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世說新語

 

前 言:

「氣候變遷」四字已成家喻戶曉的片語,「地球暖化」四字更是大眾朗朗上口的時髦用詞。其實許多人並不清楚其間的關係,連帶冒出的不少相關名詞及形容詞,諸如異常、極端等等,更是聽來新鮮、說來高貴,甚至以為氣候比天氣有學問,便五花八門地繞起口舌,似懂非懂地挑前撿後、自行組合,錯把馮京當馬涼,在曠世之災臨頭之前,製造了不少冷笑話,倒也把暖化涼快了一些。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氣候變遷是何等嚴重的大事,結果我們連一些名詞的意思都分辨不清,張冠李戴地胡亂說寫,又如何期待去更深一層了解而奮起抗戰,難怪我們做不到該做的或可以做的事。那就先釐清一些觀念,看該怎麼說這個世代一堆相關的新語詞。其他的,再說吧。

 

世 說:

在台灣,時下到處見聞胡亂使用「氣候」一詞的事情。那是因為在中文裡,氣候與天氣兩詞都含了一個共同的「氣」字,於是大家隨便選用,反正聽起來差不多,你知我知,大概都曉得在講什麼東西。其實,正確的認識和嚴肅地說寫,才能強化我們對一場已經開幕的悲劇提高警覺;先不隨著名詞混淆而態度隨便,才不致連大禍臨頭了還不痛不癢,迷糊不覺。讓我們先把一些相關的字詞介紹一下,再看張冠李戴的結果。

名詞釋義

天氣:短時間內的大氣變化,英文字是weather

氣候:長時間的平均天氣現象,英文字是climate

氣象:大氣的現象,需要用一些特性參數或因子(如氣溫、氣壓、雨量、雲霧、風場、濕度等)加以形容,發展出來的科技理論與實務作業叫氣象學,英文字是meteorology

大、豪、強:用來形容某些氣象因子的出現程度,特別是雨量,例如大雨、豪雨、強降雨等。

異常:與常態該有的狀態相異太大時,稱之異常,英文字是anomaly,形容詞是abnormal

極端:比異常還要劇烈的變化所用的形容詞,英文字是extreme

變遷:在中文裡有化和移兩個概念組合的意思,也就是慢慢逐漸的改變,英文字vicissitude較有文化高度,而通俗的change卻成普天下氣候變遷的用字(雖然該英文字一般只有改變或變化的簡單意義),未料其發音剛好對上中文的字,妙哉!

 

上述可見,英文字的天氣weather和氣候climate二字完全沒有字首、字根的關聯,不像中文出現了共同的一個氣字而容易混淆。所以洋人很少會亂用這兩個英文字,絕沒有洋人打開窗戶驚喜地說:「今天的氣候真好!」可是台灣的人,會。(不知大陸同胞有沒有這個毛病)

時間長短

    上述名詞的說明中,有謂短時間和長時間的區別,但沒有辦法硬性規定切割的時間究竟是多長,那是件約定成俗的事。

    概念上,「天氣」可以聯想就是每「天」的「氣」象,意思就是以一天左右的時間為範疇(英文字反而沒有反映這個意思的巧妙)。所以一個上午的氣象叫天氣,一星期的氣象也叫天氣。現在預報能力進步,甚至可以大略推測一個月的氣象,還是算「天氣」預報,但講的仍是一週或一個月內「每天」的氣象,不是一週或一個月的平均數字。因此,一個颱風縱然影響我們達數天之久,仍然只是天氣現象。

    觀念上,「氣候」可以聯想到「候」鳥,牠們不是一年四季天天生活在我們眼前,而是要等「候」很「久」(半年)才來一次。其實,中文的候鳥一詞是因為這種鳥是跟著「氣候」跑來的,牠們能忍受的天氣振盪(特別是氣溫)幅度比較有限,天一冷,就要跑,很是嬌生慣養。因此必須長途飛行「遷」移,跟著特定氣溫隨季節從北方到南方地移動,找牠們最喜歡的棲息旅館,可又是勞苦奔波。所以氣候是很久(也就是長期)的統計結果,但氣象學上可不是講候鳥般一年的變化概念,而是要「三十年」的平均值顯示的意義。

