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思維補丁的第211篇文章

We Light Forever Up 來自思維補丁 00:00 03:36

很喜歡的一首歌,We light forever up。

頭圖基於CC0協議引用。

(一)

慾望造就我們,但有時,它也會將我們毀掉。

1966年,斯坦福大學的Walter Mischel博士曾經在幼兒園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這個實驗被稱為「棉花糖實驗」。

實驗的機制十分簡單,博士隨機選擇一些孩子作為此次心理實驗的對象,然後會讓孩子隨機完成一項任務,但這不是目的。因為這項任務非常簡單,以至於所有的孩子都能輕鬆完成。

此次實驗的重點在於完成任務之後的獎勵。

任務完成之後,博士會告訴這個孩子:你做的很棒,所以你將獲得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你現在就可以吃掉這塊棉花糖。但我現在有點事要離開這個房間,如果你能等我回來再吃的話,我就會再另外給你一塊棉花糖。記得哦,如果你選擇在我回來之前吃掉這塊棉花糖,就不會獲得第二塊獎勵。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這麼簡單的獎勵規則,當然所有的孩子都能聽得懂。

然後,博士會離開房間大概15分鐘。博士離開後,孩子們的表現不一,有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第一塊糖,先解饞再說!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忍著沒動,但最終在棉花糖的誘惑下還是妥協了。還有一些孩子則試圖用各種方法延長等待時間: 有的轉過身去;有的用手蓋住眼睛;有的把手坐在屁股底下……

15分鐘後,博士返回房間。在這個試驗中,大約只有30%的孩子,拿到了第二塊棉花糖。

14年後,也就是1970年。Walter Mischel博士再次找到了當初做實驗的孩子們,他發現,那些面對棉花糖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功超越了那些立刻就拿起糖的孩子們,而且,差異十分明顯:

能夠保持克制的孩子,他們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分數,比那些抓起糖就吃的孩子高出了210分(當時SAT滿分為1600分)。

不僅如此,能夠獲得第二塊棉花糖的孩子,還表現出了更好的身體素質,更少有肥胖者,更自信和更聰明,更重要的是,他們更能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如毒品酒精等)的侵蝕。

(二)

「棉花糖實驗」很有力地闡明了一個道理:

一個人的自控力,一個人對自我慾望的控制能力,往往比智商高低能更好地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這個心理測試背後的邏輯在於: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出於溺愛總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個人慾望,就容易導致孩子不具備慾望的自我管理,造成孩子缺乏自律能力。

因而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於網路遊戲、賭博、酗酒和毒品的漩渦之中。

說到底,遊戲、賭博、酒精和毒品的共性是什麼呢?就是對人類慾望的及時反饋,所以這些東西都非常容易令人上癮,因為它們的本質就是滿足「永遠無法滿足」的慾望,使你上癮。

遊戲中,你殺死一個怪物就能立刻獲得經驗值,就能立刻撿起怪物掉落的金錢,收穫一種虛擬的財富和滿足感,而你永遠都希望自己比別人級別更高,裝備更好。

賭場里,只要你掏錢下注,馬上就能收穫一種「可能大賺」的,充滿緊張的滿足感。

一場爛醉,所有煩躁與不快就能被酒精所淹沒,雖然醒來還是一堆爛攤子,但至少收穫短暫的一醉解千愁。

毒品更是如此,它完全令人沉迷於幻象之中,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遇,何種心情,毒品都立刻帶你逃離塵世現實,進入一種亢奮的麻醉狀態。

……

其實,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立誓減肥,手機的屏保是「自律給我自由」,微信的頭像是「不瘦10斤不換頭像」。但是又如何呢?還不是在一個疲憊失落的工作日晚上,不由自主地吃了正餐又吃甜食,吃了甜食又叫了炸雞。

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慾望牽著鼻子走,這不是多麼高深的道理,只是因為:

縱慾令人歡愉,而控制自我慾望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可是,「縱慾的人生」必然淪陷。

(三)

但並不是說,要去刻意地壓制自己的慾望。事實上,慾望和咳嗽一樣,是壓制不住的。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就是一種簡單而粗暴的壓制,不讓玩遊戲,不讓看電視,不讓談戀愛……

但你壓的越低,往往彈的越高。一味壓制反而會扭曲人的心性,比如性慾,早有研究表明,在性教育越落後和性禁錮越嚴厲的地區,性犯罪卻越是呈現高發的態勢。

面對慾望,更好的態度是我們應該學會管理它,而不是試圖壓制它。

你必須認識到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

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的胃容量是有限的,你的財富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終日沉醉在遊戲、酒精和賭博,沉醉在「慾望及時反饋」的歡愉中,就勢必要接受虛耗光陰所導致的腳下虛浮,乃至窮困潦倒。

從某個層面而言,選擇自律還是縱容慾望,簡直是在選擇兩種不同的人生。

慾望就像藤蔓一樣,對人心性的纏繞是默默且不容掙扎的。你瞧,越是不能管理自我慾望的人,越是容易迷信一夜暴富的奇蹟。以至於總是將剛剛到手的財富揮霍一空,或者剛剛完成一個微不足道的成績,就陷入到漫長的自我滿足中。

我們身邊都有月光族,月光族的一個共性是什麼?

不是缺乏規劃,實際上,很多月光族在每個月捉襟見肘的時候,也常常痛徹心扉地立下重誓:下個月發工資一定要省著點花。

但往往,剛發完工資的第一周就又開始宣誓了。

他們的共性是沒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慾望,極度缺乏自律性,看到什麼東西喜歡,立刻買回來再說,立刻就要獲得那種慾望的滿足感。

因為大部分的慾望管理都會令人痛苦,畢竟,相對於克制自己的慾望,立刻滿足它更令人愉悅。

比如,吃掉一個甜筒立刻就能收穫甜蜜感,但是,消耗它卻需要跑步30分鐘。

比如,你可以用一年的時間精進專業技能,也可以把自己的遊戲角色練到滿級。

比如,你知道理財的重要性,也知道記賬是個好習慣,它能清楚地反饋你對物質和慾望的刺激。但很多人的很多賬本,都呈現一種淺嘗輒止的遺憾。

畢竟,相對於花錢而言,記賬實在太瑣碎,太痛苦了。

我都記不住女朋友的生日、相識紀念日、相戀紀念日、領證紀念日、婚禮紀念日……你讓我記賬?

現在,有一種不那麼痛苦的方式,它的名字叫:網易有錢。

聽起來就是人民幣的味道呢,非常的赤裸裸了。但網易有錢可能是市面上最好的個人記賬軟體了(不之一哦),由於在記賬領域過於鶴立雞群,網易有錢獲得了2016年度最佳互聯網金融移動應用,且先後獲得蘋果官方6次推薦。

網易有錢能夠做到個人資產的一站式管理,能夠一鍵同步你的支付寶、銀行卡、信用卡,實現了記賬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只要5分鐘,理清一月賬。

作為一款地表究極的慾望管理軟體,網易有錢不單純只是記賬。它還可以形成反映你個人真實消費情況的收支報表,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可歌可泣的敗家史,讓你清晰看到自己各項消費的比重,認清個人消費偏好,糾正過度消費。

當然,網易有錢不是一個單純簡單的記賬軟體,它還可提供個性化投資資訊建議,幫助你掌握花錢的藝術,培養賺錢的能力。

管理你的慾望,這麼做很辛苦,但是,它卻通往更自由的可能。

這裡是思維補丁,謝謝你的閱讀。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