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信息用交换字符集 第八辅助集(SJ/T 11239-2001)》 (简称八辅)中收录了大量地名用字,其中不乏十分生僻以至于现在仍未被收录入ISO/IEC 10646标准中的字。很多地名因所谓的「打不出字」而被迫更改,相关的方言字及其所包含的文化也随之消逝。本文主要《八辅字情调查表》第一版中音/义待考的字进行考释,有地名用例的均附地名用例。

1 基本介绍

由于汉字编码和地名生僻字均为十分冷门的研究方向,在正文开始之前,有必要对汉字编码和地名生僻字研究的现状加以介绍,以便读者理解。

1.1 ISO/IEC 10646 国际标准

ISO/IEC 10646,即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联合标准 10646 号,文件正式名称为《信息交换 - 通用编码字符集》(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al Coded Character Set,UCS)。这一标准统一编排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字系统,以便开发者进行计算机层面多文种的文本传输。以此标准为基础的 UTF-8 编码已成为各类信息系统的通用编码,多国标准组织在建立国家标准字符集时都选择兼容该标准(如我国的 GB 18030)。ISO/IEC 10646 国际标准已经基本取代现有的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为我国乃至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所共用。

但由于缺少高质量的相关华语著作,其基本原理及其术语较难理解,我国绝大多数学者对这一标准缺乏基本的认识,绝大多数国内媒体工作者也对相关工作不知情,不懂也不想懂。

1.2 地名生僻字研究近况

如今,「地名用字」问题在学术界俨然已经变成一个冷门,而地名生僻字的研究往往因为更费时费力、无人关注而鲜有人问津,因此而导致的不便和文化遗失现象屡见不鲜。见于媒体报道的此类地名不到冰山一角,这些报道也大多如石沉大海,再无后续跟进。

大量地名中的生僻字亟待编码并进行释义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周文德教授主持的项目《地名用字搜集整理、形音义研究与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成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对于地名生僻字研究和编码来说,确是好消息,实属不易。

1.3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字符集 第八辅助集》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八辅助集(SJ/T 11239-2001)》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隶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合力金桥公司(今北京合力金桥软体技术有限公司)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工业部于 2001 年 12 月 28 日发布的字集标准文件,以供地名信息处理中的特殊需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很多字没有及时提交编码,一部分已编码字的字义信息等也是空白。

本文在《八辅字情调查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资料,对原表进行了一些完善,这些完善主要是释义补充,并添加了三个八辅外U外字头。

2 注释

·本文中标注的汉语拼音可能为用拼音近似表示的方言音。

·本文收录的释义不一定绝对正确,可供学者参考。

·由于知乎对扩展B区部分字及以后扩展区的字支持并不完善,本文使用的IDS并非全部严格符合标准。

·字头格式示例:「IDS」(Unicode码)[八辅位置]

3 汇释

3.1八辅收录字汇释

本部分字按在《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字符集 第八辅助集》中的编号顺序排列。

「?不中」(U+2B82C)[16-13]

音ná,见于《崇安县地名录》,注解为「周围有田园」,由此推理,字义应为周围有田园的地方(疑误)。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有地名【大「?不中」】、【青山「?不中」】等。

「?不地」[16-16]

壮字。音gangz,又可写作杠,字义为易干旱的差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平朗乡黄强村委会有【榃「?不地」组】。

「?不圆」[16-25]

应为「?不圆」(U+2122F)的类推简化字。同「扁」。

「?九曲」(U+2A714)[16-57]

音lù,土俗字。弯曲;山麓。应与「?九六」[16-47]、「?土六」(U+ 2127D)[19-43]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地名【牛角「?九曲」村】。

「?丶?」(U+ 2A70A)[16-69]

音é,据《江西省南康县地名志》,此字与「额」义近,方言称山脚下为「岭「?丶?」下」;江西省南康县原有地名【大「?丶?」下】、【岭「?丶?」下】,现已更名为【大额下】、【岭额下】。综上,此字释为「崖额」较佳。另音an?,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地名【龙「?丶?」田村】。