平均氣溫

    人說台灣是寶島,荷蘭語是福爾摩莎,這種稱讚多少來自台灣的「好氣候」。長久以來,台灣平地的氣溫最冷約9~10,最熱約35~36,平均是22~23℃,這個平均值是最舒服的氣溫,所以說氣候好。可是天氣呢?天天都叫人舒服嗎?15以下若是乾燥的冷,那還不痛苦,但若配上海洋性高濕度,那就令人冷颼颼,很容易感冒生病的;30以上若是乾燥的熱,也不致昏沈,但若配上濕度高,那就令人火冒三丈,全身汗臭濕黏。至於颱風,太激烈;乾旱,太不便,台灣一年中叫人快樂的好天氣的日子,其實不多。對比太平洋彼岸的北美南加州沿岸,那裡幾乎終年好天氣,甚至毫不變化到無聊的地步,冬、夏白天的氣溫相差不過5,全年乾燥,很少叫人汗流浹背,才是真正的福而莫煞。學術上稱為地中海型氣候,環繞地中海的海邊都是這樣。

    所以,氣候可以騙人,好像平均所得很高的國家不一定幸福,因為貧富懸殊一樣會有令人羨慕的「平均」所得,卻有大批民不聊生的群眾,是個危險的社會。因而統計的平均值一定要配合偏離平均值的形容數據,例如極大值和極小值,更有代表~70%總個數的標準差是最好的真相表達方法。台灣的氣候溫度是22,如果標準差像加州的±5,那台灣也算是天堂氣候,約70%的日子氣溫在17~27℃(不過人家加州可能是95%以上的天數,而且是±3℃)!但若台灣平均溫的標準差為±15,那就^%&#@*

極端哪個

    關於天氣,國人出門一定會說:要看「天氣預報」哦,絕對沒有人亂說要看「氣候預報」,因為新聞媒體天天都說天氣預報,可見大眾傳播的洗腦功能多麼厲害(事實上,氣候預報是學術專家的事,老百姓哪聽得懂)。但怪的是,同樣的新聞傳播人士(甚至包括學者專家)在相關的其他用詞上,卻是張冠李戴,離譜極了。例如:「XX颱風造成極端氣候 肆虐南部地區」,還放在新聞大標題上,聽來極端刺耳,令人極端火大,因為台灣小學五年級的課本已經教過了氣候和天氣的不同,怎麼說寫的時候反應不過來呢?必須改正為極端天氣才行,不可隨意,以訛傳訛。尤其教師和新聞人物,你們時時說對的話,老百姓就會忘記錯誤的觀念,再談更嚴重的未來,才會有效。

    其次,三個配合的詞:異常、極端及變遷,更是混淆使用到叫人毛骨悚然的地步。在人生數十年的時間尺度裡,是不可能看見或經歷極端氣候的,那是地質年代以萬年為概念,才從岩層或冰層紀錄中觀察得到的事件(又是學術專家的事,跟平民百姓無關)。數十年來台灣的氣候確實在變,全球也是這樣,變多少呢?拿氣溫來說,每年增加0.01℃,那麼少,什麼意思?咱台灣冬夏就差了二十幾度,幹嘛在乎0.01?需知氣候上不是「每」三十年計算一個平均值,那過去六十年只有兩個平均氣溫值啦!能談什麼氣候變遷?

氣候曲線

氣候的計算用的是「移動平均」,是「每間隔一個短時間」的三十年平均的連續結果。假如氣溫觀測是每天一筆,那就把某一天之後的三十年(共約有一萬天)的氣溫加起來平均,得到第一個平均值;然後同樣,從第二天之後的三十年再平均一值,諸如此類地算下去。如此展現出數十年或數百年的這種平均氣溫隨長時間顯現的情況,就是氣候。把這種均溫時序資料畫出一條相對時間很平緩變動的曲線,就叫氣候曲線。所以台灣南投以南是熱帶氣候,以北則是亞熱帶氣候,它們分別的氣候溫度曲線是相當穩定的不同,不會亂來的。但若說:台灣南部多半天天都是熱帶型天氣,這話又是對的;反而不能說:天天是熱帶氣候,非常刺耳。

