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可訂閱哦!

楊雲珍:極右翼政黨成大選「造王者」,下一個脫歐的會是瑞典嗎?

作者:楊雲珍,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周悅

9月9日,在經歷了夏季極端高溫天氣的考驗後,瑞典迎來了四年一次的議會選舉。

長久

以來,作為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左翼的瑞典社民黨在瑞典歷史上長期執政,創造了「從搖籃到墳墓」的高度發達的福利國家體系。 

但是,因帶有新法西斯主義色彩的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在選舉前異軍突起,2018年議會選舉,被學界和西方媒體認為是最複雜且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選舉。

根據瑞典選舉委員會公佈的初步計票結果,由社會民主黨、環境黨和左翼黨組成的中左翼陣營獲得40.6%的選票;由溫和聯合黨、中央黨、自由黨和基督教民主黨組成的反對聯盟中右翼陣營獲得40.3%的選票;對外來移民持敵視態度的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獲得17.6%選票,較上次大選增長了近5個百分點(2014年大選中瑞典民主黨得票12.9%)。

社民黨領導的中左翼陣營和溫和黨領導的中右翼陣營都沒獲得多數選票,新一屆瑞典政府的組成需要跨黨派聯合,也給了瑞典民主黨通過立法影響政策的機會。民主黨力量的激增,給瑞典政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也衝擊了歐洲最穩定的政治秩序。《衛報》稱民主黨將作為「造王者」(kingmaker)發揮重大作用。

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瑞典因此處於政治的十字路口。

瑞典民主黨矛頭所指:移民、福利、歐盟

瑞典民主黨創建於1988年,有著新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根源,最初是瑞典白人種族主義的一部分。起初作為一個邊緣小黨,鮮少引人注目。2010年,在議會中擁有20個席位,2014年,擁有49個席位。伴隨著2015年難民危機爆發,2015年瑞典接受了163000移民, 是所有歐盟成員國中按人均比例接受難民最多的國家。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以反移民為政治訴求的瑞典民主黨,支持率大幅攀升。給長期執政的瑞典社民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阿克森(Akesson)2005年成為民主黨的領袖後,瑞典民主黨一直在努力重塑自己的形象,將其徽標從火炬改為藍黃色雛菊,即瑞典國旗的顏色。聲稱自己是包容性的政黨,對種族主義持零容忍的態度, 將一些言辭態度激烈的黨員勸退離黨。但是該黨還是捲入種族主義的醜聞當中。根據Aftonbladet報的一篇報道,一位市政候選人曾在Facebook上分享了歌曲「瑞典人是白人,國家是我們的」。2017年,一些前成員組建了極右翼的瑞典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Sweden 簡稱 AFS)

除了在移民問題上發難之外,瑞典民主黨也高度關注國家福利。指責執政黨總是以移民作優先考慮的對象,犧牲了瑞典人的福利。耐人尋味的是,民主黨在經濟政策上的取向並不是右翼的(以市場為主導),而是以中左翼(強調國家調控)為導向。這樣一種經濟政策使民主黨得到更多的認同,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執政的社民黨即使對移民採取嚴厲的政策之後,也仍然不能挽回那些失望的選民。

此外,瑞典民主黨也是一個主張脫離歐盟的政黨,其領袖阿克森表示,歐盟不是在歐洲合作的方式。「我的立場是,我們應該重新談判我們作為歐盟成員國的條款,然後人民應該有最後的發言權。」

兩位著名的瑞典民主黨議員,克里斯蒂娜·溫伯格(Kristina Winberg)和彼得·倫德格倫(Peter Lundgren)的觀點與阿克森的立場相呼應。他們本週發表了一篇聯合評論,表明瑞典民主黨希望瑞典離開歐盟。倫德格倫說:「多年前,我不會想到這是可能的,但是當我看到自去年以來所發生的政治變化,疑歐運動的快速發展,我認為在下次歐洲大選之後疑歐主義政黨將會組建歐洲議會最大政治團體,這是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但如果歐盟仍然像今天一樣,僅僅是一個具有非常明確的權力野心的政治聯盟,那麼我認為它沒有希望」。

另一位瑞典民主黨議員赫爾穆特·彼得森(Helmut Peterson)在談到英國脫歐時,直接明瞭地說,「是歐盟帶來了問題,我相信英國沒有歐盟會做得更好」。 

極化、混亂,瑞典與歐盟路在何方

傳統上親歐的瑞典,此次選舉中,中左翼的黨團和中右翼的黨團,都未能獲得多數選票。極右翼的民主黨現在成為第三大黨,未來在政府組閣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力。民主黨反移民,強烈的疑歐主義、以及呼籲瑞典舉行是否繼續留在歐盟的全民公投的政治訴求,使得長久以來歐盟成員國中最為穩定的政治秩序受到了衝擊。

2018年是瑞典議會決定普及投票權並賦予女性和男性平等投票權100週年,令人感嘆的是,恰在此時,具有新法西斯主義色彩的瑞典民主黨卻成為政黨格局中力量強勁的一部分。環顧當前的歐盟,極右翼的民粹主義勢力聲浪高漲,歐盟倍受指責與詬病。按照法國參議院議長傑拉德·拉徹(GérardLarcher)的說法,歐盟因其自身的官僚主義而陷入癱瘓,歐盟精英與公民的擔憂脫節,歐盟面臨著能否繼續生存的危機。義大利的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對歐盟的前途也不樂觀。6月底,他在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記者採訪時尖銳地說:一年之內,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團結的歐洲是否仍然存在。

歐盟的建構,原本是為了使歐洲大陸免於再次遭受法西斯主義的劫難,多元包容亦成為歐洲的價值觀的核心。 而今天民粹主義浪潮的興起,給歐盟的價值觀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對於瑞典民主黨的勝利,有學者認為是瑞典主流政治家的軟弱,是他們保持一種沉默的共識文化付出的代價。斯德哥爾摩經濟和商業史研究所研究員Tino Sanandaji指出,瑞典民主黨把犯罪和移民的禁忌主題(taboo subjects)推到了大選的前沿和中心位置,迫使主流政黨承認他們處理這些問題是失敗的。如果主流政黨仍然將移民以及與之相關的犯罪視作禁忌,不敢正視國家所面臨的問題,並公開討論的話,瑞典的政治將繼續陷於極化和混亂之中。極右翼政黨的崛起所造成的社會分裂已顯露端倪,此次選舉的投票過程中,多名民主黨議員在投票站外受到攻擊,包括一名懷孕的女性民主黨議員。

向左轉,向右轉,處於十字路口的不僅是瑞典的政治,恐怕還有歐盟。

世界風雲變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為您權威解讀。在線問答,解答您的疑惑,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鏈接,關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悟空問答。

數字經濟智庫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