「?乙化」(U+2A710)[16-76]

方言字,音近「洼」或者「化」,与「?土化」(U+2A8BC)、「?石化」等同,义为洼地。本字应为「洼」。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高车村委有【罗「?乙化」组】。

「??田」[16-78]

音qín, 方言,低洼地。本字可能是「坅」,也可能与乪有关。广西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原有地名【「??田」塘坡】,现此地已更名为【琴塘坡】。

「?亻凢」[17-34]

音zhǎnɡ,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应为「仉」的异写字。

「??卖」[18-28]

音dòu,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为「窦」的讹字。

「?阝弄」[18-50]

壮字,可能同「?」。音rungh,指群山中的平地和村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原有【「?阝弄」鞋大队】等,现此字已被替换为「?」。

「?又丨」[18-78]

音děnɡ,可能为「??」的讹字。墩子。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钱山乡有地名【杉木「?又丨」】。据地名志,此地在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后仍未更名。

「?土八」(U+2BB57)[19-03]

音pà,方言称树林为「林「?土八」」。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有村名【十家「?土八」】。

「?土冇」[19-22](U+2A8B9)

音pàn,疑同「湴」。方言称烂泥塘为「「?土冇」眼」。湖南省桂东县寨前镇中心大队有村名【「?土冇」眼里】。

「?土仓」[19-39]

音qiǎnɡ,「「?土仓」子房」为一种搭在野外的简易房,可以躲避风雨。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苏密沟乡有【上、下「?土仓」子屯】。

「?土豕」[20-76]

音zhǒnɡ,疑与「冢」字同。陕西省彬县车家庄乡有【「?土豕」子坡村】。

「?土断」[22-65]

音duàn,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应与「?断土」同,量词,级。

「??京丸土」[22-82]

音shú,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同「塾」。

「?土觜」[23-31]

音zuǐ,用于地名,与「嘴」、「咀」等同。四川省曾有多个地名使用此字,如四川省邻水县原有地名【周家「?土觜」】,现已写为【周家嘴】,建国后方志暂未发现写为「?土觜」的例子。

「?艹兰」[23-73]

音lán,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可能为「兰」的错简字或俗简字。

「?艹汨」[23-92]

音bó,疑为「萡」的讹字。

「?艹?立匀」[24-24]

音lǎo,疑与 「蒟」同。具体含义不详。《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中「蒟」字有lǎo音。

「?艹耙」[24-30]

音pá,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同「筢」。

「?艹?立旬」[24-39]

音jǔ,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同「蒟」。

「?艹?禾责」[24-49]

音zì,「?艹积」(U+27090)的类推简化字,草垛。江苏省如皋县丁堰镇陈草行政村有一个著名的草垛名为【陈草「?艹?禾责」】,当地冒氏所建。其先祖规定「只可加高不可妄取」以教育后代勤俭持家。

「?山乐」[27-05]

音lè,偏旁类化字。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埔镇有【「?山乐」屿村】。其对应的繁体「「?山乐」(U+21F92)」字见于《中华字海》:「「?山乐」崌,山名,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但查地名志无相似地名记载。

「?山往」[27-84]

音u??325,山脊。浙江省天台县坦头镇有【长「?山往」村】、【长「?山往」丁村】。应说明的是,当地的身份证上此字右下方的部件「主」多了一横,这是由于地名普查登记时书写字迹潦草而产生的错误,应更正为「?山往」。

「?犭敕」[28-83]

音tǎ,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与「獭」同。

「?广夫」[28-92]

「库」的俗简字。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赤坎水库即作【赤坎水「?广夫」】,此字一直沿用,并且有相关报道。

「?应其」[42-17]「?应粦」[29-08]

