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以色列的實力,它不僅可以消滅盤踞在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以色列軍隊還可以輕鬆消滅整個巴勒斯坦國,但是以色列政府不能這樣做,因為它必須給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一些生存空間,所以以色列政府也不會隨便掃蕩加沙地帶。

(加沙地帶地圖)

哈馬斯的另一個名稱叫做伊斯蘭抵抗運動,它在1987年由亞辛教長創建,哈馬斯還在伊朗、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設有分支機構。哈馬斯是屬於一個比較極端的組織,它一直反對中東和平進程,並且哈馬斯的最終目的是將猶太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哈馬斯經常會採取一些比較極端的手段威脅以色列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哈馬斯會被以色列和美國等國列為恐怖組織。

哈馬斯經常組織人員對以色列民眾和警察進行襲擊,在哈馬斯成立的幾十年時間裡面以色列也已經有大量民眾在哈馬斯策劃的襲擊之下喪生。儘管哈馬斯的每一次襲擊都會招來以色列的瘋狂報復,但是以色列軍隊卻很少對哈馬斯進行毀滅式的打擊,或者說以色列政府一直在默許哈馬斯控制加沙地帶。以色列政府之所以沒有將哈馬斯給徹底消滅掉,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哈馬斯成員)

首先,哈馬斯成員有很多就是巴勒斯坦普通民眾,甚至哈馬斯的一些武裝分子在某些時候還會偽裝成普通民眾對以色列警察和民眾發動襲擊。以色列也是一個比較文明的國家,它不可能隨意殺害巴勒斯坦民眾,否則以色列政府將會遭遇國際社會的激烈譴責,也因為哈馬斯的很多成員混雜在普通民眾當中,所以以色列軍隊很難將哈馬斯給清除乾淨。

其次,加沙地帶面積雖然只有365平方公里,但是這一地區的人口卻超過300萬,加沙地帶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一個地區之一。為什麼加沙地帶的人口密度會這麼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以色列把加沙地帶當成是安置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一個重要地點,以色列政府將自己佔領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不斷送到加沙地帶,所以這裡的人口密度才會達到很高的水平。

(加沙地帶人民)

目前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巴勒斯坦,它無論是要消滅巴勒斯坦政府還是哈馬斯組織都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以色列終究還是要給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一些生存空間,而且加沙地帶的民眾也需要一個機構去管理,所以以色列政府在大多數時候都只會打擊哈馬斯,以軍很難徹底消滅哈馬斯,它也不能輕易掃蕩加沙地帶。


哈馬斯的全名叫「伊斯蘭抵抗運動」,1987年誕生在炮火紛飛的中東戰爭中,它是一個政教一體的組織,同時也擁有自己的武裝。其主張進行武裝鬥爭把以色列趕出中東,在中東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

跟法塔赫主張跟以色列人和平共處的政治主張不同,哈馬斯不承認以色列。哈馬斯不惜採取包括恐怖襲擊在內的一切手段打擊以色列目標,襲擊以色列平民。因此被以色列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定為恐怖組織,埃及和約旦也把哈馬斯看做恐怖組織。