由是,不難理解,就算某一年夏季三個月(100天)天天火盆天-氣溫40℃!也不可能把包含此季在內的三十年一萬個氣溫的平均值飆高到「極端」數字,而必然是被吞沒,只非常微小地把氣候溫度曲線上揚一點點,並且還是撒開到三十年呈丘陵地般地隆起,甚至肉眼還看不出來。這種上揚,絕不會在氣候溫度線上造成一個尖突狀,又如何與極端二字聯想。所以當我們關切近一、兩百年來的氣象狀態時,特別是一、兩天如颱風通過的災難或冬季中發生好多天暖如夏天的稀奇,都不該動用極端氣候四個字來胡亂喧嘩的。

天氣異常

可是天氣可以極端,那是很短時間發生強力衝擊的事,台灣同胞太清楚「極端天氣」是什麼意思。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突然發生一場驚人的傾盆大雨,變成一場死傷眾多又屋毀遍佈的八七水災。這種「異常」的雨勢,跟氣候完全沒關,那是道道地地受遠方颱風影響而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到近年來,這種過去極少見到的、要命的天氣,變得層出不窮,氣象局才給我們新的形容詞,叫「強降雨」,意思是「」雨已不足以言喻。其實本來中文裡已有個「雨成災」的片語,但因為極端的雨勢越來越強,豪字只能略表比「大」還大的程度,而如今全球都頻繁地出現比「豪」還豪的倒水雨勢,便發展出一個字。好奇的問題是,將來再拿什麼字形容比「強」還強的雨勢?若有,大概就是挪亞方舟再現之時了-也就是地球毀滅的時候。

既是極端,當然跟平常(或正常)狀況極度地不同,所以是高度地「異常」現象。但異常不必一定要強度甚大,例如說,冬天正常都很冷才是,偶爾發生幾天暖和一點的日子,是屬平常。但若某年的冬季,不但暖和天很多,而且暖到熱如夏天,甚至一季下來的平均溫都比常態有意義地高出不少,那就要說:「今年的冬季 天氣異常」了。切記,還是不該說:「今年的冬季 氣候異常」。嚴格講,上文已述氣候一詞的意義,一個冬季的事算什麼,還有二十九個冬季乖得很呢,平均下來,怎麼可能因此看見氣候異常。

天氣/氣候

不過,太嚴格,挨罵的人就太多了。既然每半年(每兩季)就飛來又飛去的大鳥叫鳥,那麼只一季的概念狀況也說成是那個季的氣候,就馬虎同意了吧,至少不是一個月的天氣預報那樣地講天天的明確氣象。也就是說,若聽到「今年冬季的氣候」超冷或超熱,那是統計的、平均的、概念的結果,我們姑且接受。反之,若說「今年冬季的天氣超冷」,反而覺得誇張,怎麼會長達一季天天超冷,雖然我們知道是在講今年冬季有許多超冷的日子。

過去很久才會發生一次極端天氣(很多年一次的意思),如今變得常常發生,似乎將把異常變成新的「正常」規矩。半個多世紀前已經知道,每隔不清楚的若干年,而且沒有固定週期,全球許多地方會一起發生連續幾季(甚至超過一年)的天氣大亂現象。不是冷熱顛倒,就是晴雨錯置;颱風吹到不該有颶風的地方,澇旱造成狂洪野火,而且來去匆匆又凶凶。早時代還以為是蘇聯偷偷地利用核能,企圖改造西伯利亞冰封世界的氣候。沒想到這個猜測如今成真,只是改造了全球氣候的凶手竟是全體人類(特別是進步如台灣的人),而武器不是核子,是原始人的第一個大發明-人造火。真是弔詭,現在文明人反而要用核子來滅火,卻對自己巧奪天工的核子工程沒有了信心!

