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並不是智人獨有的,甚至不是人類獨有的。草原上的旅鼠不同高低和頻次的聲音,就會向同伴們傳達顯示「有老鷹!」,「有美女(美鼠!)」或者「有食物!」這樣的信息,更不用說靈長目動物,甚至可以用聲音來表達喜怒哀樂。

但是有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的語言構成,和旅鼠一樣,只能表達現在進行時的事件,這可能也與他們的智力水平有關係;換句話說,他們的語言水平只會表達,既不會回憶,更不會遐想。

沒明白?想想你家的喵星人,它的叫聲很容易表述:主人我現在餓了。你能想像它如何表達:主人,明天我想吃魚,或者說,我不想吃昨天你拿來的魚,這麼複雜的內容嗎?

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你沒有複雜的語言系統來描述這個世界,然而這世界並不會因為你表達能力的簡單而變得簡單起來。在萬物凋敝的小冰河期,面對紛擾多變的生存環境,強大的尼安德特人落伍了。

智人的語言,在10萬年前左右,就已經可以表達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所以我懷疑,世界上是不是真有智慧樹,它結出的果子不留神被智人吃到了。

時態的表達是很重要的,想想看,尼安德特人小伊的爸爸只能沖小伊喊:小心!左邊這條路是懸崖!而智人小蓋的爸爸卻可以告訴他:前不久小毛想從左邊走,結果掉下去了。所以你以後就不要走左邊這條路了 ! 更重要的是下一句:記得以後讓你的兒子也別走這條路.....

你別笑,千百條類似這樣的關於周圍環境的經驗,組合起來就是傳承。而這傳承就是足以戰勝另外一個強大種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語言能力的差距,最終造成了兩個族群傳承祖先的生存智慧和應對惡劣環境的能力,截然不同。可以這麼說,每一個尼安德特人都是強大的個體,為了生存和繁衍披荊斬棘,悍不畏死;而每一個智人,都經受了長輩繼自祖先的生存智慧和戰鬥經驗的傳承。

而智人這種傳承,代代延續,隨著歲月不停地補充和改善,愈益強大。

很顯然----直到現在也是一樣---拼自己,是比不過拼祖宗的。

說句勵志的話,現在混日子的人啊,別忘了你自己以後也是別人的祖宗啊.......你好歹給你的後人留下點生存經驗,才不枉為智人一世吧?.........

能量攝取和利用的問題,埋下了尼安德特人消亡的隱患;語言和傳承的差距,使得越到後期,智人在生存和戰鬥技巧方面的優勢越顯著。

鬱悶的尼安德特人像叔本華筆下的豪豬一樣,感受到了造物者傳遞的冰冷的信息,想要靠近那個聰明的族群,抱團取暖;但是他們並沒想到,他們認為的安全距離,對於那個聰明的族群來說,已經是卧榻之側。

心智的啟蒙可以有效地延展「家」這個定義的外沿。「家」的外沿,是和人類掌控自然的能力呈正相關的。對於這個外沿的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定義,導致終於有個叫潘多拉的智人,打開了一個盒子。

那個瞬間,是紀元七萬年前。

那個瞬間,電閃雷鳴。造物之力割裂天空的剎那,映亮了潘多拉清澈的眼睛,也映亮了盒子里的東西。

這東西跨越了一百四十萬年,在世間重現。上一次出現,它直接成就了萬物之靈的誕生。

是的,你沒猜錯,就是那塊板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