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漢族只是一個族羣,直到漢朝時期,才逐漸出現“漢人”之名。數千年來,漢人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成長,逐漸磨練出了血性,但到後來,這種優良品質卻逐漸消退。尤其在清朝時期,漢人遭到滿族的打壓,卻表現出了麻木不仁的感覺。在古代衆多戰爭中,漢人所流露出的殺氣騰騰,令敵軍膽寒,比如,釣魚城之戰,令如日中天的蒙古大軍喫了癟。

  衆所周知,蒙古大軍以彪悍著稱,因以遊牧生活爲主,擅長騎射。當時正值南宋末期,蒙古爲實現一統天下的目的,對南宋以及歐洲各國採取瘋狂進攻。南宋與蒙古爆發多起戰爭,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13世紀初,蒙古與南宋合作,聯手攻破金朝蔡州,金哀宗自縊而亡。對於蒙古來說,實現了統一天下的第一步,對於南宋來說,則徹底洗刷“靖康之恥”。但與此同時,南宋則開始直面着蒙古的入侵,縱觀南宋疆域,要想實現大規模的行軍,必須攻下四川,自古以來,四川易守難攻,但面對蒙古大軍的迅猛攻勢,仍然岌岌可危。蒙古大軍連下二十座城池,一旦將其佔領,就會採取屠城政策。

  很快,蒙古大軍即將踏平釣魚城,由此便拉開了釣魚城抗擊蒙古36年的光輝歷史,被譽爲“獨釣中原”。餘玠爲南宋末期著名將領,負責防禦四川,憑藉地理優勢,多次擊退蒙古大軍。但最終還是死在難以揣測的帝王心中,朝中奸臣誣告餘玠,宋理宗聽信讒言,將他召回朝中,結果餘玠一病不起,還未與蒙古大軍一決勝負,便暴斃身亡。

  餘玠臨死前將守衛四川職責交於王堅手中,果然不負衆望,蒙古大軍在釣魚城之戰屢屢受挫,蒙哥可汗更是鬱鬱而終。蒙古此戰的失敗,令宋朝又得以延續二十年,蒙古大軍的擴張計劃不得不宣告停止。釣魚城之戰持續36年,一方面軍民一心抗戰爲取勝關鍵,另一方面與釣魚城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關係。總而言之,此戰徹底展現了漢人的雄風,令蒙古刮目相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