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題目那句是下聯,小妹自己對出了上聯。

上聯:荊門萬裏,遙望熊丘唱楚韻;

下聯: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

釋義:

?大家可以看到,下聯是歌頌湘水,提到了華夏始祖舜以及漢代風韻,都跟人文地理有關,這裡不多做解釋。

上聯是小妹對的,「熊丘」對「舜祖」這是名詞,其中熊是指的熊繹。

因為,熊繹及其後代是江漢流域最早的開發者,他們的創業歷史是艱苦卓絕的。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

而荊門山,在今湖北省西部,漢江兩岸。這裡條件艱苦,熊繹身為國君帶領臣民跋涉山林,開闢疆土,甘苦與共,算是一個具有開拓行、區域開發的始祖。

所以,小妹想了半天,能跟三皇之一的舜帝相對,並且這人自身的中地理位置符合,即,能跟「湘水」對應的人,可以說是極為少的。

此聯,1.難在人厲害,影響了環境;2.得有跟舜祖類似實際的人,不能找個張三李四就把人名湊數了。3.符合第一二條件以後,上下兩聯中的人物墳墓還得點名,並清晰的點明當地的文化傳承。

故而,??能符合這條件的,唯有熊繹此人了。因為,他是春秋時楚國的建國始祖,絕對牛鼻!

如果朋友們另有對聯,可以在下面留言,小妹托腮等候。??????另,求關注俺呀!


黃河萬裏,縈繞帝陵奏唐韻,

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

帝陵,特指炎黃二帝之陵,現陝西寶雞市有炎帝陵,延安有黃帝陵。黃河作大迂迴繞二帝陵而過。黃河是中華文明之搖籃,古往今來,哺育著萬世龍的傳人,她繞帝陵緩緩前行,三里一徘徊,五里一回首,依依又依依,盡顯無窮的緬懷,又恰似一曲縈迴環繞華夏大地的天籟之音,奏響了我大中華強漢盛唐古風今韻的浩瀚樂章!


謝謝邀請!

上聯:濁河千彎,裊繞堯宗繪秦月;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下聯: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1.濁河:黃河又稱濁河。

2.裊繞:新華字典解釋為:繚繞不斷。如歌聲裊繞。

3.堯宗:指我國上古時代「五帝」之一的堯帝。堯帝傳位於舜帝,歷史上稱為堯舜。堯廟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在黃河的東岸。舜廟在湖南省。

(圖片來自網路,謝謝!)


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

長城萬裏,蜿來秦皇頌功業

~~~上下聯對調過來韻律更和諧些


隋唐運河,貞觀之治顯盛世


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田螺紋彎,為了子弟不顧己。


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

愚公移山,壯志雄心育後人。


出句者是湖南人嗎?

古人云:惟楚有材。您看您這出句的格律: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很不合基本聯律!且尾字為平,只宜做下聯。

恕直言,您對對聯完全是一竅不通,文字牽強,格律不通,上下聯不分。

您這分明是在侮辱對聯,丟湖南人的醜!


上聯:湘水九曲,迴還舜祖描漢風

下聯:渭河蜿蜒,溯源羲皇繪國魂

橫批:煌煌華夏


陝垣千轉,盤旋乾陵敘唐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