聖嬰來由

1980年代,科學家才發現,早已知道的大規模全球天氣異常,竟然跟秘魯外海的區域性海洋異常現象,完全互動相關(只是不知誰是雞、誰是蛋),那就是聖嬰和反聖嬰事件。古早以前,聖嬰只是秘魯的地理特徵事件,當地沿海居民世代皆知,卻無法靠經驗法則來預測它的發生,因為沒有週期。但有一個共同現象,那就是一旦爆發,都在當年的年底,大約靠近1225日聖誕節的時候開始,那時那裡少了聖詩歌聲的平安溫馨,卻是一場災難開啟的景象。也許因而聯想到聖經故事裡說的,耶穌十字架上死後復活,回天堂之前命令門徒往普天下傳福音,直到衪如賊一般悄悄地再來,就是審判世人、毀滅地球之日。也許是天主教徒為主的當地人,就把那種毫無預警、突如其來的災難,視為耶穌再生而稱為聖嬰的原由。

西班牙文的聖嬰是El Niño,相當於英文的 The baby。但拉丁語系各名詞付予性別,且冠詞跟著性別而不同,陽性用El,陰性用La,所以聖嬰指的是個男嬰(當然嘛,耶穌是男性),故英文也有譯成The baby boy,或意譯成The holy baby,是中文採聖嬰翻譯的緣由。若跟著西班牙文發音,中文也曾翻譯成「艾尼紐」(注意,第二個n字母上加了個歪歪~,不能唸成no)。後來科學家有了全球海洋與大氣的長期觀測,知道男嬰走了會馬上跟來一個女嬰,也就是相反的全球天氣異常,就依西班牙文稱為La Niña。同理,不能唸成拉妮娜,而應是「拉妮尼亞」。中文就按英文The baby girl意譯成「女嬰」,也有從科學認知上譯成「反聖嬰」的。

聖嬰現象

南太平洋的祕魯沿岸海域的水,在穩定從南向北邊赤道吹去的南風之下,被南半球向左拉的科氏力產生了表層海水向西的輸送,等於將表面海水帶離海岸,因此下層海水必須持續湧升來遞補。而南美洲大陸西岸是板塊交界的裂縫,造成貼岸的海底地型非常深峻陡峭,所以近岸湧升到海面的是很深的水,那種水來自深海「溫鹽環流」的活水,是大洋深層蘊藏了千年而富涵營養鹽類的寶藏,被持續而緩緩湧升送上海面,養活了數不盡的魚類,是世界鼎尖的大漁場。有魚,就有鳥;滿天的鳥吃了魚,在礁岩上拉屎,就是再好不過的肥料。加上湧升水冰冷,氣溫長年涼爽,雖靠近赤道,地處熱帶而內陸炎熱,卻在沿岸冷熱交鋒,雨量不缺,故而有農有牧,真是平安喜樂。

忽然聖嬰來了,海邊的湧升突然衰退,或至停止。魚兒死的死、跑的跑,漁場沒魚,漁民缺錢;鳥兒沒的吃,也死的死、跑的跑,礁岩沒糞,田地缺肥,農夫缺錢;海水溫度上升,氣溫丕變,風不調、雨不順,澇旱混亂,大家日子變灰色。數十年以前,資訊不發達,這樣的聖嬰現象只在地理課本上講秘魯時亮幾句話而已。1980年左右,科學家大為震驚,一個小小的海域事件,竟能把全球鬧翻了天。但還沒打開全面研究之門,就在1983年爆發了破紀錄強勁的全球天氣異常(1982年底開始),也看見了凶悍的聖嬰同步發威,於是海洋與大氣科學家躍起,展開空前的攜手合作,目標是先把地球看清楚,再弄懂為什麼會這樣,最後要預報,不能再忍受舉世鉅量生命財產的損失。

全球異常

聖嬰造成的是全球天氣異常。說錯了,聖嬰現象只是全球大亂的一環,至今還沒有人敢說已經搞懂了是誰造了誰的孽。1983年那一次,幾乎不曾有颱風的美國南加州吹來了六個颱風,巨浪濤天,捲走了數以千計美麗沙灘的沙,重創加州的觀光產業;大浪還淘空岸邊懸崖峭壁的底部,令崖頂豪宅崩落,有錢人垮了,真是社會的福?狂風豪雨沖刷乾旱氣候下沒有豐富植被的山區,變成空前的土石流,眾多屋毀人亡,畢生享受加州天堂氣候的人民真難以想像會有這一天。而太平洋對岸的亞洲,台灣居然全年沒有直攻登陸的颱風,雨量不足而乾旱;澳洲更是破紀錄旱災,曠野草枯,龐大面積的野火無法熄滅,牛羊不是渴死、餓死、就是嗆死、燒死,屍體遍野,經濟幾近崩盤。其他世界的災情,族繁不及備載。

