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有人說,如果對《紅樓夢》裏的女子作一個比較,那麼,襲人應該是最幸福的女子了,她最後有幸嫁給蔣玉菡,人生也不會過得太差。但是,我不這麼認為。襲人跟了蔣玉菡,也談不上幸福的。

一、當時社會的觀念決定了一女不侍二夫。

書中說襲人眼裡有點癡,服侍賈母的時候眼裡只有賈母,服侍寶玉的時候眼裡又只有寶玉,所以以此推斷,襲人將來嫁給蔣玉菡的時候,眼裡也只會有蔣玉菡。其實,這兩個類比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前面服侍賈母或者服侍寶玉,她是站在僕人的身份上來說的,那是襲人職場,她只有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獲得老闆的青睞,讓自己能夠長久做下去,並步步高昇。但是,她先做了寶玉的準姨娘又嫁蔣玉菡,這就不是簡單的說把本職工作的事做好就行的了。以蔣玉菡平日裏混跡於這些達官貴人之間,他能不知曉襲人跟寶玉的事嗎?他第一次見寶玉,就從薛蟠口中得知了襲人名字,可見襲人在寶玉屋裡的地位。那時候大戶人家公子房裡的大丫頭的身份大家都心知肚明,蔣玉菡也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不知道?

二、襲人嫁蔣玉菡本也是她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

寶玉出家後薛姨媽和王夫人商量襲人的安排,王夫人說,若放他出去,恐她不願意,又要尋死覓活的;若要留著他,又恐老爺不依。薛姨媽說他到底和寶哥兒沒有過過明路的。這就是襲人的尷尬處,也就是說她的身份在府里根本沒有人認。王夫人雖然暗地裡許若過,但是賈政不知道。現在兒子不在家了,還留著這個丫頭做什麼。襲人被打發回家,心裡實在不甘願,可是她若要死在賈家,辜負了王夫人的好心。可是,回去之後,若死在哥哥家,又對不起哥哥,只得委委屈屈地嫁人,嫁到蔣家,看蔣家真的當回事來辦,如果這時候她去死,又對不起蔣玉菡。沒錯,她的身份和處境就是那麼尷尬,而這種尷尬卻不能與外人道。

後來我看魯迅的小說《祝福》,總覺得魯迅在中間祥林嫂在夫死後她被迫改嫁要不要死這件事上有借鑒襲人結局的意思。祥林死後,祥林嫂和婆婆和媒人把她賣給了賀老六,祥林嫂覺得死在婆婆家不好,可是,當她看到老實的賀老六花了那麼多錢來娶她的時候,覺得死了又對不起老六。

襲人也好,祥林嫂也罷,都是封建制度戕害的可憐之人吧。

三、戲子身份極其低下,為人所看不起。

《紅樓夢》記錄的那個年代,戲子的身份是極低的,連趙姨娘這樣平時誰都看不上她的人,也想把戲子踩在腳底下。他們說到底就是有錢人的玩物。正像齡官跟賈薔說的那樣,把人關在這裡,連那雀兒都不如。在當時,戲子是社會身份最低一等的人物。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襲人嫁給蔣玉菡,就意味著她的生活跟著蔣玉菡一樣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更何況,蔣玉菡前面因為戲唱得好,扮相美,成為眾多人爭奪的對象。忠順王府甚至為了他找上賈家要人。如今賈家落敗,蔣玉菡的出路怎樣,是要打個問號的。即使是這些都沒有問題,這種喫青春飯的日子也不長久,所以襲人跟了蔣玉菡以後的日子,可能真的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進了薄命司的花襲人,能有什麼好命麼?回答是否定的!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以上十個網友的答案都非常精彩,在此為他們點贊!

我隨便說幾句,不算正式答案,請大家不要指責我缺少根據,沒有說服力。只供參考。

首先肯定一點,襲人嫁給蔣玉菡後生活並不幸福,因為如果幸福她就入不了薄命冊。襲人畫頁中的一束鮮花對應的是判詞中的「空雲似桂如蘭」,這是她的名,席是她的姓,席桂蘭是襲人原型的名字。但不要忽略席前面的限制詞「破」,這個破字就是她曰後生活的定性。試想,如果生活富足,能睡在破席上嗎!

