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6月20日,2018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

報告中,《Science》2018年IF為41.037,排名第14位。

作為三大知名國際頂刊之一,《Science》往往是傲視群雄吾輩不可企及的存在,

影響因子前腳才發布,

後腳《Science》就刊發了一篇題目為《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的論文,

藉助了統計學手段,研究全球公民的誠信情況。

按道理《Science》這麼牛,那刊發的這個論文一定是經過層層審核,內容和實驗設計一定是非常科學而嚴謹、得出的結論一定是精準又可靠吧?

然鵝,你們猜怎麼的?

這個論文最終的結論是:中國公民誠信度在參加統計的四十個國家中,排名地球倒數第一!

學霸姐姐一看,有點兒方,真的假的?

Science這樣的國際權威期刊,不能胡編亂造吧,

趕緊去看看,我國的誠信度怎麼就全球倒數第一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篇論文的實驗是這樣設計的:

非常簡單粗暴!

就是實驗人員事先準備了17000個「遺失」的錢包,然後在全球40個國家的355個城市進行「扔錢包」實驗,

然後統計大家撿到錢包有沒有上交給工作人員,以及統計失主被主動聯繫的次數。

這個錢包長這樣:

第一感覺:這真的是錢包嗎?這真的不是一個小學生的文具袋?

錢包裡面的東西也很簡單:

就是鑰匙、購物清單、名片,有的放了49元人民幣,有的一分錢都沒放,

身份證護照手機銀行卡啥的,更是不存在,

學霸姐姐小聲說:如果我撿到這個錢包,我不會覺得失主會很捉急,畢竟,這裡面啥也沒有啊!!

然後,令人窒息的是:

這個實驗設定的「主動聯繫失主」的標準是——用郵箱聯繫失主!!

懂了,原來名片是這個用處,

關鍵,這年頭誰沒事兒用郵箱啊!!

又慢又土!學霸姐姐用郵箱的唯一用途就是:看簡歷和找回密碼,

如果你把名片上的聯繫方式改成微信QQ啥的,

那一般人會分分鐘聯繫失主吧,那估計我們的誠信度能碾壓全球了。

?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是——一個人撿到錢包了,把錢包上交到工作人員處,然後工作人員去寫郵件通知失主,這個過程,它不符合我國人的基本行為反應,

並且這和誠信之間到底有多大關係說不清道不明。

大家一般會這麼做:

撿到東西——上交給公共場合的工作人員——失主自己去服務台問詢——找到錢包。

或者:撿到東西——裡面有相關聯繫方式——打電話給失主——找到錢包。

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你的錢包沒什麼錢的話,大家主動聯繫失主的概率一定很低。

一個空錢包,還找啥?

所以,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沒有考慮到文化差異的實驗設計。

再來,實驗的樣本投放量也有問題,我們來看看:

阿聯酋,人口970萬,樣本400個(錢包);

英國,人口6510萬,樣本1132個;

美國,人口32925萬,樣本1000個;

中國,人口13億,樣本400個。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要笑了,我們堂堂近14億人口,樣本居然和只有970萬人口的阿聯酋一樣多,

這樣的實驗結果,我是不敢信的。

作為一篇歷時10年完成、經過同行評議且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的論文,

學霸姐姐覺得,這個實驗數據,價值真的不是很高,

藉助實驗數據的手段,分析「誠信」這類道德判斷方面的問題,算不上什麼高明的方法,

並且,作為發表在《science》這樣頂級學術期刊上的文章,用「honesty」這種字眼和明顯帶排名性質的統計圖,真的讓人覺得不是很舒服,

最終的結果也只是一個刺激我們國人神經、嘩眾取寵的研究結論。

最後:中國人的誠信度,不低!

支付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4個大城市設置了多個無人貨櫃,櫃中的物品可以免費借用,全憑自覺歸還。

24小時後的統計結果令人驚訝:四座城市的按時歸還率全部超過了95%,其中鄭州和東莞更是達到了100%!

小小的總結:

看完整個論文,學霸姐姐覺得,作者其實是花了一番功夫的,控制了很多變數,堵上了很多漏洞,

但是,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現在的這個最終統計結果,真的讓人無法信服。

《Science》作為一個國際頂刊,也不應該刊發這樣帶有特殊意味並且不嚴謹的論文,

畢竟,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我在馬路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面「。

我們的誠信度,不是一篇有漏洞的論文可以定義的。

生物女學霸,一個自稱學霸其實很渣的生物汪,

努力將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兒呈現給大家,

關注一個好不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