在國際社會,除了伊朗和敘利亞,沒有一個國家敢明目張膽地支持哈馬斯,可這兩個國家也受西方制裁自身難保。

哈馬斯在2006年巴勒斯坦地區的選舉中贏得勝利控制加沙地帶以後,以色列就對該地區實行全面封鎖,除了生活必需品,任何物資都無法進入。

伊朗援助哈馬斯的武器只能從地道里運過來,但以色列動用各種手段對付哈馬斯的地道戰,能夠運進去的武器數量有限。

由於裝備禁運,哈馬斯的武裝還停留在輕武器的水平,只有步槍和火箭筒,基本跟遊擊隊處於一個水平之中。

所以說,哈馬斯對以色列來說,就是一個翻不起大浪的泥鰍,是擋車的螳螂。一個是泰森一個是武大郎,哈馬斯根本不是以色列的對手。

由於清楚自己的斤兩,哈馬斯雖然每次把話說的很滿,但他們也不糊塗,從不敢跟以色列正面較量,那樣等於是拿雞蛋碰鋼球,凶多吉少。

但哈馬斯也不是沒有優勢,他們手裡有兩個殺手鐧。一是火箭彈襲擊,火箭彈威力不大但數量多,給以色列造成的損失不大,但可以讓以色列百姓產生恐慌。

第二是哈馬斯加強對巴勒斯坦婦女兒童的洗腦,發動他們用石塊襲擊以色列軍人,甚至裹挾他們用人肉炸彈進行自殺襲擊。

哈馬斯的手段非常奏效,對於哈馬斯無規則的突然襲擊,以色列防不勝防。

以色列擁有最先進的武器,最強大的軍隊,連伊朗和敘利亞都要對以色列的一次次打擊忍氣吞聲,如果真的想消滅哈馬斯,對於以色列來說如同探囊取物、舉手之勞。

可是任憑哈馬斯一次次挑釁,無休止地玩老鼠戲貓的遊戲,以色列一次次興師動眾被搞得雞犬不寧,但以色列始終沒有直搗哈馬斯老巢,對哈馬斯斬草除根。

因為以色列覺得那樣做不划算,所以他們對哈馬斯的打擊始終在一個可控打範圍內,讓哈馬斯半死不活。

如果消滅哈馬斯。以色列面臨的麻煩將更大,所以以色列一直保留哈馬斯的有生力量。

以色列不是不想消滅哈馬斯,而是保持哈馬斯目前的狀態對以色列更有利。以色列之所以這樣打算,是加沙的具體情況決定的。

別看哈馬斯整天搞得以色列不安寧,其實他們控制的加沙地帶是個巴掌大的地方,只有300多平方公里,跟以色列接壤的地方只有51公里長,人口才300多萬。

加沙地帶在第一次阿以戰爭的時候在埃及人控制下,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時候被以色列軍隊拿下,此後加沙就一直處於以色列的牢牢控制之下。

以色列在2005年,以色列突然宣佈單方面撤出加沙,以色列軍隊帶著定居點的猶太人一夜之間全部撤走。

以色列這樣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巴勒斯坦有兩個軍事派別,法塔赫和表哈馬斯。加沙地區面積不大,但居民全部是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控制加沙的時候處於巴勒斯坦人的包圍中,而且面臨法塔赫和哈馬斯的兩面夾擊,以色列軍人整天被動捱打,疲於奔命。

以色列撤出加沙等於卸掉了一個包袱,而且以色列走後,哈馬斯和法塔赫就會窩裡鬥,反而會減輕以色列的安全壓力。

果然,以色列前腳走,哈馬斯和法塔赫後腳就打起來了,結果哈馬斯贏得了加沙地帶的完全控制權。

現在以色列只要對加沙實行嚴密封鎖就可以基本保證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如果重新佔領,就會被巴勒斯坦居民包圍。以色列不僅要應對更加複雜的安全局勢,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安排加沙上百萬失業大軍,實在是得不償失。

與其那樣,還不如留著哈馬斯跟法塔赫內鬥,消耗巴勒斯坦武裝的元氣,何樂不為呢?


以色列要消滅哈馬斯是很容易,只要以色列願意只要幾個月時間就應該可以把哈馬斯消滅。

但是以色列出於戰略考慮,他們不能消滅哈馬斯,因為消滅哈馬斯會偏離他們預訂的戰略目標。

(約旦河西岸的變化)

加沙地區是以色列故意留的,目的就是用來安置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口。

以色列一直想吞併約旦河岸,但是由於那裡有大量的巴勒人口,而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仇恨太深,兩個民族之間可以說水火不容。

如果以色列提前消滅哈馬斯,吞併加沙地區,那麼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必然會流入約旦河西岸地區,這無疑會加強巴勒斯坦人對約旦河西岸土地分控制。

雖然以色列仍然可以輕易的吞併約旦河西的土地,但上面的巴勒斯坦人口怎麼辦,以色列既不能大開殺戒,也不能把他們驅趕。

就算驅趕也沒地方驅趕,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土地連帶人口一起收,但問題是留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口在內部,猶太人會安心嗎?那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

因此以色列要完成吞併約旦西岸的土地,又不想要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口,只能先留著加沙。

留著加沙最大的好處就是以色列可以一點點的擠壓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迫使上面的巴勒斯坦人主動留向加沙地區。

以色列採取這樣的策略,雖然需要花費長久的時間,但是卻是一個最穩妥的方法,可以達到他只要土地不要人的目的。

哈馬斯其實是以色列刻意放縱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哈馬斯在巴勒斯坦人中的地位,從而代替目前駐守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

