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決票背後的危機浮現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672317佈列斯2月4日,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的表決中投了反對票,否決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國家及有關阿拉伯國家等共同起草的涉敘決議草案。這是中俄繼去年10月4日在安理會反對法國、英國等歐盟國家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之後,第二次投了反對票。對於這次,中國在安理會中投出了幾十年裏為數不多的反對票。贊者有之,稱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以堅定的立場、鮮明的態度對抗西方集團;貶者亦有之,稱中國成了最不可靠的「盟友」——俄羅斯的跟屁蟲,為了強調主權國家的「獨立自主」得罪了阿盟,得不償失……但無論是認為中國是為了在西方世界面前展現姿態、還是成了俄羅斯的跟屁蟲,都忘記了,西方國家真的對別國的人權關心過?至少關心到為了某國的人權不惜犧牲本國公民的生命去捍衛別國的「人權」?在伊拉克沒有,在利比亞也沒有。西方國家唯一關心的是,這個看起來「發生人道危機」的國家是否有戰略資源、是否聽自己的話、是否強大。如果這個國家有大家都喜歡的石油啦、黃金啦,這個國家又不聽自己的話,而且看起來弱弱的,那麼這個國家的下場——恐怕卡扎菲同學和薩達姆同學非常深有感觸。所幸的是,中國符合前兩者,但要直接對中國使用武力,實現徹底顛覆現有政權的目的——恐怕抗美援朝之後,沒有太多的國家有這個魄力,即使是擁有鋼鐵洪流的蘇聯,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後果。所以說到這裡,西方之所以對敘利亞關心,仍舊是其戰略資源、戰略地位的緣故,而同時,敘利亞又是俄羅斯的小弟兄,如果能夠搞定敘利亞,那麼俄羅斯也將在阿拉伯國家中失去所剩無幾的堡壘。這樣看起來,敘利亞問題似乎又是俄羅斯的問題,和中國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所謂大國的博弈,並不是眼前一件事情,一個國家。所謂的大國戰略、百年佈局,都是有根本目的和出發點的。既然西方國家的制裁敘利亞的根本目的不是敘利亞的人權問題,那麼又是什麼?上面其實已經提到過,從一個層面上說,制裁敘利亞,是為了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但同時我們不能忘記,一起和敘利亞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還有伊朗。而現在之所以伊朗還能夠頂住來自西方國家、來自阿盟的壓力,正是因為有敘利亞這個偉大的靶子頂在前面。如果敘利亞現政權倒臺了,那麼下一個毫無疑問要遭殃的就是伊朗——也就是說,中國要保住的並不只是眼前的敘利亞,中國要保住的是伊朗,以及更背後的能源供應體系。伊朗對於中國,最大的戰略價值在於他是中國的主要石油提供者,中國在伊朗的石油採購佔到了伊朗石油出口量的17%-20%(好像是這個數據),是伊朗最大的石油採購國;而伊朗又是中國的第三大原油供應國,日供應量達到了50W桶,與之對應,中國在2011年日原油進口量約為400W桶。由此可見一點,兩國之間的相互依存度非常高,以石油為基礎,稱兩國為戰略盟友都不為過。但更深入會發現一個隱藏在背後的危機——中國石油能源領域的對外依存度太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