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洋垃圾:暴利背後的道德淪喪中國質量新聞網 2007-02-08 16:58:00

日前,有外電自報家醜稱,英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向中國出口垃圾的現象。在這些大規模生活垃圾出口的背後是巨大的經濟利益:發達國家處理了國內廢品,企業有效地節省了處理成本又賺取了額外利潤;國內非法商販藉此來謀取骯髒的利益,受傷害的卻是無辜的百姓。

洋垃圾屢叩國門

2007年1月中旬,央視《經濟信息聯播》援引英國天空電視台的報道稱:素有「歐洲垃圾箱」之稱的英國,每年向中國傾瀉大量的廢物,已經對中國一些地方的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央視的報道稱,在中國南方那個名叫「蓮角」的小鎮,洋垃圾經過轉運堆積在這裡,負責向這裡運送垃圾的是世界最大的貨輪愛瑪·馬士基號。貨船不停地到港,垃圾山也越堆越高。這個鎮的垃圾山裡就包括20萬噸廢塑料、50萬噸廢紙和紙板。工人們就在這些成堆的垃圾里走來走去,挑揀出廢塑料,把它們融化後再次利用。燃燒發出的陣陣濃煙時刻刺激著人們的鼻腔,燃燒後的化學廢物竟直排放到臨近的河水裡,把河水都染成了黑色。而工人們一個月的工資只有500多元錢。

了解到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甚至連英國本國的人也感到震驚。一位英國公民說:「我的第一反應真是無言以對,我們按照可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區分進行垃圾分類,但是沒想到這些有毒廢棄物最後竟然出現在中國。」

其實,早在兩年前英國本土新聞媒體就揭露了其向中國傾瀉大量垃圾的事實。英國《衛報》2005年3月28日報道,荷蘭鹿特丹港截獲一艘前往中國的英國貨船,上面有超過1000噸偽裝好的生活垃圾。荷蘭環境發展部官員表示,英國正利用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向中國大量傾銷生活垃圾。有海關官員透露,被截獲的54個集裝箱內裝滿了食品垃圾、廢塑料、飲料罐、舊衣服、廢電池以及廢舊手提袋等生活垃圾。荷蘭環境發展部女發言人認為此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德國《每日鏡報》幾乎在同時報道說,廣東省汕頭地區貴嶼的空氣聞起來有一股燒塑料的味道。貴嶼所在的縣有大約10萬人口靠拆卸來自世界各地的廢舊電腦以及各種電器零部件為生的。貴嶼由此成為信息化時代的垃圾堆放地。貴嶼百姓從事拆卸廢舊電腦的工作並未得到官方的認可。

那麼,歐洲向中國出口的垃圾數量到底有多大?據統計,僅英國每年以合法手續出口到中國的廢棄塑料和紙板就有70萬噸之多。歐洲「因佩爾諮詢組織」進行的調查表明,歐洲每年向中國出口的垃圾製品中有20%是未經分類處理的垃圾,屬於非法出口產品。荷蘭當局進行的調查則表明,實際比例可能高達70%左右。換言之,歐洲向中國出口的大部分垃圾製品都是真正的垃圾。

由美國對華醫療贈品夾帶大量洋垃圾引發的眾多媒體的報道還未被人們淡忘之際,日本有關媒體到中國調查發現,日本垃圾出口的主要對象也是中國,約佔出口總量的90%。據報道,日本每年向海外出口的垃圾高達1000萬噸,相當於外貿總出口的10%。這些垃圾主要是產業廢棄物。由於中國尚不具備先進的處理技術,所以從日本運到中國的垃圾對中國的環境正在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廣東等地在處理日本的廢舊電腦時,對印刷電路板進行焚燒處理,結果嚴重污染空氣。當地居民出現頭痛、眼痛等癥狀。如果不是有關媒體曝出一則則令人髮指的進口、篩選、加工洋垃圾的新聞,也許中國的百姓還被蒙在鼓裡!

