件事情啊。楊勇辦的這種荒唐事還很多,《隋書》就記載了好幾件。獨孤皇后對楊勇越來越討厭,就攛掇隋文帝把楊勇廢了。

嫡長子被廢了,按照禮制,就只能是嫡次子上位了。嫡次子楊廣成了大隋新任太子,然後成了隋煬帝。隋煬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只花了13年時間,就把一個富裕的大隋朝給弄到二世而亡了。

楊勇劇照,扮演者爲著名影視明星包小柏先生。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嫡親大哥李建成,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寶座。李世民雖然是嫡次子上位,但是依然按照立嫡以長的原則,把嫡長子李承乾立爲太子。李承乾成了太子之後,一開始可謂是非常稱職。

《新舊兩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李淵駕崩的時候,李世民按照禮制守孝,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李承乾代替父皇處理朝政,獲得了好評如潮。李世民有事外出的時候,李承乾總是能把國家大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承乾就是將來的大唐皇帝了。

李淵駕崩一年之後,長孫皇后也去世了。沒有慈母管束的李承乾,幹了很多荒唐事。李承乾胡鬧的時候,嫡次子李泰卻表現得非常出色。李泰糾集了一幫飽學之士,修撰了《括地誌》。李世民對李泰的才學頗爲賞識,對李泰頗多恩賞。

李淵劇照,扮演者爲著名影視明星寇振海先生。

李世民對李泰的態度,使得許多大臣認爲李世民會廢長立幼,紛紛加入了李泰的陣營。李承乾亞歷山大之下,做出了謀反的惡行。李承乾企圖殺了父皇,自立爲帝,結果被李世民抓住了。

李承乾被抓之後,對李世民說:“兒臣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如果不是老二咄咄逼人,兒臣爲什麼要造反啊?如果父皇立老二爲太子,那就是讓老二的陰謀得逞了。”

李世民思來想去,覺得李承乾言之有理。李世民對嫡長子和嫡次子各打五十大板,李承乾被廢了太子之位,貶爲庶民。李泰被廢了親王之位,貶爲郡王,並且剝奪了他的繼承權。嫡長子和嫡次子被廢了,按照禮制就該嫡三子接班了。

李世民劇照,扮演者爲著名影視明星張豐毅先生。

李治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第三子,是個如假包換的嫡三子。在老大老二出意外的情況下,李世民只能廢長立幼,讓“仁懦”的李治當太子。李世民對李治,實在是太不滿意了,就產生了“廢嫡立庶”的想法。

李世民想廢了嫡三子李治,改立庶子李恪爲太子,結果遭到了以長孫無忌爲首的大臣們的反對,此事只能不了了之。廢長立幼在古代都是大忌,廢嫡立庶就更加困難重重了。李世民放棄了李恪,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李世民廢長立幼,讓李治接過了大唐江山。李世民擔心李治太過仁懦,會守不住大唐江山,他的擔心在後來變成了現實。大唐的江山,傳到李治手上,就出現了“二聖並尊”的情況。李治太過於依賴武媚娘,讓武媚娘與皇帝並尊,結果把武媚娘養肥了。

李治劇照,扮演者爲著名影視明星李治廷先生。

李治死後,武媚娘廢了新任皇帝李顯,改立李旦爲皇帝。李旦也是傀儡皇帝,一點實權也沒有,最後也被親孃武則天廢了。武媚娘登基稱帝之後,毀了大唐宗廟社稷,改國號爲大周。

大唐的江山,在武則天手上就亡國了,可以說是三世而亡。武則天晚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稱帝,改回國號爲大唐。大唐的宗廟社稷才得以恢復。

隋文帝、李世民都犯了廢長立幼的大忌,他們的江山,都敗在接班人手上。廢長立幼,至不祥也,古人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參考書目:《三國志》《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隋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