襲人改嫁是迫不得已的。王夫人曾給過寶玉兩瓶露,一瓶是玫瑰清露,指代探春,一瓶是木樨清露,指代襲人。這就是說,探春和襲人的婚事都是由王夫人作主決定的。

寶玉的兩個同學中,香憐就是柳湘蓮,玉愛就是蔣玉菡,探春和襲人早就對他倆有所耳聞,甚至見過面,否則,柳湘蓮不可能成為探春心目中的白馬王子。襲人家是金陵城市貧民,離賈府不遠,她的家人也一定對蔣家有所瞭解。

紅汗巾子是一種組織的標記,相當於少先隊員的紅領巾。寶玉接受表示他加入了這個組織,儘管捱了頓痛打也沒反悔。所謂襲人隨手扔進空箱子要反看,實際是小心地藏在一個嚴實的箱子裏。當賈家被限制人身自由時,就如同是案板上的魚肉,只能任其宰割了。這時候當權者提出什麼要求,賈家人抗拒也是沒用的。所以當忠順王一類人點名要襲人時(忠順王早聽說襲人是寶貝),王夫人只能照辦。那時賈母已不在人世了。

襲人有很多優點,其中一個就是對人手撒漫,這其實也是一個缺點,說明不善於精打細算過曰子。另外,襲人捱了寶玉一腳留下了病根,可能要長期服藥,甚至終身不育。這些都是為後文埋下的伏筆。

暫時說到這裡吧!歡迎指正。


因為喜歡這個問題,明月不請自來,這個問題問得好,首先明月為題主點個贊!

襲人這個女子溫柔賢良,服侍賈寶玉盡心儘力,並且是與寶玉有雲雨之情的唯一女子,在寶玉的心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說除了林妹妹,明月認為寶玉最在意的女子就是襲人了,遠遠超過寶釵、晴雯等,曹公在襲人的判詞中是這麼寫的: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貴如蘭;

堪慕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可以肯定花襲人最終是嫁給蔣玉涵的(緣分天註定,經寶玉之手兩人互換過汗巾子)

那麼襲人嫁給了蔣玉涵會幸福嗎?

這也是明月曾經思考過多次的問題,明月私下裡認為是會幸福的!

因為襲人對寶玉的感情更多的是丫環對主子的感情,是忠心與誠心,也是襲人能留在賈家唯一的途徑,喜歡和愛的成份很少很少。那麼當形勢所迫,必須嫁給蔣玉涵的話,襲人是沒有理由去尋死的,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好好過日子了!

襲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服侍誰一心一意對誰,就因為這骨子中與生俱來的癡意,襲人是必定會拿出真心對待蔣玉涵的,相信以襲人的聰明和能幹,蔣玉涵很快就會喜歡上這個溫柔和順的女子,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寶玉既然和蔣玉涵能成為朋友,他們身上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那麼兩人婚後幸福的生活是一定會來的,只是卻不一定長久,因為俗話說「戲子無情」,襲人也是入在薄命冊上的女子!

而明月認為襲人心中總會有一塊地方是屬於寶玉的,相信她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與自己有過雲雨之歡,喜歡過自己,對自己溫柔體貼,陪伴過自己好多年的怡紅公子的!永遠,永遠!明月認為在那個時代,恐找不到第二個能像賈寶玉那樣尊重,愛護,溫柔對待襲人的男人啦!


從襲人出場,就給了她一個角色設定:「這襲人亦有些癡處: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今與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個寶玉」。

而她對寶玉的「專一」,又不是像黛玉那樣,「自幼兒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黛玉不勸寶玉「立身揚名」,並不是黛玉認為「立身揚名」不好。說實話,我們很難找到黛玉對「立身揚名」的態度。在這一點上,寶黛談不上志同道合。黛玉只是對寶玉:你不喜歡的,我就不勸你。除了感情上近乎苛刻的專一要求,黛玉在其他方面非常尊重寶玉的立場。

而襲人,「只因寶玉性情乖僻,每每規諫,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鬱」,她是要求寶玉按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出恰當的調整。

襲人的價值觀與寶釵近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寶釵是希望「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也就是「立身揚名」。寶玉誇香菱學詩下功,寶釵也不忘插上規諫:「你能夠像他這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的?」寶玉在調脂弄粉、照顧女孩子上一向體貼入微,寶釵勸他「苦心」當然是指仕途經濟的學問。

