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台湾本岛「灯塔四极点」,就是分别位在台湾本土纬度最南、北端,以及经度最东、西端的四座灯塔,其中,极南点「鹅銮鼻灯塔」、极北点「富贵角灯塔」、极东点「三貂角灯塔」应该都有听说过,不过极西点「国圣港灯塔」的知名度大概就不如前面那三座灯塔,若要实地寻访也可算一探秘境之行了。(2017年十二月)

 

遇见国圣港灯塔

遇见国圣港灯塔

 

  国圣港灯塔,找地图才第一次知道的地方,座落于台南市七股区最西方、七股潟湖西南方的海岸边上,位置非常偏僻。从六孔码头开始沿北堤道路继续往西南行约5公里,即可看到矗立海边的国圣港灯塔,东经约120.02度,是台湾本岛最西端的灯塔和领土所在地。

 

旅行Map

旅行Map

北堤道路终点北入口

北堤道路终点北入口

防风林小路

防风林小路

顶头额沙洲入口

顶头额沙洲入口

 

  北堤道路堤防外是七股潟湖。经过南湾码头不久即来到北堤道路终点,这里是前往国圣港灯塔的北入口。道路终点的北入口被路障阻隔,周围生长防风林,防风林旁有一处空地可作为停车场,下车走进防风林小路来到尽头,首先看到宛如大沙漠的壮观风景,原来这里也是「顶头额沙洲」的入口。

 

顶头额沙洲往北眺望

顶头额沙洲往北眺望

置身顶头额沙洲

置身顶头额沙洲

顶头额沙洲宛如沙漠风景

顶头额沙洲宛如沙漠风景

 

  由台湾西部河川所冲积出来的砂土,经过台湾海峡海浪挟往南冲刷并经年累月滨临海岸堆积,渐渐露出海面造成这一连串狭长状的临海沙洲(编按:台湾西南部临海沙洲成因,请参照《外伞顶洲游记》。),而顶头额沙洲(顶头额汕)即为七股潟湖一系列临海沙洲之中位置最西南端者。顶头额沙洲又称「七股大沙漠」,沙丘规模辽阔,周围只见一整片黄沙漫延,还以为来到了内陆沙漠,谁知旁边就是大海呢!惊人的特殊景观值得一访。造访顶头额沙洲因其位置临海,风大且无遮荫,建议戴太阳眼镜可防风吹沙睁不开眼,若穿上沙漠大袍更好免得沙粒沾满身。

 

顶头额沙洲往国圣港灯塔方向

顶头额沙洲往国圣港灯塔方向

 

  荒漠中向南望去可见国圣港灯塔屹立不远,大概再走200公尺就能到达,不过我们只能举步维艰在沙地上走过去。由电线杆迁线架设的方向推测,这里应该本来有道路能直达灯塔,却因风沙长年往南吹袭而覆没消失无踪,连堆高的消波块也逐渐被掩埋,形成一幅沧海桑田的样貌。

 

继续前往国圣港灯塔

继续前往国圣港灯塔

荒漠、电线杆与消波块

荒漠、电线杆与消波块

踏沙前进国圣港灯塔

踏沙前进国圣港灯塔

 

  在头发随风乱舞、眼睛被风沙吹得睁不开、满口吃沙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抵达了国圣港灯塔,我们发现其实南方还有另一条堤防道路可开车直达灯塔之下,不用经过举步维艰的顶头额沙洲。

 

国圣港灯塔

国圣港灯塔

交通部航港局国圣港灯塔

交通部航港局国圣港灯塔

仰望国圣港灯塔方锥形钢架结构

仰望国圣港灯塔方锥形钢架结构

仰望国圣港灯塔方锥形钢架结构

仰望国圣港灯塔方锥形钢架结构

 

  虽然灯塔名为「国圣港」,但周遭放眼望去完全看不到任何跟港口有关的东西,原来灯塔是以距离东方约2公里外的国圣港遗址而得名,原本是位于出海口却因曾文溪、七股溪等河沙淤积让港口逐渐填成陆地,昔日的国圣港也因此消失,如今只遗下荒漠中的港口之名。

 

昔日国圣港遗址位置

昔日国圣港遗址位置

 

  黑白相间的四脚方锥形钢架结构,看那塔身斑驳,孤独耸立国境之西的海边荒漠之中,呈现名副其实的秘境风景。其实这座灯塔并非原来的国圣港灯塔,原国圣港灯塔兴建于民国四十六年,原址在七股潟湖北边的网仔寮沙洲附近,启用后却因海潮侵蚀让沙洲尽失,整个灯塔逐渐陷入汪洋大海之中,直到民国五十八年遭受「卫欧拉」台风摧袭,塔身终于倒塌而毁坏。民国五十九年在顶头额沙洲现址另建新塔,成为今日所见的国圣港灯塔,高度约33公尺的灯塔仍继续在台湾本岛极西点发光,指引渔民返家的方向。

 

原国圣港灯塔位置:网仔寮沙洲

原国圣港灯塔位置:网仔寮沙洲

 

  位置偏远、看似颓圮荒废的国圣港灯塔目前仍在运作中,隶属交通部航港局管辖,虽然灯塔下方建有小屋却大门深锁,不见驻塔人员看守。我觉得寻访国圣港灯塔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乍来此地却只见内陆荒漠风景,必须翻越堤防这才发觉台湾海峡竟近在咫尺。或许,只有国圣港灯塔自己,才能看到那孤独屹立国境之西的大海风景吧。

 

国圣港灯塔屹立国境之西

国圣港灯塔孤独屹立国境之西

 

撰文:BMC 校稿:黑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