骯髒的利益共同體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發達國家會不斷地向外輸出洋垃圾?其實答案很簡單,正是因為它們是發達國家,它們產生的垃圾就更多,治理費用也更高,因此便想方設法將垃圾運送到國門外處理。

據悉,英國家庭的生活垃圾「產量」每年高達2700多萬噸,在歐盟國家中高居榜首。平均每個英國家庭每年傾倒的垃圾都在半噸以上,但是其國內的垃圾回收利用率目前只有20%左右,與歐盟要求的50%回收利用率相差甚遠。同時,英國的垃圾處理成本也非常昂貴。以普遍採用的填埋垃圾方式為例,每噸的費用是12英鎊。英國每年要花費26億英鎊用於收集和處理垃圾,相當於每個家庭花費120英鎊。為了節省這筆高額開銷,英國很多垃圾處理公司都願以每噸100多英鎊的價格把垃圾運往發展中國家。

令人吃驚的是,對華大規模出口垃圾竟給相關英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額外利益。據英國官員透露,那些向中國出口垃圾的公司可以兩頭拿錢。英國地方政府要向這些垃圾處理公司支付每噸35英鎊的費用,而垃圾公司根本不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就裝進集裝箱,省下了大筆的處理垃圾費用。此外,他們還能從中國進口商那裡獲得出口收入。有知情人士透露,這裡的利潤相當驚人。

不僅在英國,其他發達國家的不良企業為了兩頭拿錢也會把垃圾出口到中國。比如日本在1995年就制定了容器包裝回收法,回收企業可領取從飲料廠商等處徵收的每噸約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850元)的高額補助金,從此逐步形成了現在日本國內的聚酯飲料瓶回收體系。雖然日本國內的回收率提高了,但日本對垃圾管制較嚴,尤其是對廢舊塑料的處理費用較高。據了解,在日本國內,廢塑料都要經過嚴格的處理,不能再使用的廢塑料都必須焚燒處理,而且要收取很高的垃圾處理費用。中國距日本很近,運輸成本不高,同時中國對廢塑料需求量大。因此大多企業選擇將收集來的廢舊塑料轉賣給處理費用較低的中國來獲取利潤。

人們不禁要問,人家避之惟恐不及的垃圾,緣何我們還要花錢進口呢?其根本原因在於洋垃圾在中國有市場。據了解,直接進口洋垃圾,經簡單加工處理,即可獲得相當可觀的利潤。

由於原油價格暴漲,洋塑料垃圾如今已經成為「香餑餑」。2004年以來,各種合成樹脂的價格一路飆升。目前國內市場上,聚丙烯的價格已升至12000元/噸,ABS更是突破了15000元/噸大關。而與此同時,進口廢塑料的價格卻相對較為穩定,目前聚丙烯下腳料及廢棄料的價格在4000元/噸左右,廢ABS塑料也在6000元/噸左右,價格均只有新料的1/4~1/3。由於不少廢塑料在經過處理後,仍能保持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物化指標,加上進口關稅和運輸等費用較低,在國內加工銷售利潤可觀。同時再生塑料在國內還有較強的市場需求,因此隨著合成樹脂價格的暴漲,致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大量進口廢塑料以降低成本。在這些中國公司看來,只要有源源不斷的貨源,他們就有豐厚的利潤。

英國一些塑料廢品回收商說,中國公司的代理商每噸混合塑料瓶可以給出高達120英鎊的價格,遠比英國公司開出的價高得多。據業內人士透露,相當一部分中國企業出高價實際上仍買不到最有價值的一手再生材料。通常是外商拿了第一手開發的富集資源,我國則成了廉價的「加工車間」和「垃圾處理站」,同時在加工處理中又形成二次污染。

據一位英國塑料廢品回收商介紹,目前與他聯繫的有300家公司,其中大多數是中國公司,每天都有三四家中國公司給他打電話表示要購買他的塑料廢品。而這些中國公司根本不在乎質量好壞或是否會污染環境,也沒有人檢查運到那裡去的是什麼東西。

於是,在中國公司飢不擇食的廢塑料進口業務中,一些國家的不良企業以廢塑料的名義將洋垃圾傾銷到中國,此舉不僅嚴重污染了國內的環境,更衝擊了廢塑料的加工應用產業,給這項本來是利國利民的產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濃濃的陰影。關鍵的問題是,我國一邊從國外進口了大量廢舊塑料,另一邊國內每年產生的600萬噸塑料垃圾,卻基本上都沒有進行回收,「白色污染」嚴重。造成此問題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我國民眾對再生資源認識不足,未經分類隨便丟棄垃圾;由於缺乏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企業普遍經營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開發投入嚴重不足;缺乏行業標準和相關法規。

拒流毒於國門之外

我國提倡和保護正常的可用作原料的廢舊物資利用工作,在嚴格限定的條件下允許從國外進口可回收物資。然而,一些國外不法企業鑽了政策的空子,在出口廢物中夾帶洋垃圾,甚至直接將洋垃圾偽報成可回收物資。同時,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也的確存在少數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合謀主動進口洋垃圾的情況。

