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次提到在家和倆娃玩迷宮遊戲,挺多朋友感興趣,但都覺得迷宮好似很難,孩子年紀那麼小,肯定玩不來吧?事實上啊,迷宮是最適合1-3歲孩子的精細動作遊戲呢,特別是還沒開始學習塗鴉和寫字的孩子。

我家哥哥Joshua經常沉迷於自己給自己設計迷宮,其實這對孩子的空間感知能力和基礎邏輯性要求蠻高的,不過我們今天先不聊這個,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好好講講,迷宮遊戲在每個年齡段應該怎麼引入?以及如何帶孩子入門,一起製作簡易的迷宮。

因為在最初始的階段,迷宮並不是一個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遊戲,而是一個鍛煉手部控制力量和注意力的遊戲。

01 迷宮遊戲是什麼?

迷宮是一些通道很複雜的建築物,雖然能進去但很難找到出口,它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現在的很多遊戲中,迷宮也是經常被引用的一個設計。孩子們之所以對迷宮感到著迷,也是因為它們既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我們總覺得寫字好像是孩子臨時就可以學會的事,其實啊,孩子在精確地寫出字母和數字之前,必須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手部肌肉,然後再進一步掌握握筆的姿勢,使鉛筆能夠以他們想要的方式來準確的移動和書寫。而在還沒開始學寫字的階段,帶著孩子在家玩走迷宮的遊戲,不僅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操縱鉛筆的方式,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空間感知遊戲。

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線條和框架來畫出迷宮路線,讓孩子按照路線來走出迷宮。比如在優陪計劃46-48月齡的認知課裏,我就曾經跟Joshua玩過一個「紙上迷宮」的遊戲:

優陪4-5實踐課:《紙上迷宮》

我們把家裡的大件物品平面化,畫在一張紙上做成迷宮的樣子,然後讓其中一方閉上眼睛,把手中的小物件藏好。

優陪4-5實踐課:《紙上迷宮》

藏好之後,把藏的位置標在紙上迷宮裡,讓對方從迷宮的標識來判斷方位,並找出小物件的藏身之處(適合對迷宮已經有基礎概念的孩子)。像這樣用示意圖來藏寶尋寶,其實也是設計迷宮的一種變相玩法,難度並不會很大,反而能讓孩子感到更新奇有趣,代入感非常強。

對孩子來說,走迷宮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非常考驗專註力、細心與耐力。與此同時,迷宮也是二維或三維空間結構的精簡,常常玩走迷宮的遊戲,有利於加強孩子的方向感。

02 玩迷宮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既然迷宮遊戲那麼好,那麼幾歲可以開始帶孩子玩呢?事實上不管是難還是易,只要是迷宮,都可以幫助孩子去集中精力思考路線圖,這裡當然也包括很多種類型:

1-3歲:比如從1歲開始,當寶寶可以抓握住筆或者用手指塗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玩迷宮了。這個階段的迷宮比較簡單,以卡通造型為主,而且這個階段的迷宮一般只有一條通路,很少岔路,難度不大,主要是啟發孩子對迷宮遊戲的興趣。

3-5歲:這個年齡階段的迷宮會緊扣各種知識點來進行,例如地圖、星空、字母等,幫助孩子在玩中學習知識,有點迷宮還加入了3D概念,幫助孩子培養3D空間感。迷宮開始出現岔路,稍微複雜一點。

5-10歲:相對此前年齡段的迷宮變得更加複雜了。同時,迷宮緊密結合教學,比如教孩子認識時鐘,就用專門的時鐘迷宮來配合;教孩子看地圖,就讓孩子玩登山迷宮。

Joshua很小就開始玩迷宮,現在已經開始給自己和弟弟設計各種各樣的迷宮了,經常一個人靜靜的趴在桌子上沉迷畫圖。從玩設計好的迷宮到可以自己設計迷宮,他也遇到過一些難題和瓶頸,不過有時候還沒等他來問我,就一邊自言自語:「這裡怎麼走不了呢?」,一邊自己把問題給解決了。這讓我意識到,原來玩迷宮還有這5個好處

  • 解決問題的能力:迷宮能幫助孩子提高策略意識,以及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例如規劃路線和頭腦風暴等等,具有邏輯性的策略。

  • 精細運動控制:在走迷宮的時候,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精細動作能力,來控制鉛筆在走迷宮時盡量不碰到黑線。當孩子能越來越熟練的控制自己的手指肌肉,他畫的線條「碰壁」的狀況也會逐漸減少。所以其實對於低幼的孩子來說,走迷宮不僅能提高早期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對以後學寫字也非常有幫助。