应与「麒麟」同。

「?氵榃」[30-76]

音tán,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与「榃」同。

「?宀瓜」[30-94]

音wà,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为洼地义。

「?木团」[32-85](U+2345D

偏旁类化字,「「?木团」柳」即「团柳」。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东城坊镇有【大「?木团」柳村】。

「?木右木」[33-41](U+2ACB4)

应与「?」同。贵州省有村名使用了此字,据G源提供的提交材料,村名为【石?(kā)「?木右木」】,第二字不详。有可能为「?石木石」(U+235C1)。

「?格次」[33-92]

音ɡé,「「?格次」针」与「圪针」同,方言指某些植物上的硬刺或者泛指带硬刺的植物。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有【「?格次」针园村】。

「??旧心」[35-75]

音xǐ,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应与「葸」同。

「?乙母」[35-79]

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同「乸」,雌性。

「?水牛」[35-85]

土家语音译用字,「水牛」的合字。土家语称水牛为zuan35,汉字记作软、冉、让、「?水牛」(rànɡ)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列夕乡有地名【「?水牛」寨枯】。枯为土家语「山」义。

「?石尕」[36-50]

「「?石尕」?」为方言,指险峻石山。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有【「?石尕」?寺】、【「?石尕」?井】等地名。其中【「?石尕」?寺】是久负盛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石屈」[37-11]

音kū,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同「堀(窟)」,洞穴。含义可能为石窟。

「???田」[37-94]

应与「乪」义同,洼地。有的方言音近luō。

「?田屯」[38-05]

偏旁类化字,与「屯」同义,村庄。福建省连江县敖江镇有【毗「?田屯」村】。

「?泉双」[38-87]

音qiāo,江西省广昌县千善乡大磜大队雀磜村原名【「?泉双」磜】。字义应为多眼泉水,字下方两又象多泉。

「?缶鸟」[39-06]

音yào,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方言,本字应为鹞。

「?应鸟」[39-08]

音yīng,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应与「鹰」同。

「?穴古」(U+25956)[39-39] 「?穴多」[39-49]

音kūtuó,应为滹沱的异写。其它的异写形式还有「?雨乳」[42-21]「?雨沱」(U+290F1)[42-23]、「?雨泘」[42-22]「?雨沱」、「?雨浮」[42-24] 「?雨沱」、泘沱等,不同方言中发音略有差异。

「?穴弗」[39-41]

与「窟」同。方言,陷下去的地方。《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注「洞穴形」,音fú,应为同义。

「?穴加」[39-42]

音wà,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应为洼地义。

「?昔页」[39-88]

音xī,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下堡镇有【「?昔页」颉堡村】。据考证,此字原为「薛」,即村名原为【薛颉堡】,后讹变为此名。

「??广另页」[39-89]

音lú,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疑同「颅」。

「?虫歪」[40-26]

音wāi,方言。蚌,文蛤。又称为「「?虫歪」儿」、「「?虫赖」[40-36]「?虫歪」」。「?虫?死肉」[40-34]同。

「?缶半」[40-39]

音bàn,方言,烂泥塘。本字应为「湴」。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原广济县横岗公社)南村大队有【「?缶半」塘村】。

「?竹厽」[40-80]

同「?」,用砻去掉稻壳;去掉稻壳的工具。「「?竹厽」房」为加工稻米的作坊。四川省仁寿县龙马镇凤凰大队有【「?竹厽」房湾村】。

「?竹毫」[41-17]

「「?竹毫」子」即毫子,一种捕鱼的笼形工具。于溪流滩口以石头砌成鱼道,由宽渐窄,尾部小口,下放「?竹毫」子,鱼会顺道游入其中。湖北省江陵县有村名【「?竹毫」子榨】。

「?竹?」[41-25]

音tiào,两端搭于高处以便通行的长板,是一种当地独特的交通设施。此字与「艞」字不同,由于「?竹?」未被编码,现很多文章以艞代替「?竹?」字,但两字实际并无联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有多个使用此字的地名。