小利大害,洋垃圾的進口害了國家害了人民。國外出口洋垃圾目的就是轉移環境污染。據說,世界上1/5的廢棄觸媒都流入了中國。雖然從這些廢棄觸媒中可以很容易地提煉回收鎳、鉬等金屬,但一些進行地下回收的中小企業沒有相應的安全設備,隨意排放帶有致癌物質或其他有毒物質的污水,嚴重污染了環境。

中國進口的廢紙也曾出現過害蟲問題。中國從西班牙進口的果汁紙包裝集裝箱中就發現了5.5萬隻以上的蒼蠅,原因就是包裝中殘留的果汁。從美國進口的廢紙里殘留的咖啡中,也發現過橡皮蟲幼蟲。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洋垃圾為源頭的分工細密的產業鏈,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畸形的產品的繁衍。2002年洋安全套皮筋在市場上泛濫,使得一些婦女的身心受到傷害。

此外,洋垃圾入侵方式多通過非法途徑,如此一來極大刺激了走私行為。洋垃圾對人體危害比一般的假冒偽劣商品更嚴重,特別是機器類和電子類產品。同時,洋垃圾多會導致疾病的流傳,特別是與生活相關的產品,對健康影響更大。

本來不少使用過的塑料製品,如機電外殼、塑料瓶、光碟、塑料桶、塑料箱等,經消毒、清洗、破碎、再造粒後,仍可以作為塑料加工原料而再次使用,有些廢塑料的性能指標甚至不低於普通的合成樹脂新料。按照國家規定,廢舊塑料可以生產的產品包括:包裝用托盤、保溫防火建材、吹膜制袋和粘膠劑等等,但絕對不包括塑料食用器具。然而,有關業內人士卻透露,由於競爭太激烈,利用廢舊塑料製成的原料降低成本已經成為一些一次性餐具生產企業實現盈利的秘密武器。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聯合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對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餐具市場進行抽查,抽樣合格率僅為40%。

針對流毒危害巨大的洋垃圾,我國一直採取嚴密的防控措施。1996年,我國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開始施行。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法》,新設了非法處置境外固體廢物罪和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2002年12月28日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一共8條,有關洋垃圾問題的就佔了3條。

儘管中國已基本形成控制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法律體系,但目前進口廢舊物資管理體制還有不少缺陷。由於廢物利用、拆解等方面存有法律空白,每年有大量廢物採用規避的辦法進入中國。儘快修訂法律,從體制上彌補管理中缺陷,已成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須加大實施循環經濟的力度,建立多個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對再生資源的加工處理實施園區管理。充分認識循環經濟的重要性,並加強政策扶持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產業的技術投入並制定相關行業標準,這才是治本之策。

相關鏈接 >>

再生塑料的簡易鑒別法

在採用各種塑料再生方法對廢舊塑料進行再利用前,大多需要將塑料分揀。由於塑料消費渠道多而複雜,有些消費後的塑料又難於通過外觀簡單將其區分,因此最好能在塑料製品上標明材料品種。中國參照美國塑料協會(SPE)提出並實施的材料品種標記制定了GB/T16288—1996「塑料包裝製品回收標誌」, 雖可利用上述標記的方法以方便分揀,但由於中國尚有許多無標記的塑料製品,給分揀帶來困難。為將不同品種的塑料分類回收,首先要掌握鑒別不同塑料的知識,下面介紹塑料簡易鑒別法:

塑料的外觀鑒別 通過觀察塑料的外觀,可初步鑒別出塑料製品所屬大類:熱塑性塑料,熱固性塑料或彈性體。一般熱塑性塑料有結晶和無定形兩類。結晶性塑料外觀呈半透明,乳濁狀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狀態呈透明狀,硬度從柔軟到角質。無定形一般為無色,在不加添加劑時為全透明,硬度從硬於角質橡膠狀(此時常加有增塑劑等添加劑)。熱固性塑料如不含填料時為透明。彈性體具橡膠狀手感,有一定的拉伸率。

塑料的加熱鑒別 上述三類塑料的加熱特徵也是各不相同的,通過加熱的方法可以鑒別。熱塑性塑料加熱時軟化,易熔融,且熔融時變得透明,常能從熔體拉出絲來,通常易於熱合。熱固性塑料加熱至材料化學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軟化,尺寸較穩定,至分解溫度炭化。彈性體加熱時,直到化學分解溫度前,不發生流動,至分解溫度材料分解炭化。

薛文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