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60414/328103.shtml從「餐桌文明」到「社會文明」2016年04月14日  

  談到「文明」二字,家庭、社會無處不在;生活當中,時刻相伴。  我的老家在湖北,在華陽已生活了十幾個年頭,今天我們沒有回去過年,就在華陽歡度春節。大年初一中午,小孩子翻身上桌,伸手準備抓老家寄來的香腸,不料,他奶奶攔腰把孫子抱了下桌。「今日是大年初一,今天吃飯有規矩,要講文明,這是咱們家的家規,任何人都要去遵守。」  其實,尊老愛幼是我們家的老傳統,每天要對長輩鞠躬、打招呼,講禮貌。比如,吃飯時,要先請長輩入座上方,其他人按尊長依次入座,長輩不動筷子,小的不能搶先。「苗苗你要聽清楚哈,今天我不動筷子,你們都不能先動,而且,在吃飯時,喝湯不能有響聲,還要閉著嘴嚼飯菜,那樣才能做到吃飯不發出響聲。」這就是我們大年初一教育孩子的守家規、講文明的第一堂課,讓孩子記住,不要忘記。  說家規講文明,在我年輕的時候,父親就經常教育我們幾個孩子要懂規矩,講禮貌,而且吃、穿、坐、行都有不同的規矩——吃飯時,不但手要扶碗,也不容許一隻手放在桌下,更不許端著飯碗到處跑,因為這些都是不懂規矩的行為;吃罷飯後,不能用筷子敲打碗邊……  說起過去的家規,母親更是如數家珍,她埋怨現在的年輕人吃飯時,懂規矩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是一些80後、90後的年輕人和孩子,不講文明,不懂禮儀的大有人在。老母親最後總結:家和萬事興。良好風氣形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現在政府提倡講文明,我看首先就要弘揚過去良好家規,下一代要把子女教育擺在重點,不能輸在不講文明、不講規矩的「起跑線」上。我認為《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這些國學經典還是要從小讓娃娃學會背熟,讓他們繼續傳承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  記憶中,父親和母親不僅教育我們在餐桌上講禮儀,而且在穿著打扮上也要得體。「家規需要傳承,家庭不富但家風必須正氣。」這是父親臨終前都一直掛在嘴邊的話,他說這是家族的傳家寶和精神財富,也是保持興盛的一種無形的人格力量。  我雖遠離故鄉,來到天府新區華陽生活這麼多年,早已把淳樸善良的家規帶到華陽,藏進了現代生活的「土壤」。講文明、促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家庭有了一個良好的家規家風,每個人走進社會這個大家庭。 通訊員 程中傑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