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武漢人

除了看不完的櫻花和喫不完的小龍蝦外,

最翹首以盼的還是

來一場最燃最熱血的漢馬!

1000萬熱情的武漢人,

15.5萬人報名,

24000名參賽選手,

今天武漢全城狂歡!

今天武漢人熱血沸騰!

這羣激情的跑友們

沿着最美賽道衝向終點

上午9點50分左右

本屆漢馬的冠軍已全部誕生

全馬男子冠軍

Kimtai,來自肯尼亞

成績2小時10分06秒,打破賽會紀錄

全馬女子冠軍

Fantu Eticha jimma,來自埃塞俄比亞

成績爲2小時28分25秒

半馬男子冠軍

一名來自烏幹達的選手

半馬女子冠軍

殷曉雨,來自廣州

是梅州嘉應學院的學生

13KM健康跑男子冠軍

王航,28歲,武漢人

今年第一次跑健康跑

成績55分46秒

除了冠軍風采

“最美賽道”+最燃現場

這些瞬間也不容錯過

健康湖北展臺

還有獎品可以領取哦!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劉英姿參加漢馬健康跑

跑友風采

在這一天,有這樣一支隊伍

他們的鬧鐘在凌晨4點準時響起

穿衣、洗漱、集合、乘車

一切都在有序進行,凌晨5點準時出發

他們和運動員一樣,

在賽道上享受着樂趣。

不過他們不在乎跑的有多快,

在乎的是賽道上跑友的安全。

他們帶着使命和責任,

親身參與到賽事當中,

近距離的服務跑者,

用特殊的方式踐行着醫者仁心。

他們就是

漢馬醫療保障團隊。

組委會在起點、沿馬拉松路線

每2.5公里及終點設立固定醫療點;

在賽道前半程沿途

每100米設置一名醫療服務志願者,

賽道後半程沿途

每50米設置一名醫療服務志願者,

協助醫療救護、維護比賽秩序,

參賽選手可隨時向他們請求幫助;

組委會在賽道沿途設立移動醫療救援服務,

沿參賽選手的跑進路線,有急救車跟隨。

武漢市中心醫院醫務人員

正在爲肌肉拉傷的跑友們提供服務!

所有參加比賽並堅持下來的跑友們

給你們大大的贊贊贊

享受成功的同時

小編要提醒各位跑友注意賽後保健

不然第二天可能會酸爽得抱“膝”求援

一大波健康跑者抵達終點後

響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運動康復“集結號”

跟着醫生做起了“放鬆操”

同時學習運動康復知識

點擊視頻,現場學習運動康復知識

賽後要重點注意

大腿後羣肌肉拉傷膝關節運動損傷

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爲什麼大腿後羣肌肉容易拉傷

很多跑友認爲跑步主要是大腿前側肌肉發力,不理解爲什麼會發生大腿後側肌肉拉傷。其實不然,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固然重要,但真正發力的卻是下肢後側肌羣,包括小腿肌肉、大腿後羣肌肉和臀肌。

跑步可以理解爲下肢以髖關節爲軸心完成類似圓周運動,如果大小腿摺疊,相當於減少了轉動半徑,從而減少了下肢重力帶來的轉動慣量,增加了轉動速度,腿前擺更快,當然速度也就更快。因此,小腿提拉摺疊非常重要,而大腿後側肌肉是小腿提拉摺疊的主要發力肌肉,所以跑步對大腿後側肌肉的力量要求非常高。

而如果大腿後羣肌肉柔韌性不夠、大腿前後肌羣協調性差或者肌肉力量比例不佳,就導致大腿後羣肌肉在拉長離心收縮的情況下發生拉傷。大腿後羣肌肉拉傷既可以發生在肌肉起點坐骨結節處,也有可能發生於肌肉中段或者肌肉止點靠近膝關節後方膕窩處。

大腿後羣肌肉損傷的症狀

1.慢性勞損常見於重複某一動作時疼痛,被動牽拉時疼痛;

2.急性損傷可能會感到有斷裂音,嚴重者會出現大腿後側淤血及腫脹

3.按壓痛,屈膝抗阻痛;

4.直腿擡高高度下降,肌肉縮短。

大腿後羣肌肉拉傷的處理辦法

1.急性損傷後立即冷敷,擡高患肢,加壓包紮,注意休息,不可強行堅持跑步;

2.急性損傷當天可配合使用扶他林,後期可配合鍼灸、按摩、理療等治療手段。

大腿後羣肌肉拉傷的運動療法

1.通過牽拉改善大腿後羣肌肉柔韌性

注意腳尖的方向,上圖分別牽拉的是大腿內側肌羣(半腱肌和半膜肌),大腿外側肌羣(股二頭肌)。

2.加強大腿後側肌羣訓練

很多跑友越來越重視大腿力量訓練,會做一些諸如靜蹲、弓箭步練習,但是這些訓練只能鍛鍊到大腿前側肌肉,對後側肌肉並不能產生積極影響,下面我們將介紹幾種鍛鍊大腿後側肌羣的方法,大家可要看仔細了。

1>單腿硬拉:單腿直立支撐身體,在保持骨盆穩定的情況下,屈髖身體前傾使指尖觸地,做15次左右,然後換腿重複上述動作,完成3組。

2>橋式運動:仰臥位雙腿屈膝雙足立於地面,擡離臀部使身體處於一條直線,維持此姿勢30s左右,重複15次。

3>跪姿前傾:跪在柔軟的墊子上,找一個同伴用力壓住腳踝,練習者非常緩慢地往前倒,身體越往下越難。該動作是非常好的大腿後側肌羣鍛鍊方法。完成6到8個/組,可做2-3組。

爲什麼膝關節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

跑步、爬山或者上下樓梯這些活動屬於負重運動,腰部以下關節都需要承受身體的重量,特別是膝蓋。負重運動速度越快,對膝蓋產生的壓力越大。

膝關節位於全身最大的兩個槓桿股骨和脛骨之間骨之間,主要是站立及行走作用。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結構中最複雜,槓桿作用最強,所以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

常見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運動損傷最常見的是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十字韌帶撕裂等等。其康復鍛鍊方法不一樣。

如何預防膝關節運動損傷?