而襲人文化水平沒那麼高,眼界也沒那麼高,她只是希望寶玉「你真喜讀書也罷,假喜也罷,只是在老爺跟前,或在別人跟前,你別只管批駁誚謗,只作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換言之,她只要求寶玉假裝好讀書,以取悅賈政。

同樣是對主流價值觀的屈從,寶釵要求寶玉從內心改變,襲人只要求寶玉裝出個樣子來。然而她們的要求,寶玉都沒有接受。不接受的後果如何?襲人有言在先:「我另說出兩三件事來,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擱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了。」你依我,我就不走;你要是不依呢?

如果說,在這時候,襲人是打著「不走」的主意,卻用「走」來要脅寶玉的話,下面一句話又重申了她的觀點:「難道作了強盜賊,我也跟著你罷?再不然,還有一個死呢。」換言之,如果你作了強盜賊,我或死或走,肯定不會跟著你。

寶玉當然不會去作強盜賊(他沒有柳湘蓮的身手,想作強盜也作不了),但是他的離經叛道,是符合賈政的「弒君殺父」的預言的,比作強盜賊更甚。到襲人發現,寶玉沒有接受自己提出的「兩三件事」,也根本不會接受「兩三件事」的時候,她也會兌現自己的承諾,離開寶玉。

至於說能不能放得下?「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今與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個寶玉」,到服侍了蔣玉菡,她自然會「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蔣玉菡了。


謝謝邀請!

1、紅樓夢中,所有女子都各有各的苦楚。

2、襲人天然有一種癡,伺候老太太的時候,心裡只有老太太,伺候寶玉的時候,心裡眼裡也只有寶玉。換言之,襲人嫁給蔣玉菡後,慢慢時間久了,自然也會有蔣玉菡了。其實襲人這類人,應該算是很能認清自己處境的,就是誰能給自己帶來益處。她很能權衡利弊,這類人不論在哪個年代,應該混的應該都能不錯。

3、襲人很會察言觀色,把她分給誰,她能很快認清現實,誰能給她帶來幫助。所以有了後來投靠王夫人,以為王夫人可以給她轉正,後續正式升為姨娘呢。但襲人還是打錯了算盤。

4、我願意相信,襲人是愛著寶玉的,畢竟寶玉不論是從出身,性格,才情,長相等等都是數一數二的。襲人確實也是真心待寶玉的。寶玉對待這些女孩子也是真心的好。

5、蔣玉菡出身伶人。出身和襲人也算是相配。同時蔣玉菡和寶玉原本也是好朋友,不論是單就襲人個人而言,還是看寶玉,蔣玉菡對襲人應該都不會太差。襲人和蔣玉菡是可以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我覺得。但是襲人心裡還是會給寶玉留個位置。愛過如何能做到忘記的一乾二淨呢。

6、相比較其他女孩,死的死,傷的傷,襲人的歸宿還算是不錯的了。幸福不幸福,需要看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這個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是襲人和蔣玉菡相敬如賓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兩個受過傷的人一起,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從襲人的過往看,她不得已嫁給蔣玉菡後,過著平凡人的日子。她跟賈母時心裡只有賈母,這是她為自己終身考慮的結果,但人生會變,這個對奴才來說很正常,小人物往往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她後被指派給寶玉,那是明擺著的姨娘人選,所以她死心的為寶玉操心了。特別是她與寶玉初試雲雨情後,寶玉就是她的男人,古代三從四德的觀念深入人心,她自然不例外。她告狀也罷,用奸也罷,都是給前途修路,沒錯。

不得已嫁給蔣玉菡後,以她的性格,她會忠心侍夫,但悲傷和牽掛會時刻縈繞於心。畢竟寶玉給了她許多幸福。王夫人還給她許多榮耀,這可是她一直看重的東西。在孃家那裡,「賈府姨娘」的聲名給她掙足了面子。蔣玉菡是優伶,她如何能滿足呢?但生活中她會做個稱職的妻子。但寶玉是她的心病,會時不時關心打聽——寶玉過的好她會欣慰一些,……這是襲人的癡心處。


