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
確定不再關注此人嗎 確定取消

16張

美軍航母太平洋執行機密任務

摘要:美國在南海的玩火行為並不能證明美國的強大,而是相反。美國迷失了目標,其手段與目的已經無法匹配了。

美「霍珀」號導彈驅逐艦1月闖入黃岩島(資料圖)

最近,美國海軍軍艦在南海活動頻繁,且似有愈演愈烈之勢。美國海軍在南海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旨在彰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是對中國的公然挑釁。

風乍起

在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南海政策經歷了由「中立」到「積極介入」的一個過程。在南海問題上,美國起初只是在旁拉偏架,譴責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同時袒護其他當事國。在看到成效不大後,美國開始公然挑戰中國的南海主張,由慫恿當事國與中國對抗變為自己赤膊上陣,派出軍艦軍機大搞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美國先是自稱在南海爭議上「中立」,而後又轉變為積極介入;進而扶持阿基諾三世政府,支持其將南海爭端單方面提交仲裁;在仲裁結果出來後,美國如獲至寶,夥同幾個盟國聲稱中國必須「遵守規則」。美國的一系列做法還是很迷惑了一陣子國際輿論。作為一個自己都不批准國際海洋法的國家,美國竟能聲稱他國「不遵守規則」並以國際法官自居對他國審判,也是夠雙重標準的了。

美國南海政策的轉變,是與中國的日漸發展強大分不開的。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海洋霸權」,是美國國內智庫、戰略決策圈以及軍方長久以來的戰略共識。隨著中國的強大,美國認為中國已經危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海洋霸權」,因而開始實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計劃」,派出軍艦軍機在南海海域橫行,挑戰中國的南海主權。美國的行動同時也是對東南亞國家的安撫,向他們證明美國的力量仍然強大,靠得住,可以制衡中國。在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在南海也未消停,繼續發起多次所謂的「航行自由計劃」。與此同時,美國更加變本加厲地加強軍事建設,美國剛剛公布的新版《國防戰略報告》摘要的核心要點更是直指中國。隨著「以實力求和平」的叫囂,冷戰的陰魂呼之欲出。

乍暖還寒

由於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並沒有能夠籠絡到東盟國家來聯合對抗中國,特朗普政府把「亞太」的著力點切換到了所謂的「印太」,即以美日為核心,以印度、澳大利亞為骨幹,籠絡菲律賓、越南等南海聲索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繼續實施包圍和遏制中國的戰略。美日印澳除了打造四國聯盟外,還企圖在經濟領域也抗衡中國,四國提出區域基礎設施計劃,作為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選擇。

遮陽棚伸縮式雨棚摺疊戶外陽台雨篷鋁合金遮雨棚手搖帳篷停車棚蓬 靠牆4米*伸縮1.5米

廣告

運動戶外 2017款 K2皮划艇單雙人獨木舟充氣船漂流橡皮艇 K2雙人配兩隻槳 均碼

廣告

雖然美國拉攏各國,抗衡中國的行動搞得轟轟烈烈,但其實各國都各有各的小算盤。除了堅定與中國對抗的日本外,印度和澳大利亞都不願搞壞和中國的關係。考慮到與中國的關係,澳大利亞總理最近把對中國的批評調子放低了一些,以便不至於顯得對中國那麼強硬敵對。這對其他有意施展「大國平衡」策略的國家也是個提醒,和美國關係發展得太近,如果真的到了損害中國的安全和主權利益的程度,那也得好好考慮一下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還能不能維持得那麼好。

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冷戰式的軍事性質的聯盟註定是難以為繼的。中國與東盟正在商議「南海行為準則」,中國與東盟有信心,有智慧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南海當事國也可自行談判協商解決爭議。東盟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把南海局勢搞亂最終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才是可行的。地區和世界各國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南海,美國企圖擾亂南海的所作所為,也只是一陣「倒春寒」罷了,無力阻擋南海地區和平穩定局勢春天的到來。

看爾橫行到幾時

既要與中國保持好關係,要中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合作,又要強力打壓中國,這種套路真的可以這麼無限次地耍下去嗎?

美國軍艦軍機在南海公然挑戰中國的主權,這是對中國的公然挑釁,這種做法在冷戰後的國際體系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中國愛好和平,倡導共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但中國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對於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有權進行自衛,必給予有力回擊。正義和公道站在中國一邊,美國如要公然挑釁的話,「軍事化」南海、「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帽子美國就戴定了。

美國在南海的玩火行為並不能證明美國的強大,而是相反。美國迷失了目標,其手段與目的已經無法匹配了。戰後曾經由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秩序,是以自由貿易為先導,以海洋軍力為後盾作為霸權護持的全球體系。但現在自由貿易的大旗已被中國接去,而美國卻日益內向,只顧及本國利益。現在美國殘餘的帝國秩序里僅剩單純的軍力恫嚇,是難以服眾的,也是不可持續的。一如已經衰落過的眾多帝國一樣,過度迷信和依賴武力只能給美國背上更重的負擔,加劇縮短帝國的生命。近來美軍艦頻發的撞船事故就是明證。

(楊超,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