「?舟止」[41-39]

音zh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有【「?舟止」舫头村】。村名始为纸坊头,后简写为止方头。光绪初年天津商船会馆在此建立分馆,会馆人员在写地址时忌讳写「止方头」,故改写为「「?舟止」舫头」,解放后此写法被官方认可,并一直沿用。

「?羊蚤」[41-49]

应与「「?月蚤」(U+267A3)(臊)」同。

「?鱼桀」[42-44]

「?鱼桀」(U+2B66E)的类推简化字,音jié,即比目鱼。又一说为香鱼。台湾省台北县瑞芳镇有地名【「?鱼桀」鱼坑】。

2.2 八辅未收录字考

「?走上」[N/A-120]

「「?走上」「?走下」(U+ 27E92)」 ,方言,同「礓碴」。以走上走下会意。又作礓?。云南省邱北县礓?村原作【「?走上」「?走下」村】。

方言音近仰,指较大的水沟。见于福建省建阳县(今建阳区)地名。建阳原有十二处地名含有此字,后改用塘、仰等字。此字也见于《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可能是「塘」字简化为「圹」字后讹变的结果。

「?月??? ??纟言纟?长马长心」

音pā,见于桑植县地名。据文件《桑植县地名委员会关于地名中的方言字、生造字、错别字处理的说明》,此字在当地方言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平整的整块岩石;二是指宁愿自我让步。地名有【大岩~】,此字后以「岜」字代替。未见繁体字书证。

3 结语

十几年来,因「生僻字打不出」 影响生活的事件散见于各地媒体报道,所得到的答复常常是「方正公司不断升级公安局生僻字型档」,随后媒体便不再跟进。在推行规范汉字数十年后的今天,县市级地名中的生僻字已基本被替换为常用字,个中文化一并逝去。市县级地名的相关资料很容易得到,而对于县以下的地名字,如需考证,则须将目光移至各地地名志,逐一、逐页查证,有时必需实地走访。在第一手文献资料仍未大量散佚之时,地名生僻字的研究变得极为急切。但这些工作著实费时费力,非一人或几人力之所逮。

今年1月末我有幸去四川外国语大学同周文德老师、杨璐老师以及黄劲伟老师见了一面,攀谈了一整天,收获甚丰。在此特别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坚持和所做出的努力。

据说许晓东先生曾说过:「我们终究是幸运的,终于活著看见了今天的朝霞。」我从未想到地名用字研究会有一个重大立项。

再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以及为此努力的人。

最后还是想附上我曾听到过的三句话:

你一个大二的本科生,能参加什么项目?——某位在本校课堂上检查课堂情况的老先生

你这个文章写的还可以,就是对你的身份我们不太好定位。——某刊物的编辑

先别光说那个字表,我还是对你们做的那个字体比较感兴趣。——本校新闻中心某位工作人员

有些东西毕竟是几个人或者几群人改变不了的。

参考文献:

[1] ISO/IEC 10646:2014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niversal Coded Character Set (UCS)[S].

[2] 陈壮. 中国在ISO/IEC JTC1/SC2的活动与中文编码的国际标准化[J]. 中文信息学报, 2007, 21(4):122.

[3] 刘美娟. 浙江地名疑难字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4] SJ/T 11239-2001,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八辅助集[S].

[5] 崔恒升. 中国古今地理通名汇释[M]. 黄山书社, 2003.

[6] 福建省崇安县地名办公室. 崇安县地名录[M]. 1980.

[7] 何元璧. 横县县志[M].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

[8] 张声震. 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汉文版)[M].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8.

[9] 吴郁芬. 中国地名通名集解[M]. 测绘出版社, 1993.

[10] 江西省南康县地名办公室. 江西省南康县地名志[M]. 1984.