一旦哈馬斯在巴勒斯坦人羣中的影響力超越巴勒斯坦政府,那麼巴勒斯坦人就完蛋了。因為哈馬斯是一個帶有極端性質的武裝,不會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

一旦所有巴勒斯坦人以哈馬斯為中心,那麼整個巴勒斯坦民族都會被世界拋棄,到時候以色列要做什麼都不會受到國際社會指責的。

以色列現在就是有意凸出哈馬斯對巴勒斯坦人的重要性,讓哈馬斯保持相對的實力,並允許他對以色列進行挑釁,這樣才能弱化駐守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

不然的話,以色列怎麼會允許哈馬斯這麼張揚,以他的實力滅哈馬斯是很容易的事。

其實普通人的思想都短淺的,現在也有很多巴勒斯坦人埋怨駐守在約旦河西的巴勒斯坦政府軟弱。其實以色列巴不得巴勒斯坦政府強硬,這樣一來他就有藉口對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的力量發動攻擊,一點一點的擠壓巴勒人的生存空間。

如果巴勒斯坦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以色列完全吞併約旦河西的土地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民族生存的大戰略,普通民眾的眼睛都是弱視的。對於民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句話,在我這裡一直都是打折的,因為大部分民眾永遠只看錶像。


這個主要是要涉及到兩個方面問題,一個是政治問題。哈馬斯是阿拉伯人政權,裡面的成員全部是阿拉伯人,他們要是化整為零藏入以色列國內還真是不好找,因為以色列國內本身就有230萬人左右的阿拉伯人,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在以色列國內搞破壞,而以色列又不能做到寧可錯殺千人又不放過一人(會導致民變)。也就是說以色列是故意給哈馬斯這麼一個根據地,讓哈馬斯有這麼一座廟待著,有固定資產在那擺著,這些武裝分子就會有顧慮,因為他們會有家人有親友,以色列可以以此為牽制條件來逼迫哈馬斯武裝分子不要亂來。

其次則是外交問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橫行與歐美的縱容有很大的關係,歐美希望藉助於以色列來牽制阿拉伯國家。但是呢,如果以色列太過強大了則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一個是以色列會不再聽話,這一點可以借鑒於越南,越南統一後立馬就跟某鄰國翻臉,這是刻骨銘心的教訓;一個是會激起阿拉伯國家的怨恨,他們將不再信任歐美國家,這樣歐美也就無法達到控制阿拉伯國家的目的。所以呢,歐洲極力阻止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


以色列曾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至1994年巴以達成和平協議前直接佔領加沙地帶,此後仍然控制加沙邊境、海岸線並設置了許多定居點,加沙總面積僅363平方公里,但以色列控制區就佔其中21%的面積。

巴以和平協議規定「以色列逐步撤出定居點和武裝人員」,2005年2月以色列開始撤軍和撤出定居點,至當年8月15日加沙古什.卡提夫定居點關閉,以色列僅控制加沙邊境和海岸線。

2006年1月25日,哈馬斯在巴解權力機構立法選舉中獲勝,翌年因為哈馬斯和法塔赫不合,雙方發生內訌,哈馬斯將法塔赫驅逐出加沙,成為加沙實際的控制者,而哈馬斯一直對以色列持強硬態度,長期不承認以色列存在,引發以色列執政的利庫德集團恐慌。

越打越糟的加沙

為消滅哈馬斯這個眼中釘,以色列在2008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對加沙地帶大打出手,使用空襲和地面部隊發動進攻,而哈馬斯則用火箭彈襲擊等方式還擊。

雖然以色列總能在軍事上獲勝,但始終無法消滅哈馬斯的存在,相反卻令哈馬斯對以色列本土和以色列居民的襲擊威脅越來越大,而且在以色列屢屢「先發制人」後,原本並不受國際間待見的哈馬斯反倒成了「受害者」,幾乎以色列打一次,哈馬斯的形象就改善一回:第一次,見風使舵的土耳其埃爾多安大搞「加沙難民救援船」,風頭出盡,以色列則在國際間十分被動,而埃及則趁勢成了哈馬斯和法塔赫間的調停者,哈馬斯、法塔赫的「巴勒斯坦內訌」戲劇性地在共同敵人壓力下得到緩解,此後再未激化;第二次,哈馬斯和法塔赫聯手在聯合國爭取成為「觀察員國」並得到廣泛同情,最終如願以償;第三次,以色列的打擊讓法塔赫和哈馬斯簽署但一直未能落實的《多哈宣言》得到落實,哈馬斯在2017年宣佈解散加沙行政委員會,自2007年5月起一直分裂的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重新統一,巴勒斯坦人歷史性地實現了「統一戰線」。以色列人力、兵力終究是有限的,如果繼續這麼「打一次壞一次事」,他們當然要掂量掂量。