  • 視覺運動:找尋路線是一個需要用眼睛不斷掃描紙張的過程,這樣孩子才能儘快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平時在家多跟孩子玩走迷宮,練習從左側到右側的掃描順序,可以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這對以後學習快速掌握讀寫的技巧也很重要。

  • 分級活動:在玩迷宮的過程,還可以循序漸進讓孩子進行分級練習。比如,首先讓孩子移動手指來走迷宮,之後可以用鉛筆來畫路線,最後再加入不可擦除的記號筆。讓孩子連續經歷三個階層來解決同一個迷宮難題,能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手部控制能力。

  • 培養自信心:前面也已經提到了,迷宮實際上是一項完美的精細運動活動,這個不斷熟練的過程也能增強孩子對挑戰的自信。我們可以先引導孩子從一個最簡單的迷宮開始,讓他建立起對走迷宮的信心,再慢慢增加遊戲的難度。

另外,其實孩子學走迷宮也需要和年齡搭配起來的,所以配套合適的素材,再慢慢引導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迷宮,可以在早期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03 怎麼跟孩子一起做迷宮?

設計迷宮是一類很常見的空間訓練方法,孩子在構思迷宮的時候,可以先試著使用帶方格的紙張和箭頭來做指引,這樣能夠讓孩子更加清晰的看到迷宮中的空間關係是怎樣的。

這裡要提醒的一點是,玩迷宮主要是參考設計的邏輯,不要跨太高的難度;要記住,陪在孩子身邊才能更好地引導。比如像我家Eric平時那麼好動,需要長時間專註的活動對他來說就有點困難,所以聽到做迷宮他的畏難心就比較大,前期需要我的持續關注。

在初始階段,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框架和線條來讓孩子自己設計路線,當孩子逐漸熟悉之後,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工具來設計多種不同類型的迷宮,比如圓形迷宮、立體迷宮等等,甚至可以為自己的迷宮設計關卡和陷阱。

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最初級的迷宮畫法,非常適合低幼和剛入門的小朋友。

第一步:畫出大致的框架、輪廓

比起圓形的迷宮,顯然正方形的迷宮會讓小朋友更容易入手。所以我們可以先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正方形,然後用橡皮擦在線條上擦出「兩個洞」,比如Joshua會在迷宮的兩個對角位置,分別建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

第二步:製作迷宮的路線

然後在框架裏畫一個小一點的正方形,用橡皮擦做更多的洞,至少要比框架上的洞多。比如在這裡,Joshua就設置了3個洞口作為迷宮的路線。

第三步:完善路線的走向

接下來,只要不斷向內延伸,重複上一個步驟就可以了。在不同的正方形上錯開找到不同的位置做洞口,讓路線慢慢完善且變得越來越具體。

第四步:加入不同的形狀

在加入了3-4個正方形之後(個數可以視紙張和框架大小而定),我們就可以在裡面畫一些其他的形狀了,比如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個數和擺放的位置

第五步:把裡面剩下的空白,用正方形填充完整

第六步:確定路線

讓孩子找出他想為迷宮設置的唯一一條道路,用粗一點的線條突出顯示,然後把剩下的洞口封閉起來就可以。

引導低幼孩子玩迷宮遊戲,吸引孩子注意力、培養興趣是關鍵,等到熟練後再逐步進階,迷宮遊戲的主題性、趣味性、挑戰性自然也會大大增強,對引導孩子學習某類知識的興趣也是很有幫助的。


其實平時我們精心設計的遊戲,怎麼用不經意的方式表達出來,也是一種教育的學問。我們總是希望能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可是這其中引導的方法,也是需要我們不斷去琢磨、去思考和學習的。

之前也有媽媽問我,孩子總是找不到出入口,不知道迷宮要從哪裡開始走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在入口處標上明顯的箭頭,指示孩子路口開始的位置。除此之外,盡量找一些全是「死衚衕」,只有唯一一條道路的迷宮作為入門,如果有太多可選的道路也會讓孩子感到混淆不理解

今天除了跟大家介紹了一種最簡單的畫迷宮的方法之外,也準備了一些從易到難的迷宮圖,大傢俬信我「迷宮遊戲」可以獲取素材包的下載方式,根據孩子目前的程度來引導著一起玩:

—— END ——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