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顶泥火山,位于燕巢屈深水里,在民国81年3月12日公告为地景自然保留区,保留面积共3.88公顷,是台湾目前22个保留区中最小的一座。泥火山活动是地下浅层的石油气,或其他高压气体沿著岩体裂隙上涌,混合著地下水与泥岩形成的泥浆,一同喷发地表的现象。此现象类似高温岩浆喷发的火山活动,而喷发的泥浆也会堆积成类似小山的地形,故称"泥火山"。

交通资讯:台22线约11.85公里处转乌山巷,沿著乌山巷主干道一路直行,沿途都有指标,遵循指标最后会来到一家土鸡城,沿著土鸡城右边的小路再直行约100公尺即可到达。沿途路面狭窄、会车不易,行驶需特别注意。

停车位置:园区外有面费停车场可供提车。

园区入口,不用门票,现场登记即可以入园。门外就可看到里头的"泥山丘"。

园区入口近来没多久,发现一口大大的喷泥盆!这可不是排水沟,里头都是稠稠的泥浆,不时会有气泡窜出。

听当时的导览人员说,身后这两座都是之前喷发过的泥火山,干掉后就形成高约3-5公尺的泥锥。

目前只有后头那座,表面有龟裂白土覆盖的泥火山持续有泥浆喷出。

近几天大量喷发后,流窜在外的泥浆,是不是跟火山的岩浆有点像呢!?

这些都是未干,但已经朔形龟裂的泥浆。虽然不会烫,但毕竟是石油气混合在泥浆中,大家还是不要去踩踏或触摸。

入口处的泥火山。

当下就有非常细致的泥浆从泥锥侧边的口流出。

先前从其他破口流出的泥浆,干掉后的景象。

在不远处的森林中,居然已经形成的一座盆尼盾!

另外一个角度。

接著,离开原本的园区,发现指标"新养女湖",就顺著指标前去看看!结果是一个私人的养蜂场,不过也有对外开放,里面藏有另外一种特别的泥火山地形!

沿著阶梯而上会到达地主所搭建的铁皮棚架小卖场,这里可以往下观赏整片的喷泥池,稠度稀,主要是因此区地下水较丰富。

这里聚集了许多喷泥池~

离开前,别忘了跟蜂场主人捧场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