土耳其的「加沙難民救援船」

加沙和閉塞、周圍只有個弱小約旦的約旦河西岸不同,這裡一直是無可爭議的阿拉伯居住區,且曾長期為埃及領土,雖然幅員狹小卻東臨大海,南接埃及領土且形勢錯綜複雜的加沙地帶,以色列既不能完全封鎖,又惟恐事情鬧大後引發國際衝突,從而令此前幾次中東戰爭的成果得而復失,加上北面黎巴嫩-敘利亞一線更加喫緊,因此儘管吹鬍子瞪眼,但自2014年之後再未敢輕舉妄動大打出手了。

加沙通往西奈半島的地道,這種地道據說多達幾百條,以色列的封鎖無濟於事


從表面來看按照以色列目前的實力,想要征服彈丸之地的加沙似乎輕而易舉,不過理想與現實總存在差距。所謂「將軍有劍不斬蒼蠅」,當年以色列的確長期佔領過加沙,後主動撤出,不是以色列無法征服加沙,而是不想。

以色列沒有徵據加沙甚至還主動撤出,主要三點原因:

  • 第一,加沙地帶屬於巴勒斯坦的地盤,人口稠密,不好貿然行動;

  • 第二,對於以色列來說加沙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第三,以色列封鎖加沙也是為分化巴勒斯坦。

加沙地帶指的是巴勒斯坦與埃及西奈半島連接在一起的一小片狹長沿海地帶,又名「加沙走廊」。加沙總面積僅365平方公里,還沒舟山島大,人口卻超過300萬,是中東人口最稠密地方之一。加沙的人口生育率高得驚人,平均每個婦女生有5.9個孩子,位居全球前列。

按照當年聯合國關於「巴以分治」的相關決議,加沙地帶屬於阿拉伯國也就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當地的居民也大多都是巴勒斯坦人。從法理上來說以色列並沒有正當征服的理由,而且當地人口過度稠密,硬來很容易傷及無辜,屆時以色列會受到巨大的國際壓力。

雖然面積不大,但加沙地帶大多數都是可耕地,沿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近年來還發現有天然氣資源,在總體貧瘠的巴勒斯坦算得上是塊寶地。更何況,加沙地處交通要衝,是塊地理位置很重要的地方。

不過加沙地帶對以色列卻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加沙自然條件不錯,但當地非常貧困,超過60%人口在貧困線以下,年人均GDP還沒以色列的零頭。即便以色列得到,經濟非常落後的加沙也很難開展相關經濟活動,獲得足夠的回報。

而如今的以色列對加沙沒有興趣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在於分化巴勒斯坦的考量。雖然當年巴以分治,但實際上巴勒斯坦內裏還是一盤散沙,佔據加沙地帶的哈瑪斯與佔據約旦河西岸的法塔赫之間矛盾重重,彼此同出一源卻互相作對。

以色列佔據加沙多年後主動撤出,並且將之封鎖,使得加沙地帶變成了一座孤島。由於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還有巴勒斯坦自家的鬥爭,加沙地帶被破壞得越發嚴重。這般形成不良循環,使得加沙與約旦河西岸之間越走越遠。如此一來,原本就困難重重的巴勒斯坦建立計劃就變得更加遙遙無期。

澹奕認為,以色列沒有將加沙納入是出於多重考量,巴勒斯坦地區是整個中東的矛盾焦點,各種糾葛千絲萬縷盤根錯節,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以色列再厲害,對於加沙也無法隨性而為。