那些,都叫極端的異常天氣,地球各地東來一件,西搞一莊,縱使長達一年,仍不是氣候的事。所以,關心氣候有變,跟關心天氣花樣,很不一樣。天氣怕異常,氣候怕變遷。異常有男嬰,旱的變澇了;次年變女嬰,淹的變更乾。也就是忽上要忽下,去的要拉回,拉回過了頭,就再拉回去,變化快又狠,最後拉平了回到原點,又是正常的世界。所以短期內,天氣亂來並沒有把氣候怎麼了。這是過去的地球,偶爾來亂的,最後一定撥亂反正,不會毀掉。可是年年有一點拉不回,數十年下來,就是氣候的事了。

溫室效應

玻璃蓋的屋子叫溫室,因為陽光中短波的可見光及紫外線可以穿透玻璃進入屋內,曬熱了屋內的東西,便放射出長波的紅外線,剛好穿不透玻璃到屋外,便在屋內打轉,也去加熱屋內東西,就越滾越熱了。從地球距太陽那麼遠的軌道來算,地面的平均溫度應該只有-20℃(蓋亞假說),因此整個地球永遠比今日的南、北極還酷寒而全部冰封,連北極熊跟南極企鵝都將沒東西吃。但那是今日地球寒帶冬天的氣溫,那裡的其他季節溫度就會升高,叫生命多樣而活躍。因為地球靠著CO2的溫室效應,孕育出美麗生態的可愛環境,我們應該感謝CO2的貢獻才是。CO2就叫溫室氣體,還有好多種溫室氣體,但都可以換算成CO2的相當數量而統合以CO2宣稱。

惟自18紀工業革命以降,人類開始猛燒,就為了轉成動力,來大幅增加人力或動物辦不到的生產力。倒過來,人享用了動力給的財富,再加碼消費和生產,就需要更多的動力(何況人口也跟著大增),也就越燒越旺,忘了坐在火堆旁,其實嗆得要死。聰明的人卻知道,只要坐在上風處,風把煙吹走了就沒事,但那時再聰明的人也不會管那些煙去了哪兒。很久以後的後來,二十世紀末了,又是一批科學家看懂了地球怎麼辦理那些兩、三百年拼命燒來的煙,不是煙消雲散那樣不負責,而是不停地把煙硝骨子裡的CO2放在高高的天上存著。到如今,在大氣層上CO2累積到可以用看不見的煙霧迷漫來形容。而太陽的紫外線很夠力,照樣穿透到大地,把地面和水曬熱了,變成了紅外線想射回太空去,卻力道不足,很多穿透不了那層「煙」,再掉回大氣下面來翻滾,慢慢地烘暖了我們,不就是溫室效應

地球暖化

溫室效應百年下來,地球暖了,冬天應該不再那麼冷到生病,好極了不是?那夏天呢?豈不更熱才是,熱也叫人生病痛苦又暴躁的。高緯度地方希望地球暖化點,赤道熱帶肯定不歡迎,怎麼辦?任憑幾家歡樂幾家愁?不這樣,難道全球打一場南北戰爭嗎?實情要問:地球暖化究竟給大家加了多少溫?最近數十年氣候曲線告訴我們,現在地球每年平均增溫0.01,所以半個世紀下來增加了0.5,我們可從來沒聽過天氣預報講過小數點的氣溫,不是35就是36,誰在乎精準的是35.5!反正都好熱。那還是50年前跟今天比,就算100年差1,一樣叫人感覺不出差別,所以有那麼嚴重嗎?

起先,真的好多夏季熱浪熱死人的報導,大家也有冬季暖得好舒服的經驗,卻有不識相的貴婦人抱怨她的貂皮大衣沒得穿。然後不出一、兩年,來了,更多全球報導是冬季瘋狂的冷,冰凍雪封到動彈不得,於是有科學家跳出來說:小冰河期開始了,不管是不是人造的,地球暖化一定會被重新開幕的「地球寒化」給平衡回來,安心吧。天啦,究竟怎麼搞的?藍、綠科學家講對立的事,我們將何去何從?該投資比基尼,還是北極熊皮草?

