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修行的宗旨是對一切境界不著相,不著相即是修心的宗旨。認可空凈的靈知,對眼前面對的一切不住為本體。以隨機應緣妙用的慈悲智慧心為用。前念認知不著相,後念認知不著相,念念認知不著相,念念達到體用不二。用時不忘體性真空,空心時又能隨緣妙用,達到體用不二,即是活菩薩出世。 修心就是要明白自己的當下起心動念在幹什麼?是為了什麼?時時刻刻不離平等的誠敬心,決定不能有一念的輕慢一切眾生。因一切眾生與諸佛無二無別,輕慢眾生即是輕慢諸佛啊!如果自己雖然常行仁義禮智信,內心還有自高自大的傲心,即是有我的執著,即是造罪造惡業。如果把一切的好事歸己,惡事壞事施於別人,這即是貢高我慢的罪惡表現。若是真正修行的人,一定能做到內心沒有絲毫貪戀愛取之心,隨緣應機可以把自我的錢財物資乃至身心等自我的所有一切,全部施捨給一切眾生。雖然全部施捨,而又不會執著我佈施了多少。無相的佈施纔是真佈施。一個真正平等慈悲的人,見到別人行善會歡喜讚歎、隨喜功德。見人作惡,也不會討厭怨恨。因為自心清凈,從來不見別人的過失,只見別人的優點,只見別人的長處行善的地方。對別人的缺點錯誤,從來不放在自己的心上,對別人的一點優點也不會放過。總是觀察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自心始終保持平等無私無我,保持了了常知、心無能所。既沒有能見能知能覺的心,更沒有所見所聞所知所覺的境相。在能所心滅的當下,不是斷滅、不是死定,而是了了分明、無知而知、無覺而覺。也就是當下知是絕對的真心靈知,絕對的覺是無覺的本覺。明瞭本性清凈,了了常知無一物。只是絕對的靈知。既無凡,更無聖,既無眾生相,更無佛相。時時明瞭一切相皆是幻相,一切境界皆不可得。在一切皆不可得中了了常知,對知道的一切現量境沒有絲毫的愛憎心。遇事不動愛憎取捨之心,即是清凈心,又名之為佛心,也就是無我無私的無心之真心啊!! 無念無作無執著,即是成就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皆從般若大智慧中生出。般若大智慧即是空有不住、

凡聖一體、體用不二、萬法平等。在平等性中妙用遊戲差別相,在差別的境相中,體性真空還是一如平等。平等性差別相,差別而平等,平等而差別。體用不二、空有不二、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無念無不念、無心無不心、無想無不想、無為無不為、無作無不作,一切不住、一切不著,一切不執、一切不計較。空時即有,有時即空,空與有是一體兩個方面,兩個方面即是一體。能明悟此平等理體的人,即是一個見理見性之人。見性之人無所見,既無能見,更無所見,只是明白一切皆不可得。明瞭一切皆空、皆幻、皆不可得,既不會再有什麼妄心貪求,更不會再有什麼愚癡的迷戀。

本性清凈無一物,既無眾生更沒有菩提,既沒凡更沒有聖,既沒迷更沒有悟。一個打破了二元化、進入了絕對一真法界的人。沒有任何的分別執著,沒有任何的我執、我見與我慢,進入絕對真心,了了常知,只是絕對的靈知。無善更無惡、無對更無錯、無好更無壞、無穢土更無凈土、無來更無去、無生更無滅,對一切平等又平等。在一切不分別的真心靈知之中,還有什麼對立的矛盾可言呢?還有什麼凡聖之分呢?還有什麼善惡可講呢?還有什麼正邪之差別呢?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如不動,了了常知本來如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凡不聖,是什麼,就是什麼。無名無相、無私無我,絕對的現量境。在絕對的現量境中,又能知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在知道黑白、好壞、善惡、美醜的同時,自己的心只是了知明白,不動絲毫的愛憎心。在知道差別的幻相之中,真性靈知還是如是知、如是明,沒有絲毫的愛憎取捨之心。這就是分別不做分別想,分別知道不動自我的意思心。分別知道自心靈知清凈平等,還是等於沒有分別,這就是體用不二的真實大智慧。能運用般若大智慧的人,即是一個清凈、自在、解脫之人,也就是一個道德圓滿、清凈無私的平凡人。這個平凡人,即名之為諸佛出世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