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日本的印象大多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負面的是“兇殘”,正面的是“好學”。兇殘自不必說,在二戰時日本人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好學則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從千年前學到現在,日本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

  千年前,中國優於日本,所以日本派遣使者入中原學習,學習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的制度,學習我們的習俗。經過這一番系統的學習,日本總算是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但整體來說,還是追不上中國的。

  趕超中國是近代的事情,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統治,故步自封,國力大大衰減。而日本卻在學習西方之後,漸漸趕上中國的步伐,甚至最後實現了超越。

  是什麼讓日本變化如此之大?學習西方只是手段,真正轉變日本人思想的,其實是一本來自中國的禁書,這本書名叫《海國圖志》。

  《海國圖志》是由清朝文學家、思想家魏源所著。那時恰逢清朝鴉片戰爭戰敗,魏源十分痛心,他見大清開始走下坡路後,就受林則徐所託,寫下了這本介紹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書籍,本意是想打開國人眼界,奮發圖強。

  然而這本書問世之後,卻沒有國人買賬,尋常百姓識字的不多,自然不會買書看,而達官顯貴們卻覺得書中內容純屬天方夜譚,怪力亂神,根本無可讀之處,所以也置之不理。

  誰也沒想到,這本在國內不受歡迎,甚至被人們避如蛇蠍的書籍,傳到日本後卻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日本貴族們都爭相翻閱,後來平民百姓們也人手一本,大家都覺得這是一本奇書。

  《海國圖志》內容豐富,不僅僅是單純的介紹世界地理知識,裏面還記載了西方各國的先進科技,同時還有魏源的治國之策,譬如“師夷長技以制夷”等等。

  好學的日本人發現裏書中的玄機,他們細緻地研究了這本書,不僅思想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知道天外還有更廣闊的天空,而且還從中學到了很多西方改革的成功經驗,這也促使他們後來積極變法維新。

  誠然,將日本的崛起全歸功於《海國圖志》那確實過於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本書改變了日本人的思想,就像一個啓蒙老師,讓他們重新認識了世界。

  後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曾承認,日本崛起多源於《海國圖志》,只可惜中國人自己不識貨,讓明珠蒙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