真正的真相是,地球暖化四字竟陷大家於不義,令人誤解以為暖化就是變更熱,那變更冷的天氣也越來越多又怎麼講?現在明白了,溫室效應給的那一點點的氣候增溫,不能用在把年復一年四季天氣的氣溫去加上此值來表示變暖了,而是告訴我們要把大氣總體積的巨大數字乘上0.01,再換算成大氣層內總熱量增多的數字,那是嚇人的增量。就像燒開水,縱使壺內水才略增,已經看見水在上下翻騰、左右晃動,大氣也是這樣。大氣內含的熱量顯著增加了,空氣必然異於循常地翻騰搖晃,不就是天氣異常,局部翻騰厲害的地方就出現了極端天氣。所以暴熱跳升,也一定會暴冷躍下,就不奇怪了吧。所以漸漸的,科學家在悄悄地放棄地球暖化一詞,還是氣候變遷四字才貼切。這種微量而持續的變,又固定往一個方向變(+),必然伴隨激烈的「振變」,就是越來越多超級的極端天氣的道理。忽澇忽旱、頻澇頻旱、大澇大旱,正是從沒減號的變遷+0.01的可怕作為。

氣候變遷

+0.01是氣候的年變遷值,不是異常值,更非什麼極端數字。它代表大氣層內永無歇息地增加並累積熱量,是人的話,都要胖死,死前必見一堆連鎖病症。難以立即嚇阻增胖的原因之一是,人的脂肪持續增加之時,體溫量不出來也在增溫(發燒了)。若說一定有,也是每年增加0.01,肯定笑死人,哪種體溫計量得出?就算可以,常人體溫可在36.8~37.3之間,相差0.550年來分辨,都已快樂地狂吃到老了,足矣。可是肥胖會令許多生理指標亮紅燈,還不知警惕,就是兒戲人生了。

大氣一樣,也消受不了的,還把兄弟姊妹一起給害到。地球系統有四圈(sphere):氣圈、水圈、地圈及生物圈。大氣圈已經講太多,但氣圈內含了水,前述天氣的大雨或乾旱,就是氣和水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陸上、海上都發生。惟地球97%的水在海洋,面積則佔地表70%,都夠大量又寬宏,足以笑傲CO2的江湖而不甩氣候變遷嗎?三十年前的海面「氣候水溫」追隨「氣候氣溫」(真是要命的中文譯詞,等一下來說),一起持續上升到2000年,之後趨緩至2006年達顛峰,然後至今緩降,但氣溫在CO2飆升下仍一路上升,看來應是冰帽融解的冰水被洋流慢慢擴散所致,這種海、氣反相作為,不知還要把地球亂成什麼樣。若再把陸上凍原融化而大量加入海洋,導致海面上升的衝擊列入考量,那真是一鍋混亂。

伴隨氣候變遷的極端天氣的強蒸發或強降雨,會立即改變海面的鹽度。監測鹽度的變化,就可以用來觀察氣候變遷下,大氣對海洋區域性的細微動作,從而緊跟著追蹤,好像我們使盡辦法追蹤颱風來防颱一樣。另外,過多的CO2會溶於海水,使碳酸離子增加,就是海水酸化的意思。許多海水酸鹼度pH值的長期觀測紀錄,都確定了近三十年來持續下降而證實了海洋正在酸化的事實。那會禍及微小的帶殼浮游生物,發生軟殼化現象,進而全面死亡而連鎖了食物鏈的骨牌效應。科學家也在追蹤觀看,想知道什麼時候要被扣板機了?來得及喊停嗎?又怎麼停?怎麼防?難上加難呀。

