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於中金,烏深,坪林三地間的巨大山陵,最中央的山峰是整個索瑟納克除瓦紅高原之外的最高頂點。大山陵北部,鸞尾森林延伸而出,成為分隔中金與坪林的天然屏障。南部的余脈斷山一直向南延伸至鏡都北部,斷山中發源的鏡河流經鏡都,匯入烏拉爾河。

大山陵處於索瑟納克中心,因此在多方文化中都處於重要地位。中金與烏深人將其視作深藏寶藏的山脈,大山陵西部,西南部多處發掘出金礦與其他珍貴寶石的礦脈。依憑這些礦藏,中金人與烏深人在山脈附近建立起不少有關城鎮,集散往來礦產與商品。其中烏深人建立的城鎮最富有特色,由於大山陵西南部礦藏豐富而石質堅硬,烏深人的礦洞在地下永恆交錯。在宏廳王佛那斯·墨里統治時期,對於山脈礦藏的發掘開採達到最大規模,大量黃金流入,讓鏡都墨里王室極為富庶,而烏深的富庶又吸引索瑟納克其他地區居民大量遷入,又反而促進金礦的開採。人們在回想那個年代時,總會莫名其妙地回想起廣袤繁榮的土地和土地之下綿延相連,寬廣恢弘的廳堂,以及廳堂之中堆滿的金銀珠寶。佛那斯王在礦洞之中大興修建,修築起無數地下廳堂宮殿,裝飾奢靡華貴之極。追隨佛那斯王的喜好,一批又一批地下城鎮興起。這些城鎮在開採和加工轉賣礦石,金鐵冶煉等等方面都極具有自身的個性,有的城鎮甚至佔用上萬條廢棄礦洞,生活數萬人口。在地下極其混亂無序的生活中,各類秘術,魔法如陰影般瘋狂滋長。最早的鍊金術就萌芽在當時的地下城鎮中。利用大山陵山脈產出的珍貴湖鐵,佛那斯王打造出龐大的鏡湖騎士軍團,成為索瑟納克最強盛的城邦。佛那斯王逝世後鏡湖騎士分裂,鏡都墨里王室的輝煌也同時逝去。山巒失去了哺育礦脈的乳汁,礦脈漸漸枯竭,絕大部分地下城鎮被廢棄,在長久的時光流逝中,礦洞坍塌破敗,大山陵西南處地裂隨處可見。雖仍有一部分礦鎮留存,但也轉變了自身的職能。大部分廢棄礦鎮留下地底縱橫交錯的礦洞,不少成為影魔和夢妖的棲息地。

對於坪林人來說,大山陵則是聖地般的存在。坪林的統治者,牧林城樹瑞家族認為自己是森林女神薩布尼娜的後裔,而森林女神所居住的森林殿堂曾經處於大山陵山谷之中。崇拜森林女神是坪林人一貫以來的傳統習俗。他們會在豐收時節舉辦豐收慶典等等以祭祀森林女神並表達對於她的恩賜的感激。因此對於大山陵以及其附近的森林,坪林人向來以崇敬的態度對待。坪林人相信先祖的靈魂仍在大山陵中的森林遊盪,因此對於中金,烏深兩地對大山陵的開採深惡痛絕。歷史上烏深與坪林為此交戰多次,這也構成了牧林城與鏡都長久以來的矛盾之一。牧林城總是渴望控制大山陵全境,但鏡都的財富五分之二來自大山陵一脈,所以兩城之間的矛盾從未緩解。

大山陵深處是森靈的棲息地。森靈屬於精靈中親近於人類,渴望舒適安逸生活的一族。他們對於戰爭和爭奪不感興趣,熱衷於在森林中攀爬漫遊,耕種和狩獵。他們也樂於治癒森林的傷痕,維護森林中各種生命之間的平衡穩定。與其他精靈一樣,他們常常顯得單純快樂又無憂無慮,但是在他們守護的事物受到無可挽回的毀壞之後,又會變得極端狂躁,血脈中對於遠古諸神的信賴又會重新復甦,而且這種轉變一旦發生就很難再逆轉。

森林和其他精靈一樣擁有超出人類的力量。他們對森林中的氣息與聲音有極其微妙的感知能力。他們可以再數里之外感覺到狼群對鹿群的一次襲擊,也可以感受到溪水的漲落變化。他們可以通過呢喃與樹木交流。他們在所謂的「萬林之靈」的庇護下生存,也向萬林之靈提出自己的建議,他們的語言傳承於遠古的諸神語言河文,語法結構乃至詞語本身含有序列的咒力,可以促使草木萌發,河水暴漲。

森林居住在大山陵中部的山谷之中,在河文中被念作薩布菲佛,意為女神曾留之地。他們並不信仰自己的祖先諸神,但是在血脈中有對先祖本能般的懷念。因此他們在曾經的森林殿堂生活,努力維持森林殿堂的完好,在太陽直射入殿堂的一日會舉行祭典,那一日所有森靈,包括遊歷在森林邊緣或隱匿身份居住在人類世界之中的森靈都會回到森林殿堂。自生長年代至今,森靈的領地在西部與南部不斷收縮。森靈採取了預言警告等等方式阻撓人類對大山陵的破壞。森靈與人類矛盾最為激烈時,他們甚至會搗毀礦洞,用秘術,狼群封鎖山林。但是人類不斷增長的慾望力量以及想要牢牢掌控世界的雄心超乎森靈的想像,他們利用魔法,秘書,煉金和兵戈對抗萬林之靈,如蟲蟻蠶食朽木般不斷在森林中蔓延。這使森靈中出現了一股極端勢力,他們大多是家園被人類毀壞只好逃亡至薩布菲佛的族群。他們憤怒於人類的貪婪,反對萬林之靈對人類依舊溫和的態度。雖然他們並沒有投向暗靈,但是已經成為一個極其不安定的因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