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鑒真假葡萄酒?中國十大葡萄酒排行榜

如何品鑒真假葡萄酒?

近些年來,葡萄酒軟化血管、增強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以及美容、防衰老的功效,已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也正因為如此,葡萄酒的熱賣已經持續多年,葡萄酒的假冒偽劣也越來越多。加之目前我國葡萄酒大都使用軟木塞,缺乏較為完善的防偽技能,所以極易被制假者仿冒。這些假葡萄酒一旦在外包裝上以假亂真,會使很多消費者在選用時無法分辨。那麼消費者如何鑒別葡萄酒真假呢?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技學院副院長、發酵專家梁運祥如是說。 葡萄酒「醒醒」味更美  記者採訪中發現,很多消費者常以為「貴就好」。對此,梁院長指出,國外的葡萄酒,不管是品質很好的,還是質量略差的,其價格差別不會特別懸殊,但我國的價格差別則很大。所以,除了有收藏價值的葡萄酒外,在國內買葡萄酒完全以價格論優劣,並不科學。  作為發酵專家,梁教授在談到如何品味葡萄酒時,為大家提供了一些方法。即開瓶後,讓它以15分鐘至一小時的時長進行醒酒,使之通過「呼吸」空氣而發生有氧化學作用。在家中喝葡萄酒時,為了縮短「呼吸」時間,可在飲用前兩小時便開瓶。若想即開即飲,就把葡萄酒倒入每位飲者的杯中(約1/3杯,屬國際慣例),然後將杯或瓶晃蕩幾下,讓杯中的酒有更大的空氣接觸面進行氧化,以便讓芳香充分釋放、味道更加醇美。然後再端起酒杯,呷一小口酒,轉動舌頭用心去品味在咱中國人的餐桌上,兩人或眾人端起高腳杯一飲而盡,幾乎是常事。其實,葡萄酒只有慢慢品酩,才能體會到佳釀的美妙。慢飲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使一部分酒精通過呼吸散發出去,從而減少直接進入身體的酒精量。  正宗葡萄酒有葡萄酸澀味  一是旋開木塞後聞,假葡萄酒不僅沒有柔和的葡萄香味,反而有點「沖」鼻子;二是倒入玻璃杯後看,正宗葡萄酒要麼是深紫紅色(如果將葡萄的果皮、果肉、種子等與果汁一起發酵,讓葡萄皮所含的紅色天文章來源於中國紅酒網然色素滲透到葡萄汁中,就會釀造出紅色葡萄酒,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干紅或紅酒),要麼是淺紅色,如果顏色特別紅艷說明兌有色素;三是入口品,嘗嘗有沒有葡萄的天然酸味葡萄本身有酸味,發酵、釀酒時也會產生一定的酸味,所以如果所喝的「葡萄酒」只有甜膩味而缺乏果酸味,或雖有酸味但只是尖酸味時,就可能是假葡萄酒。另外,高品質的葡萄酒也會像優質白酒一樣,有掛杯的現象。那些用某些特殊年份、特彆氣候環境下生長的葡萄釀製的葡萄酒,品質尤其好,這也正是很多品牌葡萄酒以「年份」作為賣點的一大原因。  梁運祥院長介紹,市場上的假葡萄酒大都用酒精、糖精、香精等化工原料,外加自來水,即可勾兌出多種名牌葡萄酒。有點良知的,會以濃縮葡萄汁加紅酒萃取液勾兌而成。雖然每瓶酒的成本只需幾塊錢或十幾塊錢,但通過「高品位」的包裝,就可賣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因此,梁院長提醒消費者,如果自己對葡萄酒研究不深,最好到具備一定規模與實力的正規場所購買。這些場所有規範的進貨渠道,一般不會用假冒產品損害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形象。 日飲葡萄酒200ml才有效  葡萄酒雖好,但畢竟也是酒。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為12%左右,如果多飲同樣會有酒精危害。因此只有經常適量飲用葡萄酒,才可達到防衰老、益壽延年的效果。那麼,飲多少才算適量呢?  每人每天200ml~300ml最為適合,即一天最好不要超過半瓶葡萄酒的量(每瓶葡萄酒的量為750 ml)。也只有每天飲用200ml左右,或三天喝一瓶葡萄酒(一般為750ml),或一年飲用40~50L,才可達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但在我國,一個人一年的飲用量平均還不到一升,有的人一個月飲用的量還不足一瓶。而在盛產葡萄酒的法國,那裡的人們正是因為喜愛葡萄酒,每個人每年的飲用量達到了70~80L,才保持了較低的心臟病發生率。

