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ì)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注釋

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只:同"只",只是。辱:這裡指受屈辱而埋沒的才能。

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裡指喂馬的人。

駢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引申為一起。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櫪:馬棚、馬廄。

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一食:喫一次。或:有時。

盡粟一石:喫盡一石粟。盡,這裡作動詞用,是"喫盡"的意思。石,十鬥為石。

食:同"飼",餵養。

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這,指示代詞。

能:才能。

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且:將。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麼,哪裡,疑問代詞。

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盡其材:全發揮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鳴之:(馬)嘶鳴。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執策:拿著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臨視著馬。臨,從高處往下看。

其:語氣助詞,加強反問語氣。

辱: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故:所以

於:在。

以:把。

一食:喫一頓。食,喫。

或:有時

盡:全,這裡作動詞用,是"喫盡"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石,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

外見:表現在外面見:通"現",表現;顯現。

且:猶,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樣。

不可得:都做不到。

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麼,哪裡,疑問代詞。

策之:鞭打馬。

之:指千里馬,代詞。

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辦法。

道:正確的方法。

食之:食,通"飼",餵養它。

之:無意義。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臨:面對

嗚呼:表示驚嘆,相當於"唉"。

其("其真無馬邪(yé)?"):恐怕,表推測

邪:同"耶",表示疑問。

雖:故雖(即使)有名馬雖(雖然)有千里之能

知:懂得。

通假字

(1)食馬者:"食"通"飼",喂。

(2)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現。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5)祗辱於奴隸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古今異義

是古義:這樣的。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今義:判斷詞。安古義:怎麼。例:安能求其千里也?今義:安全;安定;安裝。等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例:一食或盡粟一石今義:或者

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馬,也只是辱沒在做僕役的馬車夫的手中,(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不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馬,喫一頓有時能喫下一石糧食。餵養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特點)來飼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喫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和英武的體態無法顯示出來,況且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還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駕馭它,卻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飼養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只是)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

一詞多義

  1. 之雖有千里之能:的。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後置標誌。無義。策之不以其道: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音節助詞,不譯。食之不能盡其材:助詞,表狀語後置。

  2. 能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3. 策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活用動詞,用鞭子打。執策而臨之:馬鞭。

  4. 而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錶轉折,但是。執策而臨之:連詞,表修飾。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連詞,表承接。

  5. 食一食或盡粟一石:(一頓)飯,名詞(石念dan)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 餵養,動詞。

  6. 雖故雖有名馬:即使。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7.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詞,代「千里馬」。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代千里馬的。其真無馬邪:難道,表反問,加強語氣。其真不知馬也:表推測,「恐怕」。策之不以其道:代詞,代驅趕千里馬的。

  8. 以不以千里稱也:把,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 盡:一食或盡粟一石:喫盡。食之不能盡其材: 使……盡,竭盡。摺疊實詞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喻指像千里馬一樣的人才伯樂——擅長相馬之人,喻指識別像千里馬一樣的人才辱——辱沒駢—兩馬並駕稱——稱為一食——喫一頓食馬者——「食」.通「飼」,.本文指埋沒人才的人才美——才能,美貌見——顯現出來,「見」通「現」等——等同,一樣常——普通的是——這種,作代詞策之——驅使(執)策——打馬的鞭子道——正確的方法盡——竭盡材——「材」通「才」,才能鳴——鳴叫通——通曉執——拿著臨——面對著知——識別,瞭解摺疊虛詞而(而伯樂不常有)——錶轉折,但是(語氣較重);卻(語氣較輕)故——因此於——在之——結構助詞,的以——憑藉雖——即使(故雖有名馬);雖然(雖有千里之能)或——有時其——代「千里馬」安——怎麼(策)之——作代詞,代千里馬以——按照(鳴)之——助詞,補充音節,無意義而(執策而臨之)——表修飾

詞類活用

  1. 形容詞用作動詞:辱:受屈辱。例句:祇辱於奴隸人之手。盡:喫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 名詞用作動詞:策:原意指馬鞭,這裡用作動詞,引申為用鞭子打,這裡是驅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 數量詞用作動詞: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摺疊特殊句式1. 反問句:其真無馬邪?2.定語後置:馬之千里者。3.介詞結構後置: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4.省略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 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理解默寫

  1.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被埋沒的直接原因:論點;點明中心) 

  2.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不知馬也 可不寫)(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3.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再次點明文章中心句子)

  4. 點中心明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馬也。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0)揭示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韓愈文選》中《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公元795-800)。"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韓愈(768年-824年,唐代宗大曆三年至穆宗長慶四年,年五十六),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出生於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祖籍郡望昌黎郡(今河北省昌黎縣),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卒謚文,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共同倡導中國唐代古文運動,合稱「韓柳」。與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澈」合稱唐宋八大家。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散文,詩,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92年及第後,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朗讀停頓

馬說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