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nthelasma,眼睑黄斑瘤,眼睑黄色瘤,三氯醋酸,雷射,冷冻,手术

作者:林政贤医师/林政贤皮肤科诊所

出处:本网站

最后更新:2017/9/6  

  最近小英总统,因为左边上眼皮的「眼睑黄斑瘤」,去动了刀,成了新闻

  事实上,眼睑黄斑瘤在皮肤科门诊是相当常见的皮肤疾病。

  眼睑黄斑瘤长得相当有特色,最典型的就是在单侧或双侧眼皮上,有一个或多个黄色斑块。一般较常见于上眼皮,特别是内侧,但下眼皮也不少见。少数人还会长到脸颊。

  眼睑黄斑瘤一开始可能只是一小块,但会愈来愈大,甚至多块融合在一起。

xanthelasma,眼睑黄斑瘤,眼睑黄色瘤,三氯醋酸,雷射,冷冻,手术

  眼睑黄斑瘤多发生在中年人及老年人。如果在四十岁以前就有这个病症,则要考虑有家族性血脂异常的可能性。

  在性别上,女生比男生的发生机率高。女生的发生率约1.1%,男生的发生率约0.3%。

  这些黄色的斑块,是因为我们人体的巨噬细胞,吞进了大量的脂肪,并沉积在皮肤的浅真皮层所致。而这些脂肪,大多数是胆固醇。

  然而根据目前的研究,如果将「有」和「没有」眼睑黄斑瘤者两个群体相比较,两者在「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方面,并没有差异。但是,「有」眼睑黄斑瘤患者,其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VLDL(非常低密度胆固醇)比起对照者,确实有比较高些,而HDL(高密度胆固醇)也确实比较低些。可见得眼睑黄斑瘤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血脂肪异常所导致,可能还有其他目前还不清楚的致病机转。

▼两边的上、下眼皮都有黄斑瘤。

xanthelasma,眼睑黄斑瘤,眼睑黄色瘤,三氯醋酸,雷射,冷冻,手术  

 

眼睑黄斑瘤常被误称为脂肪瘤

  眼睑黄斑瘤常被一般民众误称为「脂肪瘤」。虽然这两者都跟脂肪有关,但其实是不一样的东西。

  眼睑黄斑瘤本身并不是皮肤肿瘤,也没有脂肪细胞的增生。如同上述,它是因巨噬细胞吞入大量的胆固醇,并沉积在真皮层所致。在治疗上以非侵入性或微破坏性治疗为主,手术为辅,下面会再详述。

  而脂肪瘤则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是脂肪细胞增生的结果,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

xanthelasma,眼睑黄斑瘤,眼睑黄色瘤,三氯醋酸,雷射,冷冻,手术  

 

眼睑黄斑瘤的重要性

  眼睑黄斑瘤本身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多数是美观上的困扰而已。

  不过要特别小心的是,根据统计,有眼睑黄斑瘤的患者,约50%有高血脂症,且血管硬化的程度也较高。

  在2011年丹麦的一项高达12745人,长达33年的大型前瞻性世代研究中,发现有眼睑黄斑瘤者,有较高机会得到心肌梗塞(1.48倍),缺血性心脏病(1.39倍),严重动脉粥状硬化(1.69倍),及较高的死亡率(1.14倍)。

xanthelasma,眼睑黄斑瘤,眼睑黄色瘤,三氯醋酸,雷射,冷冻,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血脂症的患者,在服用药物降低血脂肪后,皮肤上的黄斑瘤似乎并不会因此而消失。而饮食控制,也无法改善黄斑瘤。 因此,对于有眼睑黄斑瘤的患者,建议可以抽血验血脂肪,甚至进一步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  

 

眼睑黄斑瘤的治疗

  对于眼睑黄斑瘤的治疗,有很多种选择,包括:化学药剂、冷冻、雷射和手术。

xanthelasma,眼睑黄斑瘤,眼睑黄色瘤,三氯醋酸,雷射,冷冻,手术

  化学药剂是使用三氯醋酸 (trichloroacetic acid)去破坏黄斑瘤。经由多次的治疗,可慢慢让病灶愈来愈淡。除了治疗时有些许的刺痛感外,其他并无太大的副作用,也没有伤口。

  冷冻疗法是用低温的液态氮,去破坏黄斑瘤,也是需要多次。好处是没有伤口,治疗后的照顾很简单。

  雷射光疗的选择很多样化,除了有直接破坏效果,术后会有小伤口的汽化型雷射(如二氧化碳雷射、铒雅各雷射)外,铷雅各雷射,脉冲染料雷射,氩雷射,飞梭雷射等,也都有医师使用过,而且是几乎没有伤口,术后照顾相对容易。

  外科手术也是治疗的方式之一,不过要注意可能会留下疤痕。

  至于要选择那一种治疗方式,要根据病灶的位置 (与眼睛的接近程度),面积大小,以及患者能接受的恢复期和治疗次数而定。

  不管那一种治疗,治疗后都有可能有色素沉淀及色素脱失等副作用。另外,眼睑黄斑瘤都有可能再复发。  

 

参考资料

  1. Int J Dermatol. 2017 Mar;56(3):e47-e55. (laser review)
  2. Arch Dermatol. 2009;145(10):1091-1094. (1550nm)
  3. Plast Reconstr Surg. 2002 Oct;110(5):1310-4. (review)
  4. Wien Klin Wochenschr. 2016 Dec;128(Suppl 8):610-613.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5. BMJ. 2011 Sep 15;343:d5497. (Denmark study)
  6. An Bras Dermatol. 2016 Jul-Aug;91(4):468-71 (lipid profil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