[11]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 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Z]. 1984

[12] 清远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 清远县志[M]. 1995.

[13] 桂平县地名办公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地名志[M]. 1990.

[14] 吴家胜.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地名志[M]. 田林县人民政府, 1987.

[15] 刘崇坦. 江西省安福县地名志[M]. 1986.

[16] 保康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北省保康县地名志[M]. 1984.

[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黑龙江文史资料, 第14辑[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18] 桦甸县地名委员会. 桦甸县地名志[M]. 桦甸县人民政府, 1986.

[19] 任翱. 邻水任氏族谱两卷[O]. 1928.

[20] 彬县地名工作办公室. 陕西省彬县地名志[M]. 1992.

[21] 如皋县地名委员会. 江苏省如皋县地名录[M]. 1983.

[22] 际桐. 地名生僻字和特殊读音举例[J]. 语文建设, 2000(11):37-37.

[23] 福建省莆田县地名办公室. 莆田县地名录[M]. 1982.

[24] 景德镇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M]. 1988.

[25] 冷玉龙, 韦一心. 中华字海[M].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6.

[26] 蓝德康, 松冈荣志. 汉字海[M]. 香港大正出版公司, 2014.

[27] 天台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省天台县地名志[M]. 1986.

[28] 臧励和.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29] 桂东县人民政府. 湖南省桂东县地名录[M]. 1983.

[30] 福建省周宁县地名办公室. 周宁县地名录[M]. 1981.

[31] 中国地名学研究会. 地名学研究文集[J]. 1989.

[32] 河北省涿县地名办公室. 涿县地名资料汇编. 1984.

[33] 安徽省濉溪县地名办公室. 安徽省濉溪县地名录[M]. 1984.

[34] 吴小燕. 浅谈广西壮族自治区1∶100000DLG(数字线划图)数据建库[J]. 广西城镇建设, 2006(10):59-61.

[35] 永顺县政府. 湖南省永顺县地名录[M]. 1982.

[36] 叶德书. 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M]. 民族出版社, 2001.

[37] 永登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甘肃省永登县地名资料汇编[M]. 1983.

[38] 福建省连江县地名办公室. 连江县地名录[M]. 1989.

[39] 桑植县政府. 湖南省桑植县地名录[M]. 编者, 1983.

[40] 林奠明. 揭阳市地名志[M].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2.

[41] 广昌县地名办公室. 江西省广昌县地名志[M]. 1985.

[42] 清水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甘肃省清水县地名资料汇编[M]. 1984.

[43] 天水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甘肃省天水县地名资料汇编[M]. 1984.

[44] 蓝田县人民政府. 陕西省蓝田县地名志[M]. 1988.

[45] 固原县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地名志[M]. 1983.

[46] 殷谦. 孝义薛颉堡村遗址和田子方籍贯考[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8):225-227.

[47] 孝义县地方编纂委员会. 孝义县志[M]. 海潮出版社, 1992.

[48] 建湖县地名委员会. 江苏省建湖县地名录[M]. 1983.

[49] 如东县地名委员会. 江苏省如东县地名录[M]. 1982.

[50] 广济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湖北省广济县地名志[M]. 1984.

[5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M]. 崇文书局, 2010.

[52] 四川省仁寿县地名领导小组. 四川省仁寿县地名录[M]. 1982.

[53] 师帅. 五峰县志[M].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4.

[54] 江陵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北省江陵县地名志[M]. 1982.

[55] 灌云县地名委员会. 江苏省灌云县地名录[M]. 1983.

[56] 张立辉. 保定府河[M].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4.

[57] 保定市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 地名资料汇编[M]. 1984.

[58] 王长工. 新编垂钓全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59] 杨毅周. 宝岛台湾的民俗与旅游[M].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60] 福建省建阳县地名办公室. 建阳县地名录[M]. 1981.

[61] 邱北县人民政府. 云南省邱北县地名志[M]. 1987.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