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誘因包括:不健康飲食、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血脂紊亂、缺乏運動、精神緊張

文/羊城派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吳遠團

我國心血管病每年死亡人數達350萬,平均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源頭,血栓堵塞血管,導致心臟缺血缺氧而誘發猝死。心血管專家表示,30歲以後人群血管壁就不光滑了,如果不注意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存在這8種誘因,預測未來發生心梗的準確率高達90%。

30歲以後,血管內壁就不光滑了

健康的血管內壁是光滑,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也變得老化,如同日久生鏽的水管一樣,人體動脈血管內膜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厚、硬化,血管內膜變得不光滑,若進一步伴有脂類物質的沉積就會進展成為動脈粥樣硬化。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劉淑娟說,動脈粥樣硬化隨年齡增加有不同表現,30歲以前血管內壁上表現為脂質沉澱為主,40歲動脈壁上逐漸出現斑塊,50歲以後,血栓斑塊破裂出血,便容易出現心梗或腦梗。這斑塊的中心就是一些類似粥樣的物質,黏稠得很,凸起的斑塊就會造成動脈狹窄。

一般來說,從動脈粥樣硬化到心梗有一個發展過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形成血栓——心血管事件(心梗)。可以說,動脈粥樣硬化是隱藏在血管內的禍根 ,因為有相當數量的心肌梗死源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引爆」,斑塊破裂就是導火線。

高血壓和糖尿病會提前讓心梗到來

血液去路被堵,會發生什麼?劉淑娟說,血栓發生於心,冠心病、心梗、心絞痛、猝死;發生於腦,中風、腦梗、頭痛;發生於四肢,外周動脈疾病,四肢無力、間歇跛行。所以說,血管如果通暢的話,會減少相當一部分疾病的發生。

實際上,除了年齡,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比較常見的有糖尿病、吸煙、年齡(男性50歲以後或者女性絕經期後)、肥胖(體重指數超過28)、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家族史。

而需要重點指出的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影響中國人心血管風險的重要因素,高血壓、高血糖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展,讓人更快地出現心梗。

(1)高血壓是心血管死亡首位危險因素。劉淑娟說,每年心血管死亡人數中至少一半與高血壓有關。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5%,也就是10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

(2)我國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1.6%。超過3/4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但是,這些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情況卻不盡人意。劉淑娟舉例說,

97.14%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

91.43%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為

87.86%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

53.21%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如無禁忌症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47.86%的冠心病患者仍不知道吸煙的主要危害是促進冠心病發展。

這樣的治療和控制現狀導致我國心血管病每年死亡人數達350萬,平均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

遠離心血管疾病,控制這8種誘因

面對如此嚴峻的心血管疾病,該怎麼辦?研究表明,8種已知的可控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預測個體未來發生心肌梗死危險的把握度為90%。劉淑娟解釋說,這8種可控的因素有:不健康飲食、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血脂紊亂、缺乏運動、精神緊張。而只要控制危險因素則可降低44%-76%的心血管死亡率。

如果要避免自己患上心血管疾病,劉淑娟說,從現在開始,改變原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心理平衡。而藥物干預則包括了降壓、降糖、調節膽固醇、抗血小板。

來測試一下,你是否需要用藥治療?

1、年齡 男性≥50歲或女性絕經期後;

2、高血壓 血壓在150/90mmHg以上;

3、高膽固醇血症 總膽固TC>6.22mmol/L(24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4.14mmol/L(160mg/dL);

4、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血糖≥11.1mmol/L;

5、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一級男性家屬發病

6、肥胖 體重指數≥ 28kg/m2;

7、吸煙 有吸煙的習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