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晏殊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欧阳修

 

  刘熙载《词概》:「冯正中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此句一语道破晏殊与欧阳修的词风最大不同点。晏殊的词篇冷静思致,带给人悠远深长的感动,这就是所谓「俊」之所在。而欧阳修的特色接近于冯延巳词中所述「日日花前常病酒」之意,词篇带有较深的情感韵味,与人生的执著,故言得其深也。

  晏殊同样也是一位具有敏锐之心的词人,从「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将春风拟人化,写出俏皮之感,可看出他对于自然万物之观察细腻之处,与下笔之巧思,是欧阳修所不及的特色。同时他对于自己的情感较为收放自如,有所反省与节制。晏殊这一首〈踏莎行〉通篇带有冷静的感觉,「一场愁梦酒醒时」明明是思人未归的愁恨,照理来说这种连梦中也无法相逢,醉酒醒来之后期待落空的失望感应带来很大的情绪起伏,末句却以「斜阳却照深深院」来收尾,传达出一种平淡的伤感,憾恨自在不言中。晏殊的词没有悲慨的内容,也没有激言的气势,难免有些过于淡然。然而其中所带有的凄然愁怅之情,依旧使读者不免心动。

  欧阳修一生的仕途并不十分顺遂,曾经贬官数次,然而他拥有豁达的人生观,是一个很懂得发掘大自然之逸趣的人。他虽然不是很刻意地,却成功将这种个人特质融入作品之中,因此欧阳修的词作充满了赏玩之意兴,以玩赏美好事物来排遣人生悲苦,兼具豪放与沉著的特质。比起晏殊,欧阳修的〈踏莎行〉之中同样是上片叙写离人之思,下片对照女子情怀,却多了开阔的景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写出离愁之绵绵远长,不像晏殊的离愁只以「斜阳却照深深院」淡笔带过。「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同样以奔放的笔调写出女子对于离人之盼望,「平芜」令人联想到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之句,以草暗示了离愁之绵源,然而对于行人之思竟在这离恨之外,可见得这份盼望是多么望眼欲穿,多么遥不可及。也因此欧阳修才有前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既然行人的归来这么不可求,那还是不要登高望远吧,以免徒生伤悲。这也看出欧阳修对于人生的态度之旷远,带有觉悟和哲理之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