中國葡萄酒歷史,你早知道一點了嗎?

簡明中國葡萄酒歷史

公元前206年的漢代以前,我國就已開始種植葡萄、釀製葡萄酒了,並且葡萄酒的生產規模較大,但內地種植較少,主要產地在西域。到公元前138年,西漢特使張騫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於是,帶回了葡萄和葡萄酒釀製技術,葡萄酒釀製技術開始從西域傳到內地,東漢時,葡萄酒仍很珍貴。漢代之後,中原地區就不再種植葡萄了,而僅*一些邊遠地區以貢酒的方式向後來的歷代皇室進貢葡萄酒。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才又重新從西域引入葡萄和葡萄酒釀造技術,並且葡萄酒在當時頗為盛行,釀造技術也已相當發達,風味色澤更佳,這是一個上至天子滿朝文武下至平民百姓文人墨客都喝葡萄酒的輝煌盛世。到了元代中國葡萄酒生產水平達到了歷史最高峰,統治者甚至規定祭祀太廟必須用葡萄酒,並在山西太原、江蘇南京開闢了葡萄園,而且在元28年還在皇宮中建造了葡萄酒室,甚至有了檢測葡萄酒真偽的辦法。到明朝時,糧食白酒的發酵、蒸餾技術日臻提高完善,蒸餾白酒開始成為中國釀酒產品的主流,葡萄酒生產由於具有季節性,酒產品不易保存,酒度偏低等特點局限而日漸式微。由於受歷史條件限制,我國的葡萄酒生產雖有悠久的歷史,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也曾有過輝煌的鼎盛時期,但由於朝代更迭,戰亂不斷,最終沒有象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那樣,連續的壯大和發展。到清末時,由於國力衰敗,戰火不斷,人民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滿足,葡萄酒業更是頹廢敗落。直到1892年,華僑張弼士在煙台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廠即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從西方引進了優良的葡萄品種,引進了機械化生產方式,並且將貯酒容器由翁改為了橡木桶,成為唯一由中國人自己經營的葡萄酒廠,我國的近代葡萄酒生產才開始起步,生產技術才上了一個新台階。之後,青島、北京、清徐、吉林長白山和通化等葡萄酒廠相繼建立,雖然大部分由外國人經營、生產方式落後,但我國近代葡萄酒工業的雛形已經形成,然而,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再加上帝國主義的摧殘和官僚資本的掠奪,葡萄酒工業蕭條、暗淡,一直沒有得到發展,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葡萄酒工業得到重視,才有了迅速的發展。

中國十大葡萄酒排行榜

1、張裕 中國馳名商標 周洪江 煙台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 

2、長城 中國馳名商標 何銹 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3、王朝 中國馳名商標 高孝德 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 

4、華夏長城 中國名牌 嚴升傑 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  

5、寧夏紅 中國馳名商標 張金山 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6、雅仕樽 中國馳名商標 王曉鳴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7、威龍 中國馳名商標 王珍海 煙台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8、雲南紅 中國名牌 武克剛 雲南紅葡萄產業集團 

9、新天 中國名牌 賈伯煒 新天國際葡萄酒業有限公司 

10、豐收 中國馳名商標 張秀全 北京豐收葡萄酒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