我認為憑藉以色列的實力消滅弱小的哈馬斯甚至是佔領狹窄的加沙地帶的確沒有困難,可是以色列想要有效地統治加沙地帶卻是難上加難,面對聯合國的壓力、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敵對、哈馬斯的襲擾和巴勒斯坦地區的難民壓力,以色列都不得不考慮佔領加沙地帶是否值得,能夠得到什麼。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下。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加沙地帶,2005年以色列軍隊實行單邊撤離計劃,全部撤離加沙地區,2007年哈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組織法塔赫在加沙地區交戰,哈馬斯獲勝並完全控制加沙地區。而以色列為什麼不再佔領加沙地帶。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聯合國、歐盟、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問題上都不贊同以色列佔領加沙地帶,從而引起各方面的進一步衝突和戰爭,連支持以色列的美國老大哥也不同意,自然而然以色列面對的國際壓力很大,不得不重新考慮佔領加沙地帶需要付出的代價;

第三次中東戰爭

二是加沙地帶和沙特接壤,這是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沙特的底線,佔領加沙地帶將意味著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撕破臉,衝突矛盾將是接踵而來,這也是以色列不想看到的,以色列當然不會戳周邊阿拉伯國家的痛點,來給自己造成巨大的戰亂;

法塔赫組織

三是巴勒斯坦地區有哈馬斯伊斯蘭抵抗組織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的長期對抗衝突,這對以色列是有利的,以色列若佔領加沙地帶,哈馬斯和法塔赫將有可能合作起來對抗以色列,這也將是對以色列自身更加不利的;

哈馬斯組織

四是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在中東地區是對周邊阿拉伯國家佔有優勢的,再加上美國的軍事援助和支持,更是實力大增,而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火箭彈襲擊是有限的軍事打擊,對以色列影響極其有限,而以色列可以藉此機會出兵消滅周邊對以色列不利因素的萌芽狀態中,同時保持自身高度的憂患意識和軍事備戰能力,同時以色列若佔領加沙地帶面對弱小的哈馬斯的遊擊戰也難以採取有效的打擊辦法;

五次中東戰爭均已以色列取勝而終結

五是加沙地帶屬乾旱地區,三分之一的土地是沙丘,水源比較貧乏,農業靠井溉,主要種植柑橘。同時還有一些陶器、食品和紡織工業。這樣貧瘠的地區,缺水缺糧食缺工業缺資源,對以色列吸引很小,而加沙地帶還有著很多難民,以色列佔領加沙地帶對這些難民的安頓也將是沉重的經濟負擔,長期來看,將是得不償失;

最後,不得不說以色列信仰的猶太教和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蘭教有著宗教衝突和矛盾,這種刻在腦子裡信仰的不同也令以色列和周邊阿拉伯人難以和解。而巴勒斯坦地區的哈馬斯背後有伊朗和敘利亞源源不斷的支持和援助,哈馬斯在伊朗等國都設有分部,而且哈馬斯在巴勒斯坦都有羣眾基礎,難以消滅哈馬斯的生存土壤。如今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組裝組織更多地是採取空襲的手段,這樣有效的打擊哈馬斯,是最節省成本的手段。

以色列空襲加沙地帶

因此,以色列歷史上兩次佔領加沙地帶,若以色列再次佔領控制加沙地帶,不僅是經濟上有著沉重的負擔,軍事上也是需要加強力量投放,還不一定能夠徹底消滅弱小的哈馬斯,這也只會加大了以色列和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裂痕和仇恨。為了避免陷入泥潭,以色列都把加沙地帶交給巴勒斯坦權利機構,因此以色列不想再為了佔領狹窄的加沙地帶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內塔尼亞胡在2019年的以色列大選沒有進行之前,內塔尼亞胡就成表示,如果再次連任以色列總理,他將把約旦河西岸納入以色列領土,讓以色列西北兩部連接起來!

巴勒斯坦的核心是約旦河西岸,以色列現在的首都耶路撒冷曾經也是約旦河西岸的一部分,這是1948年聯合國讓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治的結果,不過耶路撒冷最後被以色列吞併了。約旦河西岸有充足的水源,土地肥沃,而且地勢平坦,很適合發展!正因為以色列看中的是約旦河西岸這個巴勒斯坦的核心地帶,就會想辦法將其吞併過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水火不相容的,以色列如果收編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遲早還是會鬧獨立,以色列就想著將他們趕到加沙地帶去,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和地帶不過也就是幾百公里,有利於以色列的控制!