爲了預防膝關節運動損傷,我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

1. 跑步前要做熱身運動。

2. 控制跑步姿態,正確跑步姿勢應該是上半身保持穩定、下半身足夠伸展,小腿和腳一定要在膝蓋之前,腳落地時,膝關節略微彎曲。

3. 運動適量,覺得疲憊不適時應該休息。

4. 加強肌肉訓練,可以對膝關節有所保護。

5. 運動應選較柔軟的地面進行。

膝關節損傷正確處理方法

發現膝關節損傷後應做以下處理

1. 休息。停止所有導致疼痛的運動,儘量避免膝關節活動。

2. 冰敷。每天2-3次,一次15分鐘。但要避免局部凍傷。

3. 服用鎮痛消炎藥物。

4. 力量練習。

5. 拉伸練習。

不止運動後需要注意膝蓋的養護

日常生活中

如果有下面這些錯誤做法

也是在傷害自己的膝蓋

這些傷“膝”行爲做不得!

1.長時間站立、步行,尤其負重站立和步行,從而加重膝關節損傷。

2.穿高跟鞋會使膝關節受力不均勻而造成膝關節損傷。

3.美麗“凍人”,在寒冷的天氣穿短裙,把膝蓋暴露在外,或穿的很薄顯瘦等等,因爲受寒會引發和加重病情。

4.劇烈運動,“生命在於運動”,然而過量的、超強度的運動對膝關節是不利的,劇烈運動對膝關節衝擊力大,加速膝關節結構的磨損和老化,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5.超重、飲食不當、肥胖的人,膝蓋關節就得承受更多重量,膝蓋遲早“報銷”。像走上樓這般簡單的動作,對膝蓋造成的壓力是平常的4倍!如果你的體重超重5公斤,每次爬樓梯,等於多扛了20公斤的“肥肉”!

做好防範措施,可以讓你珍“膝”如命

1.控制體重

膝關節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關節長期負重、磨損和老化,以及鈣流失。很多體型偏胖的中老年女性是膝關節炎的主要受害者,控制體重是減輕膝關節負重的最直接方法,對延緩關節老化非常重要。

2.科學運動

保護膝關節需要規律、長期的運動,關鍵在於應該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

3.防寒防溼

膝關節沒有豐富的肌肉和脂肪組織保護,而是一個“皮包骨”的部位,血液循環差,長時間受涼可能因局部血管痙攣收縮使血液供應更少,從而削弱軟骨的新陳代謝和免疫防禦能力,使關節軟骨面發生缺血,甚至壞死,導致關節炎。

4.增強營養、定期檢查

關節與身體其他部位一樣,需要足夠的營養,每天至少攝入5種蔬菜和水果能爲關節提供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和維生素D,延緩骨關節退化的速度。

膝關節疼痛應該怎麼進行體育運動?

一般來說,可選擇衝擊力較小的溫和運動爲適,如散步打太極拳游泳原地活動下肢等。有早中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一定要懂得科學、合理,適度、有效的鍛鍊方法,避免負重過強活動,儘量避免膝關節受傷,或加重原有的損傷。掌握一些合理的膝關節按摩和功能鍛鍊方法,既能鍛鍊身體,又可以達到保護膝關節的目的。

膝關節損傷後注意事項

1.膝關節的保暖:關節的保暖非常重要,在冬天我們都會做的很好,一般都會帶上護膝等,但是在夏天很多人都會忽視,因爲比較熱所以對於保暖不會很注意,其實夏天也需要注意尤其是在有空調的房中,一定要注意不可讓膝關節受冷。

2.避免勞累過度:損傷的關節得不到充分休息,會進一步加重損害,就是治療後,我們也要注意避免勞累過度,避免外傷的出現。

3.注意飲食的搭配:在飲食上我們需要注意不要太過油膩,很多人認爲油膩的食物是對身體的大補,其實是不對的,油膩食物會加重滑膜炎的病情。所以油膩食物就算喫也一定要少喫!新鮮的蔬菜水果,對於很多疾病都有幫助,滑膜炎也不例外,裏面含的微量元素對於滑膜炎的恢復有非常好的幫助。

膝關節疼痛,可以這樣治療

一般,膝關節疼痛的治療以保守療法爲主,最常用的即是藥物治療,以減輕疼痛。再者,採用打針或物理治療,病情嚴重者才動手術。採用多學科合作的綜合治療,包括體育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治療等。

全民健身的熱情

正在這片土地上開枝散葉

馬拉松的精神

也鼓舞着每一個武漢人

今年沒參加漢馬的

現在是不是特後悔?

沒關係

明年我們再約

來源: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綜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長江日報、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急救中心

你還不來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