所以海洋也在變遷中,那地圈呢?硬殼的大地應該不在乎那麼微小的溫度變遷而得置身事外吧。瞧,名詞亂來用,就會老是記不得+0.01是什麼碗粿,帶來的暴熱暴冷、忽熱忽冷、頻熱頻冷,才是棒子。事實是近三、五十年來全球的大地震數量及強度或規模,也驚人地持續在增加。君不見引發超級海嘯的海底大地震,過去幾乎百年一見,卻在發生嚇倒世人的印度洋大海嘯不過幾年,日本緊跟在後也爆發一次,令人瞠目結舌,無以名狀。但願純屬偶然,可不要真的也是氣候變遷的一環,那就將不是十年兩次了。地球科學家一直在監視地溫的狀態,不難想像若也變遷地被溫室效應增了溫,那個變遷值一定更微小,就能改變斷層結構的穩定性嗎?或增加火山岩漿柱的活躍性嗎?還是因為各地洪水頻繁密集而強力滲入岩縫,如水刀一般切割或鬆動了岩塊原有的相互支撐關係嗎?我們期待科學追查的結果,一定要抓出原凶究竟是誰?------------------ 好像是我們自己

大氣的變遷引發極端天氣,快速攻擊了生物圈的生命,倒也了斷乾脆。但不論是增溫或減溫的強力振盪,還是+0.01℃的熱量含意,微小的物種恐怕先難以生存,不是滅絕,就是必須變種來對抗,於是生態連鎖反應,等於崩潰,最後逼到人類,還有機會逃走嗎?病毒是最恐怖的微型殺手,幾年前的SARS嚇壞全球,如今的Ebola更狠毒,還未聽聞跟暖化有關(也許改說氣候變遷就有關了!)但咱台灣的登格熱病媒斑蚊確實因暖化而狂增,則是事實。連帶想來,縱使病毒變種變強不一定是暖化造成,但氣候變遷叫人間傳染變得活躍快速,則不無道理。台灣同胞很能防颱逃災,但防得了生態系統崩潰嗎?逃得了隱形病毒無聲無息地跑到身邊嗎?

 

新 語:

地球四圈全部中槍,說氣候變遷,給人印象是專指大「氣」之事,已然不對。本文一開始就指出英文字climate本沒有限於大氣之意,跟weather不會混淆。類似的,候鳥的英文是bird migrant,只是遷移鳥之意,在定義上只說跟著季節搬家,沒有跟氣候同步的內涵-季節還是很短,不能算是氣候。所以咱中國古人想跟著大自然動作來訂定名稱,難得有科學精神,卻弄巧成了拙,把當今全球最熱的話題給搞濘了。嚴格地說,氣候一詞最重要的內涵是「長期統計趨勢」,所以就算是面對如「海洋」現象的長期低頻演變之事,也是用這個詞。例如中文講「一百年來海水性質的氣候變」(climatological variation),保證中文世界的人看了糊塗,又是水又是氣的,大概都會誤解成大氣的氣候如何影響了海水的改變,荒唐透頂。但若說成「一百年來海水性質的長期統計趨勢,絕對清楚明白。

如果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大家想,要把氣候一詞改稱什麼才正確?那也順便把候鳥一起換名字吧。這是打趣,但希望中文世界裡所有的人,也操練出洋人腦袋的本領,隨時指男指女一定精準地反應用heshe,咱中文可是囫圇吞棗、男女平等,通通叫他(文字的她是後來學英文給發明的新字,怎麼發明人沒給個新的發音呢!光聽沒見人,誰知道是男還是女?)好在沒有要納入拉丁語系的ElLa的必要,否則真是文化變遷帶出了極端文化囉。

 

頭 疼

時下是有新的詞兒,叫天候(好像是日本語,中國古文都查不到)。例如國道電子看板有言,「最近天候不佳,開車請多留意。」其實就是天氣嘛。不管哈日或韓流,反正台灣同胞都「看有」外來語。也或許大家心目中,真覺得候字比較有深度、有文化,天氣人人會說,俗氣了點。不過,如果候字有「統計概念」的意義,那把天氣和氣候加在一起,去掉共同而變麻煩的氣字,變成「天候」反而有幾天內模糊的天氣統計的意思,唉,用了吧。

 

 

+0.01句話:洋人真死腦筋,中文有海,英文是sea;中文也有洋,英文是ocean。咱中文偉大,加起來叫海洋,英文沒有了。到底誰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