巴勒斯坦有今天的下場,都是美國和以色列聯合的結果,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劃,敘利亞戈蘭高地都是以色列的,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也是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就應該去流浪,可以併入其它的中東國家去,成為其它中東國家的子民!

以色列和美國最後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整個中東,所以中東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讓他們去流浪或者是去美國,讓美國分幾個州給以色列,而不是讓美國把中東的領土分給以色列。以色列的軍事實力確實很強,它完全能消滅哈馬斯並佔領加沙地帶,但是它並不敢這樣做。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以色列的堅船利炮雖然可以消滅哈馬斯,但是得不到當地巴勒斯坦人的民心。

加沙地帶其實原本就是被以色列統領的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原本就是就是以色列的領土,只是哈馬斯帶領當地的巴勒斯坦人民,重新從以色列政府手中奪回了加沙地帶。因此擺在以色列政府面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以色列固然可以奪回加沙地帶,但是它要怎麼管理那片充滿反以色列氣息的巴勒斯坦土地呢?

就像美國可以佔領阿富汗,但是阿富汗一直持續地在給美國放血一樣;以色列同樣也可以佔領加沙地區,但是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民眾早晚會拖垮以色列——這就是以色列政府在幾十年前放棄加沙地區,讓當地的巴勒斯坦人在哈馬斯的帶領下獨立建國的根本原因。

哈馬斯的目標以及想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奪回部分被以色列侵佔的土地,並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巴勒斯坦國。而在具體的運動過程中,哈馬斯一方面教育巴勒斯坦人,向他們闡明一些以色列條款背後的剝削制度;一方面積極發動巴勒斯坦民眾,讓所有的巴勒斯坦人成為潛在的哈馬斯成員,以建立屬於巴勒斯坦人的民主國家為最終目的。

從實際效果來說,哈瓦斯真的得到了渴望自主與獨立的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全力支持,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都是以色列的敵人,以色列除非使用一些種族滅絕政策,否則絕對沒有辦法管理加沙地區。而且哈馬斯組織還有宗教性質,和巴勒斯坦人的宗教信仰相結合,這使得哈馬斯更加的堅不可摧、防不勝防。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原因是,哈馬斯地區的實力雖然相對弱小,但是它得到了俄羅斯以及伊朗的支持,在以色列面前也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既然拿下加沙地區相對費力,而以色列又沒有辦法很好的治理加沙,那以色列人自然不會輕易動手。

哈馬斯抵抗組織就是一個處處躲避以色列的打擊,一直用非常極端的方式來抵抗以色列的宗教武裝力量。對於這樣極具有極端主義的武裝組織,根本沒好感,特別是策略上令人不恥。但即便如此,以色列並沒有完全消滅哈馬斯抵抗組織,不是因為以色列沒有能力消滅哈馬斯,而是不能消滅哈馬斯,因為消滅哈馬斯之後,以色列面臨的麻煩將更大,所以以色列一直保留哈馬斯的有生力量。

加沙地帶曾在1948年阿以戰爭期間,被聯軍的埃及軍隊佔領,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奪回加沙地帶的控制權,直到2005年,以色列實行單邊撤離計劃,以色列軍隊和猶太人在加沙地帶的定居點一同撤離該地區。2007年,哈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接力機構法塔赫發生內戰,哈馬斯贏得了加沙地帶的完全控制權,現在整個加沙地帶都由哈馬斯組織完全控制。以色列本身就佔領過加沙地帶,只不過後來由於和平協議的簽署,又撤出來了。之後加沙地帶才落入了哈馬斯的控制之中,而以色列也一直嚴防死守與加沙地帶邊境,進行隔離,所以以色列不可能再次控制加沙,讓哈馬斯控制加沙地帶更好。因為加沙地太地方小人口又太多,即使消滅了哈馬斯,對於以色列來說也是個大麻煩,這300多萬人口居住在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居住了一萬人,這人口也太多了。更主要是,這裡不是什麼國際大都市,而是一個十分貧困的地方,而且大多和巴勒斯坦人並沒有工作,大多數處於失業當中,靠國際援助生活,以色列佔領了該地區就要養活這300多萬人口。這對於以色列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財政壓力,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哈馬斯在那裡自生自滅吧,只要哈馬斯不老實,以色列可以隨時出兵收拾他。