賈寶玉的大丫鬟襲人當的起一個「癡」字,也當的起一個「賢」字,是大觀園中唯一一個勉強算得上找到了女人起碼的歸宿,落得了善有善報的女子。

襲人生來是個溫柔美麗的女子,本命蕊珠,從小就被家裡賣身為奴。賈寶玉依舊詩「花氣襲人」更其名。襲人素來是一顆癡心,跟了寶玉心裡更是隻有她的寶二爺賈寶玉。為了賈寶玉,襲人是連人帶心一股腦的全部交出去了。不但一天到晚操心賈寶玉的起居飲食,就連是賈寶玉的前程她也是焦頭爛額費盡心機。就像是一個含辛茹苦忍辱負重的老媽子。

賈寶玉的第一次和襲人的第一次都是彼此的第一次。

有一天,賈寶玉這個怪叔叔一頭賴在侄兒媳婦秦可卿房裡睡下了。看著桌上擺的安 祿山擲傷太真乳的木瓜、牆上掛的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一夢就踅摸到了美麗的神仙姐姐警幻仙姑哪裡,本來警幻仙子是受了寧榮二公在天之靈的委託,警告他們這個稟性乖張,用情怪譎的嫡孫,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不要一天到晚混跡於鏡花水月的兒女情事。卻不曾想到賈寶玉偏偏就是個「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日有餘」的「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終究還是跑偏了道,警幻仙子祕授雲雨的本事他不但用在了襲人的身上,也用在了戲子蔣玉菡的身上。

蔣玉菡是個嫵媚溫柔的小相公,是忠順王府戲班裡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名角,深得北靜王鍾愛,忠順王爺也是寶貝的很。賈寶玉和蔣玉菡一見傾心,倆人十分投緣。賈寶玉曾以玉玦扇墜和襲人送的松花汗巾贈與蔣玉菡,蔣玉菡深情款款的回贈以北靜王所賜茜香國女國王貢奉的大紅汗巾。賈寶玉和蔣玉菡發生了「相與甚厚」的肉體關係後,安排蔣玉菡私自逃離忠順親王府,在離城十里紫檀堡置買房舍將他安置下來。

襲人的出嫁安排是賈寶玉這個「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最後的一點念想。

《紅樓夢》結尾大觀園被查操,落了個呼啦啦大廈傾,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賈寶玉遣散了怡紅院中所有丫鬟,以茜香羅為媒令蔣玉菡迎娶了襲人,襲人含淚忍悲匆匆出嫁。次日清晨開箱,蔣玉菡見猩紅汗巾,方知迎娶的是寶玉的大丫頭襲人,而襲人見蔣玉菡的松綠汗巾,也才知到嫁的是寶玉的知交蔣玉菡。自此,賈寶玉算是將自己的第一次留給了另一個第一次。

賈寶玉放下了襲人,襲人放下賈寶玉是最好的結局。


襲人嫁給蔣玉菡不會幸福。襲人在金陵十二釵又副冊,金陵十二釵是薄命之人,不會獲得幸福。

襲人愛的是寶玉,她的癡心是成為寶玉的姨娘,為此她做了不懈努力,她穩紮穩打,每一步都獲得成功。即使是寶玉的正妻,竟然也按照襲人的心意選擇了寶釵。襲人唯一漏算的是寶釵結婚後,沒有給襲人轉正,反而把她嫁給了蔣玉菡。

蔣玉菡本是紅遍京城的小旦,被忠順王爺相中養在府裏。那個年代大家族有養戲子,養相公的嗜好。蔣玉菡是忠順王離不開的人。

蔣玉菡不甘心當忠順王的孌童。他逃離忠順王府,投靠北靜王。北靜王還賞賜他一條茜香國女王晉獻的汗巾。蔣玉菡與寶玉一見如故互換了汗巾,寶玉的汗巾子是襲人的,給了蔣玉菡,寶玉回來後又在夜裡把汗巾系在襲人腰上。因為寶玉和蔣玉菡這段交往,忠順王派長史來賈府要蔣玉菡。寶玉不得已說出了蔣玉菡的藏身之處,蔣玉菡被忠順王抓回府裏。

