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日大跌!ST長油蒸發50億市值 徐翔浮盈5千萬 財經 第1張

新京報訊(記者 肖瑋)因異常波動兩度被臨時停牌、全天交易6分鐘成交1.8億股合計5.71億元、換手率9.50%、下跌23.20%、市值蒸發50.19億......這是“央企退市第一股”長航油運重新上市首日交出的“成績單”。

1月8日,頭頂“退市後重新上市第一股”光環的內地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航油運”),未能帶來部分股民所期待的大幅拉昇(重新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開盤後一度下跌38.28%,報2.66元/股,隨後兩度被上交所臨時停牌,全天交易時長僅6分鐘,成交5.71億元,報收3.31元/股,下跌23.20%,總市值166.3億元,蒸發50.19億元。

某基金分析師表示:“重新上市前,長航油運的市值已經到200多億了,明顯是高估,退市前買入的股東利潤已相當豐厚,短期內不建議買入。”

據長航油運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存在經營業績下滑、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現金分紅、未來三年盈利預測實現不確定性等風險,其中,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長航油運未分配利潤為-57.8億元,這意味着公司實現的利潤將需要優先用於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直至公司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纔可以進行現金分紅,同時,無法分紅也將對公司進行再融資形成限制。

回A首日股價較退市前高299% 徐翔一家浮盈5478萬元

2010年-2012年,長航油運分別虧損2460萬元、7.49億元、12.38億元,於2013年4月21日被暫停交易,隨後因2013年繼續虧損59.19億元,觸發連續四年虧損的退市紅線,於2014年6月5月被退市,成為“央企退市第一股”。退市後,長航油運退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

在經過資產重整後,長航油運拋掉巨額負債負擔,其在2015年-2017年重新開始盈利,扣非後凈利潤分別為6.11億元、5.29億元和3.80億元,這讓其滿足重新上市最核心的條件之一,得以在時隔4年零7個月後重新回到A股。

長航油運重新上市後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股票簡稱 “ST長油”,股票代碼“601975”,首日無漲跌幅限制,開盤參考價為其在股轉系統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4.31元/股。從1月9日開始,長航油運漲跌幅限製為5%。

回到退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2014年6月4日,長航油運股票報收0.83元/股,市值為41.69億元;退到股轉系統“老三板”交易後,公司股價漲至2017年2月27日停牌前的4.31元/股,市值達216.49億元。

即使以1月8日首日重新上市大跌後的收盤價3.31元/股計算,長航油運每股價格仍比退市前的0.83元/股高出299%。

而在退市前入股的前私募一哥徐翔及其父母、妻子所持有的2200萬股的市值,已從1804萬元上漲至目前的7282萬元,浮盈約5478萬元,不過,這對於股票等資產已經被法院查封凍結的徐翔一家而言,暫時沒有太大的意義。

某基金分析師表示,重新上市前,長航油運的市值已經到200多億了,明顯是高估,退市前買入的股東利潤已相當豐厚,而最需要解決的是,讓長航油運這批銀行股東能夠安全地退出,因此即使股價拉高了,也不會持續很久,最終還是要讓這批通過債轉股進來的銀行股東安全退出。如果股價一直跌下去,招商局有可能會向其注入一些新的資產。短期內,不建議參與。

重整計劃以股抵債62億元 13家金融機構從債權人變股東

據長航油運披露的重新上市報告書顯示,2014年11月28日,南京中院裁定批准長航油運重整計劃,以長航油運現有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4.8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共計轉增約16.29億股。隨後,長航油運利用該部分轉增股份和全體股東按照相應比例讓渡的股份,以每100元債權可分得43.5股的價格(2.3元/股),以股抵債,有13家金融機構由債權人變成了股東,合計清償了約62億元債務。

資料顯示,截至舊年12月27日上市前,除第一大股東內地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7.02%外,長航油運第二至第十大股東分別是內地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行(7.72%)、內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行(4.98%)、內地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下關支行(4.73%)、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3.76%)、內地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76%)、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72%)、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2.34%)、內地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1.52%)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49%)。

上述金融機構均承諾自重新上市起12個月內不會進行減持。

此外,為進一步減輕債務負擔,長航油運將其主要虧損源的VLCC(超大型原油輪)轉讓至中外運長航集團與招商局集團下屬VLCC合資公司,由此減少債務約24億元。

2015年12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出具批複,以無償劃轉方式將公司原實控人內地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劃入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子企業。重組完成後,招商局集團成為長航油運實際控制人,但國務院國資委作為公司最終控制人沒有變化。

預計未來三年利潤增長緩慢 較長一段時間無法現金分紅

長航油運在2018年12月27日的公告表示,公司存在經營業績下滑、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現金分紅、未來三年盈利預測實現不確定性等風險。

其中,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長航油運未分配利潤為-57.8億元,這意味着公司實現的利潤將需要優先用於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直至公司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纔可以進行現金分紅。

同時,根據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的,不得向社會公眾增發新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或向原有股東配售股份。

此外,長航油運對公司未來三年盈利情況進行預測時表示,公司2018年1-9月已實現凈利潤2.23億元,2018年10-12月預計凈利潤為0.71億元,2018年預測全年凈利潤為2.94億元,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預測凈利潤分別為2.25億元、2.46億元和2.51億元。

新京報記者 肖瑋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