首先,哈馬斯是巴勒斯坦的民族武裝組織,他來自於巴勒斯坦的人民。它的目的是保護巴勒斯坦人民,同時他也受到巴勒斯坦人民的庇護。所以,以色列消滅了一部分巴勒斯坦成員,就會有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加入到哈馬斯武裝組織中去,這就是所謂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巴勒斯坦人打的是一場人民戰爭,所以,以色列不可能完全徹底的消滅哈馬斯。

其次,巴勒斯坦在與以色列的爭端中處於弱勢,以色列迫於國際輿論壓力,在哈馬斯未做出出格舉動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違,全面進攻巴勒斯坦地區,去消滅哈馬斯武裝力量。

再次巴勒斯坦受伊朗等反義色列的伊斯蘭國家的大力支持,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戰鬥力,想想如果沒有其他伊斯蘭國家的支持,哈馬斯哪來那麼多的火箭炮?所以,如果以色列對哈馬斯進行全面圍剿,其他伊斯蘭國家肯定會出手相助,以色列還是輕易不敢捅這個螞蜂窩的。


與以色列武裝衝突了三十多年的巴勒斯坦哈馬斯之所以還一直存在著,不是以色列沒有能力軍事消滅他,而是刻意留著他,讓他對以色列蠶食、吞併巴勒斯坦的領土,全方位壓制巴勒斯坦各方勢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948年巴以分治後,猶太人成立了以色列,而巴勒斯坦因為抵制聯合國的巴以分治方案而錯失了獨立建國的良機,不僅點燃了五次中東戰爭,也導致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分立,國內一直處在分裂、內鬥的狀態,70多年來都是如此,從未改變過,從未團結過,以至於巴勒斯坦至今仍然是一個自治政府,而不是一個主權國家。

經過幾十年來的武裝衝突、政治鬥爭,巴勒斯坦仍然存在著幾十個派系,總體而言,又分為兩大陣營,掌管約旦河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要武裝組織是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這個陣營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巴勒斯坦的唯一代表,屬於鴿派,阿巴斯出任總統後,已經放棄了與以色列的武裝鬥爭,改為文鬥。這十幾年來,這個陣營幾乎都沒再跟以色列爆發過武裝衝突,那都是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乾的。

巴勒斯坦的飛地加沙地帶面積只有365平方公里,2018年的居民超過了308萬人,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規模,也是巴勒斯坦人口最集中的地方。

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聯軍被以色列打得如喪家之犬,大片領土被以色列佔領,比如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巴勒斯坦的加沙。2015年,以色列將軍隊全部撤走,把加沙歸還給巴勒斯坦。

猶太人撤走後,巴勒斯坦的各個武裝派別都全力在加沙開疆拓土,搶佔地盤,發展武裝力量,由此,加沙逐漸成為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發生武裝衝突的主戰場。

經過十幾年的鬥爭、衝突與兼併,加沙形成了以哈馬斯、法塔赫為首的兩大勢力,為了爭奪地盤,2007年,這兩大武裝組織爆發了火拚,法塔赫被哈馬斯打敗,退回約旦河西岸,從此,加沙成了哈馬斯的大本營,也是巴以武裝衝突的主要戰場。

以色列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情報實力與豐富的反恐戰爭經驗,徹底消滅哈馬斯,重新佔領加沙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以色列沒有這樣做,而是留著哈馬斯,活著的哈馬斯比死了的哈馬斯對以色列更有利用價值:

1、因為與哈馬斯曠日持久的武裝衝突,可以煽動以色列的猶太人一直對巴勒斯坦秉持強硬的侵略性的立場,以色列通過擴建居民定居點的方式持續蠶食、吞併巴勒斯坦的領土就一直獲得國內猶太人的高度支持。

2、留著哈馬斯,讓哈馬斯與巴解組織年年月月都在內鬥,以色列坐收漁翁之利,死死地壓制著巴勒斯坦,使巴勒斯坦的獨立建國夢想久久不能實現。

3、通過無數次的武裝衝突,以色列重創了哈馬斯,哈馬斯早就喪失了對以色列發動致命打擊的能力,每一次的衝突,哈馬斯對以色列的傷害連皮毛都沒傷著。實際上,哈馬斯早就成為以色列的提線木偶,任其擺布,儘管意識形態上敵人。所以,以色列留著哈馬斯,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好處,巴勒斯坦就更無力抵抗以色列,更是任由猶太人宰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