蔣玉菡被抓回王府後,一定受盡折磨,忠順王不會再寵愛他。忠順王玩厭了蔣玉菡後放他出府。蔣玉菡的日子不會好到哪裡。

襲人的判詞前畫著一幅畫,畫上畫著一簇鮮花,一牀破席。鮮花,指襲人,也指襲人的姓氏;席,暗喻襲人,也暗喻襲人這朵鮮花落到一牀破席上,這破席就是蔣玉菡。

襲人雖然終身有著落,但是沒落到高樓大廈中,而是在破屋子裡。他們夫妻的生活應該是艱難的。也許寶釵給襲人一筆豐厚的嫁妝,他們用這筆嫁妝買房置地,過了一段豐衣足食的日子。然而蔣玉菡不會經營,很快家道中落。蔣玉菡有一股陰柔之氣,沒有男子漢氣概,家裡一切都是襲人操持。襲人從有小丫頭伺候的錦衣玉食的大丫頭,變成了洗衣做飯全部自己動手的老媽子。

多年後,在某個黃昏,丈夫幾日沒回來,襲人洗完衣服,獨自坐在門檻上。她看著自己一雙粗糙的手,懷念榮國府裏見識過的富貴榮華的日子。想著美輪美奐的大觀園裡有一個溫柔體貼,風流倜儻的怡紅公子。那個人曾經溫柔地待自己,給自己留著愛喫的酥酪……不知不覺中一滴淚流進嘴裡,鹹鹹的,苦苦的……

我是潤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潤楊的紅樓筆記!

謝謝邀請。

整部紅樓夢講得其實就是一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架構。好像襲人是其中少數幾個獲得善終善了結局的人物。但實際上你在想一想,就知道沒那麼樂觀了。

蔣玉涵這個角色,如果從整本紅樓夢的內容來看,佔的篇幅實際上很小,但他卻是至關重要的角色。他,是賈府大廈傾覆的第一個徵兆。

原因是什麼?實際上是與北靜王大有關係的。紅樓夢不談朝堂,卻從大觀園內的鶯鶯燕燕反應出了朝堂上的波雲詭局。其實,皇帝想拔的,是北靜王。而賈府,只是北靜王的黨羽,自然首當其衝。

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寶玉蔣玉涵有一段交換汗巾的私事兒,這本來是一件小事,為什麼會讓忠順王大動干戈?而讓賈政膽戰心驚深覺大事不妙,以至於不惜對寶玉痛下殺手?因為忠順王就是皇帝的親信,這從封號也能看得出來。他是忠順的,北靜王卻不是。

所以,北靜王的黨羽賈府,最後的結局早就註定了,要除北靜王,必先除賈府。賈府的消亡是紅樓夢的結局,但卻是北靜王府被摘除的開始。

那麼,蔣玉涵這個周旋於北靜王與忠順王之間的紅伶,最後又選錯了邊,錯投了北靜王,甚至與賈府有情愫的卑微小人物,會有什麼好下場呢?

一定也躲不過牽連的。那麼,襲人的結局也就可見一斑了。


謝謝邀請,《紅樓夢》裏,作者並沒有交代襲人嫁給蔣玉涵之後的故事,不過,從襲人的個性和為人處世來看的話,還是可以設想一下:他們的婚後生活應該還是不錯的,大概會是幸福的模樣吧!

曹雪芹在小說裏,給襲人的判詞是這麼說的: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優伶有福」四個字,隱藏的信息量可不少啊!至少可以預見一下,襲人和蔣玉涵的婚姻還是有好結果的。

襲人之前是服侍賈母的丫頭,後來跟過史湘雲,之後才開始服侍賈寶玉;不論哪個主子,對她的印象都不錯,這也證明瞭襲人的工作能力蠻好的,是大家公認的實力派;

眾所周知,襲人是個聰明有心計的女人,

賈府倒臺之後,她嫁給了蔣玉涵,為了自己的終生著想,她會和夫君好好過日子的;蔣玉涵除了身份低微些,也算是有財有貌,兩人都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扶持,日子自然會越過越好。

至於……襲人會不會放下寶玉,就不好說了。

也許,她會在心裡永遠給寶玉留一席之地,默默懷唸吧!畢竟,寶玉對她挺好的,也是她很多年都當做終身依靠的男子。

話說回來,這也只是設想罷了,畢竟,作者只寫了八十回的《紅樓夢》,好多事情都沒有交代清楚,大家可以發揮一下自己的想像空間,來設想大觀園風流雲散之後的故事……

歡迎關注【林茜的樂園】,觀看更多美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