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是產自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森林或灌叢中的一種矮灌木,一些地方把五加、蜀五加、糙葉五加等也叫「刺五加」,說明叫法混亂。正真的刺五加別名有坎柺棒子、一百針等,學名為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Harms,為五加科五加屬(我國產26種)植物。中藥「五加皮」的正品是產自華東、中南、西南的五加(A.gracilis)的根皮。下面就談談刺五加。

一,形態特徵(簡):刺五加為落葉小灌木,高1_5公尺,多分叉,小枝密生皮刺,刺直而細長,像針,基部不膨大;葉有小葉常5片,葉柄也有刺,小葉片紙質;傘形花序頂生,花瓣5,紫黃色;果實球形,有五個棱,黑色。6_7月開花,8_10月結果。

二,主要功效:第一,刺五加的根皮為乾燥根皮及根莖皮,春秋二季採挖、洗凈、乾燥,可代「五加皮」藥用,含有維生素、揮髮油及樹脂,有祛風濕、壯筋骨功效;刺五加的葉含有氨基酸、無機元素、糖類、黃酮類、木質素、三萜皁苷、香豆素、皁甙等成分,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抗衰老、抗菌、抗疲勞等功效。第二,食用,其嫩莖和鮮葉食用價值很高,可作蔬菜,熗拌、清炒、做餡均可;果實的提取物可制保健飲品如酸奶、奶茶、果汁、果醋、果糕等。第三,種子可榨油,制肥皂用。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刺五加有哪些形態特徵和功效?關注頭條號「小喫創業園」,做能盈利的小喫、美食經營者。

刺五加又叫做刺柺棒、刺老牙、老虎撩等名字,主要分佈在我國北方。一般在現在這個季節採摘嫩芽或嫩葉食用。

做藥用的話,一般在8月以後採摘根莖或葉片,有抗菌、抗病毒、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

刺五加的樹皮能祛風除濕、強健筋骨。根莖補益脾腎、益智安神。《本草綱目》、《名醫別錄》等醫藥典籍均有記載。

刺五加雖好,小編編還是建議朋友們結合自己身體情況,諮詢醫生藥用。這裡咱們只分享怎麼喫。

黃醬刺五加

準備刺五加嫩莖葉已經,黃醬二兩,色拉油適量。先將水鍋置火上燒開,將清洗乾淨的刺五加放入燙一會。

撈出投入到涼水中過涼,再擠幹水分備用。炒鍋置火上,倒入色拉油燒熱,加入黃醬和少許清水。

燒開後盛入小碗內,直接將刺五加蘸醬喫。也可以放入色拉油燒熱後,下入黃醬炒香,加入刺五加炒勻,裝盤食用。

刺五加茶

因為刺五加有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安神益智的作用,而且還祛風呢廚師、強壯筋骨,活血化瘀。

不少朋友用刺五加泡茶飲用。一般做法是將刺五加切碎研成粉末。倒入有蓋子的杯子中,用剛燒開的沸水沖服。

刺五加拌三丁

準備刺五加6兩,核桃仁1兩,胡蘿蔔1兩,花生仁1兩,食鹽、味精、芝麻油各適量。先將水鍋置火上燒開。

將清洗乾淨的刺五加放入燙一會。撈出投入到涼水中過涼,再擠幹水分切成丁,放入菜盤。

核桃仁去皮。跟花生仁分別用油炸香後撈出瀝油、冷卻。胡蘿蔔清洗乾淨,颳去表皮,切成丁後放入沸水中過水燙熟。

將胡蘿蔔丁、花生仁、核桃人混合,加入味精、食鹽和芝麻油拌勻,醃製入味後即可食用。

刺五加煎雞蛋

準備刺五加3兩,雞蛋3各,黑木耳、食鹽、色拉油、味精各適量。將黑木耳先用清水泡發後撕成小朵。

將水鍋置火上燒開,將清洗乾淨的刺五加放入燙一會。撈出投入到涼水中過涼,再擠幹水分切碎。

木耳同樣放入沸水中燙熟,撈出晾涼後改刀切碎。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入味精、食鹽、攪打成雞蛋糊。

平底鍋內放入色拉油燒熱,將蛋液倒入煎成蛋餅,出鍋切碎,跟木耳、刺五加拌勻。或者將雞蛋跟刺五加、木耳混勻再煎。

刺五加豬耳湯

準備豬耳朵3兩,刺五加、山茱萸、胡桃肉、紅棗、生薑各適量。將豬耳朵整理乾淨切成條。

水鍋注入清水燒開,將豬耳朵放入沸水燙一下,撈出清洗乾淨,放入湯鍋內,加入胡桃肉、山茱萸、刺五加。

生薑去皮清洗乾淨切成片放入湯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改小火將豬耳朵燉至熟爛,撒入味精、食鹽調味即可。

閱讀提示:本文旨在介紹方法。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可能出現圖片與內容無關的情景。讀者朋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小喫、美食創業者,可以從頭條客戶端搜索「小喫創業園」,點擊頭像,進入主頁面再點擊底部菜單「小喫創業」或「小喫專欄」,深入探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